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一例报道

2013-09-03 01:50陈瑞娟芮庆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鼻型肉芽肿泼尼松

陈瑞娟,芮庆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南京 210029)

患者,男,73岁,因发热两月余来院就诊。患者2009年9月9日拔牙后创面一直愈合不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0 d。9月3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9.3℃;无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尿急、胸闷胸痛、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有盗汗。至当地口腔医院查血常规:WBC 5.5 ×109L-1,N 0.69,L 0.18。考虑“骨髓炎”,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进一步查胸部CT:右侧肺中叶少许炎症、右上肺陈旧性结核;血培养阴性;腹部B超正常;右下颌病变探查刮治术加病理检查:局限性骨髓炎,软组织慢性炎症伴淋巴组织增生。继续抗感染治疗仍无效,遂于11月16日入住我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史,40年前有“疟疾”病史。查体:体温39℃,脉搏92次·min-1,血压120/80 mmHg,咽红,扁桃体不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下颌局部肿胀,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双下肢不肿。入院后查血、尿、粪常规正常,两次血培养阴性,全胸X线片、腹部 CT正常,C反应蛋白 15 mg·L-1,铁蛋白368.1 ng·ml-1,血沉 15 mm·h-1;骨髓检查:粒系增生活跃低水平,巨核、红系减低,血小板小簇易见;两次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结核杆菌抗体、PPD试验、肥达反应皆阴性,免疫8项、抗核抗体谱、TM 6项、肺炎支原体抗体、心脏彩超基本正常。先后予阿奇霉素、莫西沙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等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住院1周后出现左侧眼眶周围水肿且进行性加重。头颅CT:左侧鼻旁窦炎;左眼内直肌、下直肌增粗,眼眶周围软组织肿胀,提示急性蜂窝织炎待排(图1)。经血液、风湿、口腔、眼科会诊,考虑Wegener肉芽肿可能性大,遂于11月21日停用所有抗生素,给予甲基泼尼松龙4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4 d,后改用泼尼松20 mg每日2次口服3 d,期间体温一直正常,后改为泼尼松20 mg每日1次口服,当天晚上又出现发热,遂将泼尼松恢复为20 mg每日2次口服,但仍然发热。风湿科建议加强抗感染同时加大激素剂量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行鼻旁窦组织活检。遂给予甲基泼尼松龙40 mg每日2次,5 d后改甲基泼尼松龙16 mg每日3次口服;同时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每8 h 1次静脉滴注,替硝唑0.4 g每日1次静脉滴注,口服复方新诺明0.96 g每日2次;生理盐水100 ml加环磷酰胺0.4 g每周1次静脉滴注共3次,之后未再发热,且眼眶周围肿胀逐渐好转。12月22日鼻旁窦活检示:大片凝固性坏死伴少量炎细胞浸润,局部血管壁内淋巴细胞浸润血管炎。耳鼻咽喉科专家建议二次活检,遂于12月28日再次行鼻旁窦局部活检,显示:大片坏死组织中异型淋巴样细胞浸润伴部分血管壁浸润,考虑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图2)。免疫组化结果:CD3(+)、CD20(-)、CD56(+)、CD45RO(+)、LCA(+)、EBV(弱 +)、Grb(+)、CK(-),排除上皮性肿瘤,符合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图3)。至此患者诊断明确,家属要求转当地继续治疗。后电话随访,当地医院考虑患者高龄,恐难以耐受放化疗,遂仅给予口服小剂量泼尼松控制体温,此后患者病情进行性恶化,于2010年1月离世。

图1 头颅CT示左侧鼻旁窦炎;左眼内直肌、下直肌增粗,眼眶周围软组织肿胀,提示急性蜂窝织炎待排

图2 鼻窦活检HE染色结果:大片坏死组织中异型淋巴样细胞浸润伴部分血管壁浸润,考虑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讨论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在我国、日本及南美一些地区较多,而欧美非常少见;其好发于青中年,中位年龄45岁,男∶女=27∶1,好发于鼻腔、硬软腭、鼻咽、上唇、额部、牙龈等部位。本病诊断要点:(1)凡发生于鼻部和面中部的进行性肉芽肿性溃疡坏死,均应首先考虑本病。(2)病理表现呈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同时看到异型网织细胞或核分裂相,即可诊断本病。(3)局部损害严重,全身表现尚佳,局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偏低,红细胞沉降率加快。(5)晚期病人常有持续性弛张热和进行性消瘦及全身衰竭。本病临床应注意与鼻部结核、Wegener肉芽肿和鼻咽部的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唯一的方法是反复多次活检。恶性肉芽肿对放射线敏感,故放疗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1)单发性患者应首选放疗,并同时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2)多发性病变应予化学及激素治疗,环己亚硝脲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但该药对骨髓的毒性较大,部分患者缓解期较短,故最好与放疗配合应用[1-3]。

本例患者拔牙后出现近2个月的反复高热,无典型伴发体征,初期考虑感染可能性大,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之后结合其全身毒血症状不明显以及鼻旁窦部炎症病变的出现,认为有Wegener肉芽肿可能,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有效表面上看支持 Wegener肉芽肿的诊断,其实不然。Wegener肉芽肿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及肾,同时也累及全身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病理改变主要为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无异型细胞,c-ANCA阳性。该患者虽有鼻旁窦部的炎症但呼吸道、肺部和肾脏皆无明显病变,多次检测ANCA阴性,不支持Wegener肉芽肿的诊断。患者病情好转的实质是糖皮质激素同样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有效。最后鼻旁窦部活检乃确诊最为重要的依据,该患者活检两次才最终明确诊断,这是因为病变局部坏死物质较多,单次活检容易采集到坏死物而非病变实质,故遇到疑似病例应反复多次活检避免误诊[4-6]。

图3 鼻窦活检免疫组化结果:排除上皮性肿瘤,符合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1]王海,张曙,石群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24):1909-1913.

[2]王婷婷,王昭.NK/T细胞鼻型淋巴瘤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9,17(6):1624-1628.

[3]魏立强,王景文.鼻型结外 NK/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7):438-440.

[4]张海燕.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个案分析[J].现代医学,2010,38(3):302-304.

[5]杨勇,徐刚.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577-2578,2580.

[6]齐英杰,刘扬,任萌.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进展和展望[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205-206.

猜你喜欢
鼻型肉芽肿泼尼松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钥匙链上的老花镜
更 正 声 明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