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电熔莫来石砖的研制

2013-08-29 09:52吕建新史亮
江苏陶瓷 2013年1期
关键词:电熔耐酸莫来石

吕建新 史亮

(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宜兴214221)

0 前言

本文研究了一种电熔莫来石砖的研制方法,特别是一种主要用于二氧化钛氯化器中,该氯化器是由二氧化钛矿石(锐钛型)生产纯二氧化钛的高温流化床型反应堆专用砖,在该反应堆中矿石被破碎与其它配料混和,加氯反应生产气相氯化物,然后分离纯化。该流化床反应堆温度高达1 200℃,加上潮湿的盐酸,环境非常恶劣。因此要求较高的抗压、抗折强度,重烧线收缩1 600℃×5h为0,这样才能保证流化床反应堆在这种高温、高腐蚀性的条件下运行较长时间。目前,二氧化钛流化床反应堆氯化器专用砖主要由西德生产,市场价格昂贵,原砖 (80D)莫来石相仅为60%~70%(产品Al2O3含量 45.8%,SiO2含量50.5%),因此使用时不太理想,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因为砖的抗压强度低,将导致反应堆在运行时砖体开裂、剥落等重烧线收缩无法保证为0时,在反应堆高温时砖体将产生膨胀或收缩,导致整个反应堆开裂、崩塌。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对砖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在砖的耐酸性及耐高温性方面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成本低、体积密度高、耐火度高、耐酸度强、重烧线收缩低、热震稳定性能优异,尤其是常温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优于德国砖性能的耐酸、耐高温砖。

研制的耐酸、耐高温砖主要由莫来石相组成,含量大于80%(Al2O3含量64.5%,SiO2含量33.5%),并含少量的方石英相,具有较强的抗折、抗压能力,重烧线收缩低的特点。

1 试验过程

1.1 原料

试验原料主要是由电熔莫来石、兰晶石、粘土、改性添加剂组成,原料的理化性能见表1。

表1 原料的理化性能(%)

1.2 坯体配方组成见表2。

表2 坯体配方组成范围(%)

1.3 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1)工艺流程图:

(2)主要工艺参数:

砖坯水分3%~6%;干燥水分<2%;体积密度>2.8g/cm3;耐火度>1 650℃;荷重软化点 (0.6%)>1 450℃;抗压强度>85MPa;常温抗折强度>17.5MPa;重烧线收缩(1 600 ℃×5h)为0;气孔率<15%;耐酸度>99;抗热震性(1 100℃~室温)>20次;烧成温度1 580~1 620℃。

1.4 性能测试

用络合滴定法分析了原料的化学成分;用煮沸法测试了产品的体积密度;用强度仪测试了产品的抗压强度;用加热法测试了产品的重烧线收缩;用煮沸法测试了产品的气孔率;另测试了产品的耐酸度、抗热震性、常温抗折强度、荷重软化点。其性能检测结果比照德国砖见表3。

1.5 实验内容

本产品要达到高强度、高体积密度、高耐酸度,采用高纯电熔莫来石及合理的颗粒级配是关键。

本试验主要采用东北产高纯电熔莫来石,其指标见表4。(1)采用合理的电熔莫来石颗粒级配达到最致密化。

根据安德烈森(Andreasen)紧密堆积曲线,在连续的颗粒系列中最大颗粒半径为Rmax,任意大小的颗粒半径为R,则按下列方式:mR=(R÷Rmax)q,式中 q 为 1/2~1/3 时,该颗粒系中构成紧密堆积,式中mR是R以下的含有量,其曲线图见图1:

表3 研制的莫来石砖与德国砖性能检测结果对比

表4 东北产高纯电熔莫来石性能

图1 安德烈森紧密堆积曲线

本试验采用粗、中、细三种颗粒级配,主要以粗颗粒构成产品坯体的骨框架,中颗粒填充于粗颗粒间的空隙与大颗粒相切,细粉又填充于中颗粒和大颗粒构成的空隙中达到最佳堆积密度。

根据安德烈森紧密堆积曲线,本试验设定最大颗粒平均粒径为3 mm,最小颗粒为0.3 mm,中间颗粒为1 mm。对3个颗粒级配高纯电熔莫来石采用干法搅料,外加剂5%、糊精5%,所利用10t压机干法压制成20mm×20mm×20 mm试块在1 650℃×5h烧成,测试其体积密度及气孔率见表5。

表5 不同配比的莫来石砖体积密度及气孔率

以上实验发现:粗颗粒减少,体积密度下降,随着细颗粒增加,气孔率下降,如果以中间颗粒增加以替代粗颗粒,体积密度与气孔率均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增加细颗粒比例、减少中间颗粒能增加产品的体积密度及降低气孔率,同样在保证有足够的细颗粒情况下增加粗颗粒,也能提高产品的体积密度、降低气孔率,但如果无中间颗粒将会产生产品龟裂及制作困难等弊病,因此需适量的中间颗粒。我们从2#、6#电镜对比中会看到,2#比6#致密,气孔少(见图2)。

图2 2#与6#电镜测试图

(2)重烧线收缩实验

本产品对重烧线收缩(1 600℃×5h)要求为0,为此通过加入合理比例的蓝晶石来调整重烧线收缩。加入蓝晶石主要是利用蓝晶石受热膨胀的显著特点,作为高温膨胀剂以抵消其他矿物原料在高温下的体积收缩,添加适当能保证产品在1 600℃×5h重烧线收缩为0。

本试验采用河南省铜柏山产蓝晶石,蓝晶石含量>80%,化学组成见表6。

表6 河南省铜柏山产蓝晶石化学组成(%)

该纯单一组分用10t压机制成20mm×20mm×100mm试块进行烧成试验,测得膨胀线率见表7。

表7 试块膨胀线率(%)

本试验以2#配比为基本配方,以外加形式加入利用10t压机制成20mm×20mm×100 mm试条,在1 650℃×5h烧结,再测试其1 650℃×5h重烧线收缩见表8。

表8 2#配比经1 650℃×5h重烧线收缩(%)

表9 精确比例重烧线收缩结果(%)

2 结果与讨论

(1)配方设计是本耐酸、耐高温砖的关键,本耐酸、耐高温砖莫来石含量大于80%(Al2O3含量64.5%,SiO2含量33.5%),本砖主要由莫来石相组成,含少量的方石英相,因此有较强的抗折、抗压能力,采用蓝晶石能降低产品的重烧线收缩率,原料的颗粒级配对产品的体积密度及气孔率至关重要。

(2)经过本砖与德国砖的性能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砖的体积密度增加1.4倍,耐火度增加3.1%,常温抗压强度增加11%,耐热震性增加2.5倍。本莫来石砖的性能大大优于德国产80D砖的性能。

3 结论

研发产品具有体积密度高、耐火度高、常温耐压和抗折强度高、重烧线变化率低、热震稳定性能优异的优点。电熔莫来石砖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1]素木洋一.硅酸盐手册[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曲木兰.耐火材料工艺学[M].北京:江苏出版社.

[3]钦征骑.新型陶瓷材料手册[M].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电熔耐酸莫来石
一株耐酸、高产淀粉酶酵母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相控阵超声技术在PE管电熔焊接检测的应用
莫来石晶须生长机理及研究进展
Mg2SiO4前驱体对电熔MgO质耐火材料烧结性能及热震稳定性的影响
堇青石-莫来石质陶瓷板的试验性研究
纳米η-Al2O3粉与不同硅源原位合成莫来石的研究
高纯度莫来石晶须的制备与分散
食物分离株细菌素RM1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电熔镁砂熔炼过程带输出补偿的PID控制
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初步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