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2013-08-31 01:50王永康
中国乳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奶牛场饲草公牛

文 / 王永康

(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

近几年,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持续、稳定增长,奶牛存栏数量连年增加,总产奶量和平均单产水平不断提高(表1)。这与近几年我国实施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补贴、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密不可分。但与此同时,这几年我国进口的乳制品特别是奶粉,以及进口母牛和苜蓿干草数量也有惊人增加。毋庸置疑,后两者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毕竟时间不长,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看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有可能使我国的奶牛养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本文指出了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1 优质饲草问题

早在30 多年前,发明并提出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NDF和ADF)的康乃尔大学教授Van Soest(1981)就认为“当补充精料时,不论如何高明的奶牛营养师都无法弥补低质量饲草带来的限制”。近几年,我国进口了大量优质苜蓿干草和燕麦干草以后,许多奶牛场的单产水平得到了连续提高,就是体现优质粗饲料重要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目前我国进口的苜蓿干草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的几个州,虽然因气候等因素而影响了质量,但效果依然明显。

为了发展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并继续提高生产水平,是继续进口优质的饲草还是用国产的优质饲草替代?当然应该是以后者为主。为此,我国启动实施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计划》。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例如晒制的气候,地下水的灌溉和农机具的巨额投入,国产苜蓿干草发展的质量和效果以及前景还是令人担忧。

玉米青贮也是一种优质的饲草。虽然它的粗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苜蓿干草,但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NDFD)则显著地高于苜蓿(表2)。因此,著名的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M Allen教授指出,玉米青贮的NDF在瘤胃的消化和通过较迅速,是高产奶牛优质的饲草NDF来源之一(Allen等,2011)。

显而易见,解决我国奶牛养殖业优质饲草的来源,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高质量的玉米青贮,然后是辅以少量的进口苜蓿。

2 良种补贴和犊牛饲养问题

我国每年在优良种公牛的冻精补贴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目的是加快我国奶牛的遗传进度并提高生产水平。2005年以来我国普遍实施的良种补贴政策已经累计安排资金13 多亿元。在我国,每个省市都有奶牛育种公司或种公牛站,全国共43 家,但育种规模和选择强度明显不够,培育不出优良的种公牛,而使国外的奶牛育种公司乘机而入。目前共有12 家国外育种公司在我国销售精液,有些已在国内建立了公牛采精站,其成本更低,利润更高。

表1 2009~2011年我国奶业发展概况

表2 玉米青贮和苜蓿干草的营养比较(占干物质的%)

如果用优良种公牛的冷冻精液产出的后代犊牛没有养好,或者生长不良,那么长大成年后就发挥不出其优良的遗传性能,不仅会造成冻精补贴的浪费,也会造成生产水平的下降。因此,解决好良种公牛冻精补贴与犊牛饲养相结合的问题,应该是提高我国奶牛遗传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众多的奶牛育种公司或种公牛站必须有效整合,并进一步加大选育强度,尽早培育出优秀的种公牛。良种补贴应该直补到奶农和奶牛场,让他们自行选择和决定。那种靠补贴而生存的育种公司或公牛站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在犊牛饲养方面,研究表明,在犊牛出生两小时内喂服4 升有质量的初乳,比只喂2 升初乳的犊牛,在初情期前的存活率提高30%,至第二泌乳期后产奶量能增加1 000 多千克(Faber等,2005)。犊牛在二月龄断奶时的体重必须双倍于它们的初生时体重(Van Amburgh,2011)。当然,培育健壮的犊牛还与多量的垫草、充分的通风、优质的犊牛代乳粉和开食料等密切相关。如果在犊牛的饲养上加大投入,以后泌乳期的奶产量有可能增加20%。

3 奶牛的防疫和疫苗注射问题

没有健康的奶牛,就没有奶牛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是奶牛养殖者的共识。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进程的加快,与10多年前相比,我国奶牛养殖业的防疫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要做好奶牛防疫工作,首先要解决规模奶牛场的“两病”净化问题。“两病”净化,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实际上根据许多地区净化“两病”的经验,只要加强检疫和淘汰,辅之以补贴和不同的奶价政策,“两病”是不难净化的。此外,根据许多国家的经验,还应该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列入检疫和淘汰的对象。净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可以解决当前许多地区奶牛场的牛奶中体细胞数过高的问题。

