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桉油精可溶液剂防治杨小舟蛾幼虫效果的研究

2013-08-28 08:09李卫华
绿色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用药量小舟喷药

李卫华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林业局,河南 信阳 464000)

1 引言

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又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幼虫取食杨树叶片,危害严重时能够导致整块树林叶片全部被吃光。杨小舟蛾在豫南地区每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成虫羽化,随后交尾产卵。第1代幼虫5月中旬开始出现;第2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3代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第4代幼虫9月上中旬发生,10月底化蛹越冬。成虫白天躲藏在叶背面或隐蔽物下,夜晚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部,呈块状,每块有卵100~400粒。每头雌虫可产卵500粒左右。初孵出的幼虫群集于叶面啃食表皮,使叶片呈罗网状。幼虫稍大后则分散取食整个叶片,仅留叶脉叶柄。幼虫老熟后吐丝缀叶,在其中化蛹。最后一代老熟幼虫,大多爬到树皮缝隙、枯叶、枯草或地表土下,吐丝结薄茧化蛹越冬。其天敌幼虫期有蛾茧蜂,卵期有舟蛾赤眼蜂寄生。目前主要用灭幼脲Ⅲ号8000~1000倍喷雾喷洒树冠杀死幼虫。

5%桉油精可溶液剂是纯天然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为探讨利用桉油精防治杨小舟蛾的效果,特开展5%桉油精防治杨小舟蛾幼虫田间药效试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选在平桥区五里镇岗岭村五九路边,树龄8年,胸径8~10cm,树高6~8m,株行距4m×4m,面积150亩。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药剂

5%桉油精可溶液剂,北京亚戈农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出品;烟碱·苦参碱,内蒙古赤峰市帅旗农药有限公司出品。

2.2.2 供试害虫

杨小舟蛾3~4龄幼虫。

2.2.3 其他材料

量杯、量筒、机动喷雾器等。

2.3 试验方法

2.3.1 药剂浓度及处理

5%桉油精可溶液剂设3个浓度,即稀释1000倍、1500倍、2000倍;烟碱·苦参碱稀释2000倍。共设计5个处理,即试验药剂3个,对照药剂1个,空白处理1个,每个处理喷洒3株杨树,共计喷洒12株杨树。

2.3.2 喷药时间及方法

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方法和试验设计,在2013年7月25日上午9:00根据当地实际天气情况进行喷药。按照试验设计,在试验杨树地每隔一棵树选择一棵试验杨树进行喷药。用喷雾器将每个处理药液均匀喷洒到每颗样株上(喷药量以叶面湿润不下滴为宜)。

3 防治效果调查

3.1 调查方法

试验调查5次,喷药前进行第一次虫情调查,并统计有虫数;在施药后进行4次虫情调查,分别在施药后1、3、5、7d统计活虫、死虫数量并填入“防效调查表”(表1)。

3.2 防效计算及统计分析

根据“防效调查表”统计结果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4 结果与分析

根据5%桉油精防治杨小舟蛾幼虫,田间药效试验效果调查统计结果(表1),5%桉油精施药浓度1000倍药后1d防效为46%,药后3d防效为100%;5%桉油精施药浓度1500倍药后1d防效为22%,药后3d防效为63%,药后5d防效为100%;5%桉油精施药浓度2000倍药后1d防效为4.7%,药后3d防效为31.2%,药后5d防效为44.5%,药后7d防效为100%。通过对5%桉油精施药浓度1000、1500和2000倍防效对比,1000倍防效最好,但是用药量较大,防治成本最高;2000倍防效最差;1500倍防效较好,相对用药量少,降低一些防治成本。因此,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结果分析认为5%桉油精施药浓度1500倍既能达到较好防治效果,又能降低用药量和防治成本。

表1 5%桉油精防治杨小舟蛾田间药效试验效果调查

[1]赵洪文,杨小舟蛾防治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13(1).

[2]赵 林.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11(12).

[3]吴春昊.杨小舟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1(4).

猜你喜欢
用药量小舟喷药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多回流式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果树喷药巧时期
捉迷藏
喝水
别催别催
棉花催熟技术要点
逛超市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