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测度研究

2013-08-28 13:56秦琴李长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年5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协调性产业结构

秦琴,李长春

(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万州404120)

0 引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两个重要指标,而两者之间表现为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其关系的协调与否则是衡量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1]。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三次产业间劳动力的变动规律,克拉克认为,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保持着相关性;其后,Simon Kuznets在此研究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在全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随着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相对比重趋于上升;Chenery则指出:在工业化过程中,对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前者的产业结构转换普遍先于就业结构的转换,而后者产业的转换和劳动力就业的转换则基本同步[2]。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协调性也陆续展开了研究。范剑勇等(2001)研究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所产生的结构效应呈现出“U”字型变化特点,1978—1999年间,我国劳动力再配置带来的就业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0.61%~0.91%[3]。李仲生(2003)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进行了描述和问题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中国就业结构的变化在总体上是较为迟缓的[4]。近几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甚多。从研究方法上看,一是主要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作为工具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或均衡性问题。如陈桢(2007)结合一般经验与国际比较,通过上述指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处于失衡状态,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5]。黄晓军、李诚固等(2008)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演变的相关性、地域差异进行了分析[6]。郑云(2010)运用结构偏离度对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就业结构均衡程度进行了分析[7]。但是,上述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如比较劳动生产率在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时只考虑了效益性,就业弹性则主要考察了三次产业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结构偏离度更适合于某一产业均衡状况的微观分析,这些指标都无法从整体角度衡量和比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1]。二是运用相似系数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如张春勋(2003)利用相似系数公式,通过测算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下重庆市与发达国家的三次就业结构的相似性,进而对重庆市就业结构发展的的历史阶段性进行了准确推断[8]。周勇(2005)通过对1978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就业结构演变进程的量化分析,测算了其与全国的相似程度[9]。王庆丰(2009)运用建立在相似系数公式基础上的协调系数测度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时间、空间上的整体协调性[1]。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借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计算方法,以重庆市为例,分别测算了1985—2011年期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以及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下2008年三大经济区域协调系数,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进行测度,从而对重庆市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城乡统筹进程中两者的协调性有一个更为完整和正确的认识。

1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

为了衡量产业的同构程度,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在1989年提出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度量方法[10]。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Sij是i区域和j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Xik是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是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相似系数通常介于0和1之间,如果等于1,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如果等于0,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从动态来看,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上升,则产业结构趋于相同,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下降,则产业结构趋异[1]。

为了进一步考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整体均衡状况,王庆丰(2009)借鉴此公式的计算方法,对相关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并提出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1]。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Hse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Si为第i产业的产业结构;Ei为第i产业的就业结构。协调系数Hse通常介于0和1之间,如果越接近于0,说明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差,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之间越不均衡;如果越接近于1,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均衡[1]。

2 产业和就业结构协调性测度分析

2.1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1985年以来,重庆市经济从总量上得到了快速提升,2011年地区GDP总值为10 011.37亿元,是1985年总值164.32亿元的61倍,三次产业产值也分别从53.73亿,73.49亿,37.10亿元增长至844.52亿,5 543.04亿,3 623.81亿元[11]。在总量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产业结构看,198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2.7:44.7:22.6,2011年调整为8.4:55.4:36.2,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格局,调整成效显著(表1)。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期间降幅高达2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产业比重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10年突破上升为55%,期间涨幅为1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其产业比重不断上升,1985—2011年间维持了13.6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但近年来相对二产的发展却有所减缓,2011年落后于第二产业19.2个百分点,重庆市第三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表1 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1985—2011年)%Tab.1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Chongqing City(1985—2011)

与此同时,重庆市就业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1985年,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72.8:15.6:11.6,2011年调整为38.1:24.7:37.2,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出“一三二”的格局(表1)。其中,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降幅高达34.7个百分点,但截至2011年,其比重在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中仍然位居第一,劳动的绝对就业量仍然很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不大,期间增幅仅为9.1个百分点,1985—2005年间一直徘徊于15%~20%间,2010后才上升到20%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不断增大,从最初1985年的11.6%增至2011年的37.2%,期间涨幅为25.6个百分点[11]。重庆市的就业结构形态还比较低级,第一产业滞留了过多的剩余劳动力,向二产和三产转移比较艰难,二、三产业的吸纳消化能力亟待提高[12]。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过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变化方向基本相同,但变动幅度和程度却有一定的差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12]。

2.2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变动趋势

以重庆市1985—2011年间产业、就业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前文中提出的协调系数计算方法,测算出期间各年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表2和图1)。

