钦州市奶水牛业峥嵘初现

2013-08-27 00:45张华智广西钦州市畜牧站
中国畜牧业 2013年19期
关键词:钦州市奶水水牛

文│张华智(广西钦州市畜牧站)

随着人们对水牛及奶水牛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奶水牛业开发所体现出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奶水牛业正成为世界畜牧业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热点。在国内,奶水牛业开发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农业部在《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明确提出,全国划分为五大奶业产区,其中把福建、广东、广西、浙江、云南、四川、江苏等七省区作为南方奶水牛产区,在发展荷斯坦奶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水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奶水牛业。广西是全国水牛存栏量最大、最早进行本地水牛品种改良和开发奶业的地区,奶水牛产业是广西农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钦州又作为广西奶水牛业发展的龙头区域,其奶水牛业发展的经验对于全区乃至全国奶水牛业的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钦州市奶水牛业基本概况

1.奶水牛业发展初具规模。钦州市奶水牛养殖已有40多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利用印度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尼里/拉菲水牛进行杂交改良;80年代起,利用杂交母牛挤奶。近年来,钦州市奶水牛业发展十分迅速,至2012年底,该市存栏奶水牛49843头,产奶27039吨,分别同比增长12%、62.8%。钦州市奶水牛产业位居广西第一,养殖大县灵山县有着“中国奶水牛之乡”的美称。

2.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钦州市奶水牛养殖小区有31个,奶水牛存栏约占全市奶牛的35%,水牛奶产量占全市牛奶产量的50%以上。养殖小区建设投资多为“企业+农户”形式,养殖以农户自养为主。灵山县有奶水牛养殖协会3个,奶水牛养殖合作社1个,通过奶水牛养殖合作经济组织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销售、贷款担保等服务。

3.养殖-挤奶-加工-销售产业链已形成。灵山县建成了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拥有乳品加工生产线5条,具有年产液态奶3万吨、奶酪700吨的生产能力。该市现有灵山百强、广西壮牛、南宁皇氏3家乳品加工企业进行水牛奶收购。

4.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目前,该市有牛冻精液氮中转站一个,牛人工授精配种站点96个,较熟练的牛人工授精配种员159人。水牛品种改良工作采取人工授精与本交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推进,目前开展牛品种改良的镇已达到39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冻精站→县供精配种站→镇品改站→人工授精技术员”品种改良体系。

二、主要存在问题

尽管钦州市奶水牛存栏量及水牛奶产量均居广西首位,但是,钦州市奶水牛存栏量还比较少,2012年底该市存栏奶水牛49843头,水牛奶产量27039吨。钦州市奶水牛业产值约占该市GDP产值的1.5%,比重还很低。总体来看,制约奶水牛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奶水牛繁殖效率低。由于水牛发情周期不规则,症状不明显,隐性发情比例高,加之用于改良的牛饲养分散,遍及千家万户,发情鉴定困难,不易对母牛进行适时输精。所以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一直难以提高,大多受胎率在40%~50%。另外,水牛还有季节性休情 (一般在3~6月) 的特点及产犊间隔时间长,大多3年2胎,影响效益。

2.奶水牛单产水平低。据广西畜牧总站对杂种奶水牛产奶量的测定,一代杂种奶水牛一个泌乳期平均产奶量1439.3千克;二代杂种奶水牛为1904.42千克。而荷斯坦奶牛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达到4500~10000千克,荷斯坦奶牛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几乎是杂种奶水牛产量的3~5倍。

3.乳品加工增值能力不足。水牛奶加工企业的市场定位普遍较低,开发加工的产品单一、缺乏特色,主要以巴氏杀菌奶、酸奶、炼奶等传统奶制品为主。没有体现水牛奶优质特色特点,没有彰显优质高效优势,与荷斯坦奶牛奶乳制品低水平同质竞争,显然没有竞争力。水牛奶深加工产业滞后。

4.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目前,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推广队伍人员严重不足。二是技术推广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机制不健全,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镇、村级一线品改技术人员普遍年龄高、学历低、水平低、收入低 的“一高三低”现象十分普遍。三是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技术推广机构推广经费并没有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5.饲料饲草生产和加工滞后。水牛饲料加工落后,饲草生产发展缓慢,品种单一,农副产品收集利用率不高。

三、加快奶水牛业发展的对策

1.强化政策扶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安排奶水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的同时,市、县区财政要设立奶水牛产业发展资金,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奶水牛养殖用地。奶水牛规模养殖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鼓励奶水牛养殖企业利用荒山、荒地、滩涂发展奶水牛养殖,开展林下养殖、立体养殖等方式,节约用地。落实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市、县区财政对奶水牛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奶产品加工企业等进行贷款贴息。金融部门要强化信贷服务,切实解决龙头企业原料收购资金紧张的问题。探索 “四方合作+政策性保险”模式。四方合作中的四方分别指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户协会以及乳品加工企业。其中农业担保公司由政府财政和企业共同注资,专为农户和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四方合作+政策性保险可谓“多方合作,多方共赢”。

2.加强科技研究与推广。加强奶水牛研究。开展奶水牛品种、营养、疫病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推广实施胚胎移植、性控技术等工程,加快水牛改良遗传的进展。加强饲料的研发,积极推进饲料产业化。饲料是奶水牛养殖的物质基础,是牛奶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利用农作物秸秆、种草养牛等传统办法外,还应考虑饲料生产工厂化、产业化。在甘蔗梢、玉米秆、稻草、红薯藤、菠萝渣等饲料作物丰富的地方建立奶水牛饲料厂,工厂化生产奶水牛饲料,饲料生产与养牛进行分工,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加大乳产品研究与开发力度。水牛奶产品不够丰富,现在多为液态奶,与黑白花牛奶没有竞争优势。必须研究开发新的产品,利用水牛奶特点开发中高端产品,提高水牛奶乳品的附加值,拉开与黑白花牛奶的价格距离,寻找水牛奶乳品新的出路。

3.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引进良种公牛,实行人工授精与本交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进水牛品种改良。力争达到每一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头良种公牛。加强品改技术人员的培训。争取每一个行政村都要有一名技术熟练的配种员,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加大配种站点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基层牛人工授精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巩固老站点,完善已建点,发展新建点。加强高产奶水牛的培育。要加速高产奶水牛的培育工作,必须不断减少低产奶水牛品种。

4.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大力支持建立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尽快制定出水牛奶生鲜乳卫生标准和原料奶收购标准。支持建立第三方检测制度,依法加强原料奶、收奶站和乳制品市场监管,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实现原料奶收购的优质优价。严厉打击掺杂使假、强买强卖、压级压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养殖户和加工企业合法权益。

5.加大水牛奶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每年在南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召开水牛奶推介会,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扩大对外宣传。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推介会、赛牛会、建立奶水牛网页、印发宣传画册等方式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钦州市奶水牛的知名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发展奶水牛产业。

猜你喜欢
钦州市奶水水牛
赛水牛
我国奶水牛选育步入现代分子育种时代
水牛喜欢水里钻
例谈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区别
小水牛
胸部大小和奶水多少有关吗
云南省奶水牛品牌建设浅析
钦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钦州市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比较研究
水牛救了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