对于奶牛外来疫病的侵入和引入也要高度重视。我国出入境检疫检验部门对入境的动物有严格的检疫检验程序和要求,但有些病原体在侵入动物体以后,抗体的产生会有一定的时间或过程。在这一时间内,用一般的检验检疫方法很难发现疫病,因而难免带入国内。

随着我国大型或超大型奶牛场的不断涌现,奶牛的防疫问题将更加凸显和重要。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拥有动物疫苗或生物制品厂最多的国家,基本上每个省、市都有1~2 家,但研发的技术力量薄弱,而且重点在于猪、禽疫苗的生产。因为在我国的畜牧业中,猪禽的数量庞大,所需的疫苗数量大,品种多,而且利润更高。所以,我国奶牛方面的疫苗品种很少,加之我国的奶牛养殖防疫条件比有些地广人稀的国家要差得多,因此,如果现在有人在奶牛疫苗或生物制品上加大投入,加强研发, 那么一定可以在为中国的奶牛养殖业发展作贡献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 科研和技术推广问题

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在国家层面是积极的,也是卓有成效的,例如设立了国家奶牛技术产业体系,也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但省市一级的奶牛科研和技术推广则相对薄弱。虽然各个省市都有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研究所和畜牧兽医站,但很少涉及奶牛养殖业。大多省市的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重点都在猪和禽上面。

另外,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没有与教学、科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似乎越来越缺乏正规的渠道。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经验,更需要新的技术。目前靠销售产品的贸易公司(包括外资的)在推销产品的同时推广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们为了推销产品,往往会隐去了某些问题,带有明显的选择性,因而存在一定的偏差。

过瘤胃氯化胆碱和瘤胃保护氯化胆碱在我国的推广,是我国奶牛养殖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不力的一个典型事例。虽然该产品在我国已有生产,但因为过瘤胃性能不够,推广力度不足,始终未能在全国销售。然而,国外的两种类似产品在我国销售量却逐年增加。该类产品对预防母牛在围产期的疾病有良好效果。例如,在美国的奶牛场使用,每头牛每天的费用为0.30 美元,产前产后共使用42 天,总费用为12.6 美元。而上述两种国外产品在国内销售时,每头每天的费用达到人民币10.80 元,42 天的总费用竟高达453.60 元,合72.00 美元,是他们本国费用的5 倍还多。尽管这与我国关税有一定的关系,但仍严重影响了我国奶牛场和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5 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几个方向性问题

5.1 奶牛品种

随着牛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和我国大型或超大型奶牛场数量的增加,乳型公犊作为肉牛饲养的问题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乳型肉牛生产主要使用的是荷斯坦公犊牛,目前美国牛肉供应链中有15%~20%的屠宰肉牛来自乳型肉牛。因此公犊牛作为肉牛饲养,应该成为奶牛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这对我国的奶牛养殖业和肉牛业的发展都是有利或有益的。

5.2 奶酪生产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中全混合日粮(TMR)的普遍推广应用,以及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量进口乳脂率较高的弗里生奶牛品种,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原料奶的乳脂率比数年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为我国奶酪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表3列出了美国1975年和2010年人均乳制品的消费种类和数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乳制品消费中,只有一种产品是明显或成倍增加的,那就是奶酪。奶酪是牛奶的缩浓产品,适用于早餐和点心,更大量用于披萨饼和汉堡中,可以增加牛奶的消费量,对奶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有利。

表3 美国1975年和2010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

5.3 大型奶牛场的管理

一个万头的奶牛场,需要投入数亿元人民币,本身就是一个大型企业,必须加强管理。随着大型或超大型奶牛场的不断建立,我国大型奶牛场的相关管理人员特别是场长严重缺乏,当然也包括相应的营养、繁殖和兽医人员的缺乏。显然,我们对于大型奶牛场管理人员的培养缺乏准备,而人才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需要实践的磨练和知识的积累。

另外,在大型的奶牛场场长之上还设有投资者的管理层,场长的计划和行动必须得到管理层的批准。这导致有时会错失时机,影响奶牛的生产。

除以上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外,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繁殖和乳腺炎问题等。但我们坚信,这些都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深化,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作为业界人士,衷心希望我国的奶牛养殖业能够健康地、持续地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奶牛场饲草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荷兰奶牛场管理软件传感器系统的调查分析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