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鼎足而居壶”的创作

2013-08-29 09:51顾美群
江苏陶瓷 2013年3期
关键词:气度紫砂壶紫砂

顾美群

(宜兴 214221)

壶之造型,通变无穷。紫砂壶多姿多彩的形象艺术是其区别于一般工艺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也因此赢得了世人“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赞誉。紫砂壶既是品茗泡茶的实用器具,又是汇聚文化内蕴的精神产品,透过丰富的艺术形象,满足人们不同的品茶情趣和审美需求,以达到人与壶的交流共鸣。评价一把壶的优与劣,其中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壶品有形亦有蕴,因而创作构想对于制壶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到壶艺作品的整体品质。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来构思,需要考虑的成分比较多,比如壶的整体定位、造型特点、人文情感、思想内涵等,这绝不仅仅光靠简单的抟砂成壶就能完成,而是一个严肃思考的过程,也是文化修养积累的成果。

紫砂壶艺本身便根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其形象艺术、内涵特色等始终与传统文化联系密切,并深受由几千年文明发展形成的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因而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延伸壶艺、创新壶艺是创作构想的重要内容。紫砂壶“鼎足而居”(见图1)的创作构想从物质实用性和精神内涵性出发,以传统典故为创意基础,优化形象、拓宽内容、引申思想,并通过造型之势和内涵之蕴传递整体气质,营造出富有创意个性、富有古朴神韵的艺术氛围。

图1 鼎足而居壶

1 传统典故激发艺术灵感

历史总会在不经意间频频重演,几分天下,继而大同,分分合合,而文化则是对历史最好的诠释与思考。作为文化的继承人,每一位艺术家都在努力挖掘值得思考与展现的历史题材,并从中获得思想的升华与技艺的提炼。

问天下,风云乍起,谁主沉浮?观历史,纵横捭阖,几人赢输?紫砂壶“鼎足而居”的灵感创意,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王侯将相,淮阴侯信,暗渡陈仓,十面埋伏,背水一战,国士无双,汗马功勋,只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罢了。奈何蒯通那一谏“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再如何上上之策,或许成败早有定数。时过境迁,我们只有从历史的烽烟中,感受鼎足而居的那一种气度——临天下、贯山河、行霸气,却毕露着抗衡的稳健与沉着。

2 造型之势诠释鼎足气度

在紫砂“鼎足而居”中,这一种气度得到了艺术化的诠释和形象化的演绎,整件作品综合运用几何学中“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无论在细节刻画还是整体大观,都呈现出棱阔分明的三维立体的稳健姿势,无可动摇。

壶身为传统的“石瓢”变身,只是在表现手法上,其艺术特色更倾向于和主题的结合,以三面相切构成一件平整却颇具威仪的锥形壶身,壶盖与壶身如出一体,完美保持三棱锥造型,上下连贯一体,线面流畅自然。同时,以三棱锥形作钮,三棱体壶嘴,一汪清流呼之欲出,三棱形壶把营造出虚空之感,更是别具一番创意。壶底作三足,高足鼎立,稳稳地托住壶身,鼎足气度不言而喻,霸气外露,这样的轮廓凸显出一种君临天下威仪,一种势不可挡的君王气概。

作品在造型构想上取“鼎足而居”四个字的字面含义,整体就像一件抽象的微雕,壶身如一居室,盖钮为顶,稳稳地安建在三支桩上,想必居于其中的主人定是审时度势、纵览天下的高人。作品整体风格一致,以造型之势构筑气韵之势,诠释鼎足气度。

3 内涵之蕴升华人文思考

如果说优化紫砂壶造型体现的是一种外在美,那么人文内涵便是其内在美的重要元素。紫砂“鼎足而居壶”的创作构思亦着重于通过典故内容与造型之势的结合来生发一种内涵之蕴,在物质实用性所形成的“视觉美”的基础上升华出其精神内涵性。

“鼎足而居壶”传达着对历史的回忆和思考,虽然整壶采用三角原理来体现稳居一方的态势,但在对于壶底的塑造时,依然选择继承传统的圆润形态,而壶身更是做到真正的线面一体,有棱却不锐利,工极精湛,亦棱亦圆,体现着国人渊源至深的“中庸”之道,真正的鼎足而居,或许并非临天下之威仪,而是举手投足间的仁义中庸,赢天下,主沉浮,而这正是作品留给读者的人文思考。其巨大的联想空间使整把壶的内涵之蕴更显深厚,使作品在创作构想层面埋下了更多的伏笔。

猜你喜欢
气度紫砂壶紫砂
气度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