表2显示,1985—2011年间,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一直徘徊于0.6和0.8之间,总体来说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从图1看出,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在1985—2011年间围绕0.68~0.78呈现出明显的波动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性在时间上表现为一定的差异性,这应该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是期间国家产业政策的转变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相对产业的调整,劳动力转换本身的滞后性。1985—1990年处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初期阶段,农村劳动力因为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而被大大释放出来,同时被飞速发展的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国营企业、全面萌发并快速成长的私营个体经济所吸纳,就业人数迅速增加,1986年协调系数达到了较高值0.752 5,之后有所波动和反复,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失衡状态在这一阶段有所改善。1989—1991年间我国进行了经济的治理整顿,导致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在之后的1991—1993年间快速下降,并在1993年达到最低点0.682 3。1994—2002年间,伴随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出明显的波动。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被提出和实行,1997年9月重庆市成为了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改革开放及发展的力度再次加大,1995年协调系数达到阶段最高值0.742 5,这一阶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再次得到改善。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接踵而至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导致大量企业职工下岗,原来的隐性失业显性化,而技术进步与资本深化对劳动力需求又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性,加之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再次恶化,协调系数在2000年达到阶段最低点0.697 6,就业问题非常突出。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召开,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2003年,中央政府在制定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时首次把创造就业作为了第二大目标。在我国的直辖市中,重庆市的“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就业更是刻不容缓。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成渝两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进程,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由此呈现出回升的趋势,并于2011年达到最高值0.775 1,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甚协调的状况正在得到逐步改善。

表2 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1985—2011年)[11]Tab.2 The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Chongqing City(1985—2011)

图1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变化趋势(1985—2011)Fig.1 The variation trend of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Chongqing City(1985—2011)

2.3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区域差异分析

2007年重庆市政府提出“一圈两翼”的城市发展战略,界定了新的三大经济区域,即1 h经济圈、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由于2009年之后数据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部分数据无法获取,为进一步了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的区域差异,测算了2008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部分代表区县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表3)。

表3 2008年重庆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13]Tab.3 The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Chongqing’s three major economic regions in 2008

从表3来看,首先,在整体上2008年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选择的18个区县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最好的是渝中区,其协调系数高达0.999 8,接近于1,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重分别为0:8.7:91.3和0:10.2:89.8[1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形态;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最差的是黔江区,其协调系数只有0.492 2,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重分别为14.5:48.4:37.1和69.4:10.0:20.6[13],二、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14]。其次,从空间上看三大经济区域产业和就业发展不均衡,协调系数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1 h经济圈协调系数普遍较高,平均值为0.929 2,只有涪陵区略低一点,为0.787 4;而渝东北翼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稍差,除忠县为0.875 9外,其他代表性区域均在0.8以下,其平均值只有0.778 1;而渝东南翼则是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中协调系数最低的区域,6个区县中有一半的协调系数都在0.7以下,特别是黔江区只有0.492 2,区域平均值只有0.678 3。

综上分析,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在区域空间上差异悬殊。1 h经济圈各区县已经是二、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已经大部分转移到二、三产业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而两翼区县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较高,农业仍然是就业的绝对主要部门,而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亟待提高。

3 结论及建议

在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均衡性方面,相对其他指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可以使我们有一个更为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从时间上看,本研究以重庆市1985—2011年间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出期间协调系数整体数值偏低,且有明显的波动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但从重庆市直辖以来,协调系数整体呈现出攀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状况正在日益得到改善。从空间上看,“一圈两翼”战略下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测度结果,重庆市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也要促进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促进三大区域的协同、平衡发展,把扩大就业作为当前和未来长时期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妥善解决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一方面,相对其他直辖市,重庆市资本相对短缺,技术相对落后,而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重庆市的人口优势真正发挥出来,是遵循了比较优势的要求,是有利于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从国际国内经验看,要解决劳动力供给过剩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重庆市在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找到可用劳动密集替代的区段、工序等,从而既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有效发挥,又能实现工业化和城乡统筹的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密集型就业与高效率、高技术型就业模式共存发展。

其次,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关政策来推进三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于1 h经济圈,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让新兴三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各区县,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同时,加强两翼与1 h经济圈的产业合作,在产业转移中积极承接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在广大农村根植和发展乡镇工业、第三产业,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从而保证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1]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112-114.

[2]徐敏.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河南科学,2010,28(9):1200-1204.

[3]范建勇,颜燕,王加胜.改革以来就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宏观经济研究,2001,34(9):43-47.

[4]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3,24(2):43-47.

[5]陈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0):32-37.

[6]黄晓军,李诚固,黄馨,等.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分析及地域差异[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17-22.

[7]郑云.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5):50-54.

[8]张春勋.重庆市产业结构高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3,26(4):155-158.

[9]周勇.论我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28(3):94-97.

[10]UNIDO.World Industry since 1960:Progress and Prospects[M].New York:United Nations,1989.

[11]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2]秦琴,方苏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1):695-699.

[13]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14]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协调性产业结构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