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市油田钟112井区开发实践与认识

2013-09-05 08:41朱守力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层系小层井区

朱守力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湖北 潜江433123)

0 引言

钟市油田位于湖北省潜江市钟市乡西南,构造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北大断裂带前缘,属于钟潭断裂构造带西南段。区内断层发育,构造复杂,储层岩性变化较快,受潜北断层下降盘荆沙组断阶剥蚀面、岩性、构造的控制,主要形成了构造、地层、岩性等复合型油藏,且是被断层和岩性复杂化的、超覆在荆沙剥蚀面上的迭瓦状多层砂岩油藏,含油层位为下第三系潜江组,油藏埋深1 300 m~2 500 m。

钟市油田112井区(以下简称钟112井区 )是江汉油田于2011年7月开始新建的产能区,至2013年4月,已经投产油井14口、注水井4口,日产油75吨,累积2.43万吨,其产量在钟市油田和2012年产建区块中都占有重要比重。钟112井区纵向上油层厚度大,小层多,储层分布范围广,高效分层开发是钟112井区产建成功的重要措施,值得在相似油田的开发中加以借鉴参考。

1 钟112的发现过程

为精细解剖潜北断裂带,于2010年春在潜北地区完成了153 k m2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和解释,结合潜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认识,重新落实了潜北断层空间展布特征和局部构造细节,明确了潜北断层位置,向北扩展了1 k m~2 k m,扩大了原有的勘探范围。

通过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认为,钟市地区具有“台阶式”成藏模式,由凹陷内向高台阶方向潜江组地层逐层向上超覆,含油层位亦由潜四段逐渐抬升至潜二段,由此推断新发现的断阶带内潜江组潜一段极有可能成藏。而钟市地区潜一段沉积时期为一套红色地层,含砾砂岩发育,反映其具干旱条件的近源堆积扇体,储集体发育,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11年5月,优选该断阶带内具有鼻状构造背景的钟滚垱断块部署钟112井,该井于5月17日开钻,5月29日完钻,完钻井深1 290 m,完钻层位荆沙组。测井解释荆河镇组发现油水同层2层14.8 m;潜一段发现油层12层61.2 m,油水同层5层13.6 m。对潜一段1 135.8 m~1 148.6 m井段1层12.8 m油层常规试油,获日产11.8 m3的高产油流,首次发现了钟市油田潜一段和荆河镇组油层。该断块控制储量513.55×104t,含油面积0.53 k m2。含油层位为荆河镇组、潜江组潜一段。

2 钟112开发方案部署

在2011年11月由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与江汉采油厂联合编制了《钟112井区产能建设方案》,考虑到各小层的物性差异(见表1),区块平均渗透率104×10-3μm2,孔隙度24.8%,属中孔中渗储层,分为三套层系开发。

表1 钟112井区各小层物性统计表

表2 钟112井区方案部署表

3 实施情况

3.1 钟112井区开发层系的调整

在对钟112井区的各小层物性有了一定认识后,采用分层开发,先考虑动用最底部的133-5层。由于钟112井区的油水分布是主要受到岩性与断层控制的地层-构造油藏,在钻井过程中,优先选择靠近断层高部位布井,先钻探了钟112斜-1、钟112斜-5、钟112-15、钟112斜-3共4口井,平均钻遇油层的厚度超过了125 m。

在实钻过程中,发现其中钟112斜-1原为水层的136-7小层,钟112-15、钟112-3井则钻遇到了油层,同时21也钻遇到油层。经过重新计算储量,(潜21)小层有62×104t储量,存在开发潜力,同时通过深化该区构造认识,钟滚垱Ⅰ号断层向南移了40 m~60 m,整体含油面积又有所增大。为此,重新部署开发层系,将(潜21)也作为一套层系开发,原方案部署的潜、潜、潜三套层系调整为潜、潜、潜、潜(潜21)四套层系开发。

3.2 钟112井区基础井网的建立

在钟112井区开发初期,结合基础井网的建设,优选井点,尽可能控制更多储量,同时纵向提高各小层的钻遇率,并结合各小层的物性特征,采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将产建的风险降到最低。

对于潜133-5层,采用常规井+水平井的结合开发方式。轴部高部位利用水平井,边部低部位则采用常规井。钟112平18日产达到了11 t以上,常规井平均日产达到5 t,都好于方案预期,同时由于该层的边水不活跃,新钻2口注水井(钟112斜-13、钟112斜-9)补充地层能量。

表3 钟112井区生产情况表

3.3 储量的动用情况分析

2012年,钟112井区上报探明储量共计513.55×104t,包括了荆河镇组、潜11、潜12、潜13、潜21层。实际动用潜12、潜13、潜21层,动用地质储量386.40×104t,按目前日产油水平计算,采油速度仅为0.71%,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潜、潜(潜21)层井网已经较为完善,下步重点工作是将钟112井区潜12层完全动用,以及对潜层的零散调整,预计还能新钻6~8口油井。建成后,钟112井区,日产油水平将达到106 t,采油速度达到1%,整体新建产能将超过3×104t。

3 认识与建议

1)多层系的划分应以各小层的物性为依据,并根据实钻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钟112井区方案部署初期,针对纵向层的物性研究较为透彻,分为三套层系。后因为实钻发生变化分为四套,同时对四套层系的开发方式都有所不同。

2)多层系开发,应先立足于基础井网,充分了解各小层储层分布情况后进行部署,可降低产能建设风险。例如:钟112井区的四套层系的油水边界高度不同,油井选点则在靠近轴部厚度大的区域,水井则选在边部,既合理注水又能实探到多层的油水边界。

3)应根据每个小层的物性差异选择适宜的开发方式,有效提高产能。例如:钟112井区中的四个小层分别采用常规井、常规井+水平井、水平井、常规井+措施四种方式,都见到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1]李丽,周炳军,孙伟,等.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分层开采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1(34):294-294.

[2]李辉.钟市油田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2.

[3]贺其川,姚凤英.钟市地区潜江组沉积微相研究[J].江汉石油科技,1996(1):8-14.

[4]赵金生.钟市复杂小断块油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层系小层井区
井组级多参数层系快速智能化动态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基于砂体叠合与层间参数差异的层系评价方法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9储层敏感性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高含水期油藏层系优化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长停井恢复治理思路
苏里格气田苏53-4井区水平井整体部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