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地储备的内涵界定与规模确定

2013-09-07 09:22任忠宝周海东陈甲斌
中国矿业 2013年11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储备效益

任忠宝,周海东,陈甲斌

(1.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北京100083;2.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

再用大约20年左右时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宗矿产资源需求拐点将陆续出现[1]。在此之前,资源消耗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加之我国矿产资源禀赋特点,“两个赶不上”的被动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矿产资源的供应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有效抵御供应中断,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建立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对此做了重要批示。在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也明确了矿产地储备的目标与任务。

1 矿产地储备研究综述

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概念,最早由英国1917年提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建立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国家。继美国之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都建立了以保障国防、经济安全为目的矿产品战略储备制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相关专家纷纷开始进行矿产资源储备相关研究。步淑段(1990)指出矿产资源储备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正常储备、超前储备和战略储备。王玉平(1998)提出矿产资源储备分为探明资源储备、原材料储备和矿产品储备三种形式。许大纯(2001)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研究国外资源储备法律的一些主要制度。陈毓川(2002)认为我国应储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三类:国内短缺且经济建设所需的,涉及国防安全的,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2007年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中心成立后,积极会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围绕矿产地储备的矿种、规模、布局、运行机制及相关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理论探讨。具体到操作层面上,矿产地储备多少合适,如何发挥矿产地储备的宏观调控作用等微观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2 矿产地储备的内涵界定

储备按照储备的对象可分为资源储备、资产储备、资本储备。资产储备包括石油储备、物资储备等生产资料储备和粮食储备等重要生活资料的储备。资本储备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资源储备包括土地资源储备和矿产资源储备。下面我们重点阐明矿产资源储备,通常称为矿产地储备。矿产地储备可以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其核心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时序选择和布局优化,目的是调控矿产资源价格和保障矿产资源供应安全。

矿产地储备按照功能可分为周转储备、调控储备和战略储备。周转储备是在矿山从地质勘查到达产的周期内,为保证矿山正常运营而建立的资源储备,通常称为商业储备。周转储备本质上是生产资料储备,消耗同时又要不断补充,使矿山开发始终保持正常的储量供应。调控储备是通过所储备的资源适时吞吐、科学运作,从而运用市场机制来有效的配置资源,通常又称经济储备。调控储备作为矿产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既要平抑资源价格大幅波动,又要实现资源的最佳经济效益。战略储备是指国家为了应付突发战争、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供应中断以及国际市场垄断,提前若干年而专门设置的长期矿产储备。战略储备主要起威慑和稳定的作用,并为对外交政策提供较大的灵活性。

按照地质勘查程度又可分为预测资源储备、探明储量储备和设计储量储备。预测资源储备是根据成矿理论,结合物化探异常或少量地表工程推断的矿产资源远景储备,储量级别通常为334。探明储量储备是指矿产资源经过详细的地质勘查,具有一定量的探矿工程控制,提供矿山开发的资源量储备,储量级别通常为333。设计储量储备指矿床符合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经济条件和合理开发利用,具备开发的外部条件,已被有关部门设计的可采储量储备[2],储量级别通常为121b、122b、2M21、2M22。

3 矿产“资源、资产、资本”的关系分析

矿产“资源、资产和资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资源属性是矿产地储备固有属性,同时具有资产和资本的双重属性。因此,我们既要借助资产属性,参考石油储备、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的管理模式构建矿产地管理体制;也要借助资本属性,参考资本运作的模式构建矿产地储备的运行机制。

资源是资财之源。资财包括财产和资产。财产是拥有所有权的全部物质财富,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是投入经营活动并带来收益的那部财产,资产=所有者权益(权益金)+负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具体为企业经营的本金。资本和其他积累共同构成企业的净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业权作为用益物权,在矿产“资源、资产、资本”之间关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3],如图1所示。矿产资源经过勘查之后,得以显现,形成矿产资源资产,主要表现为矿业权的价值和矿租。矿业权作为资源性资本的货币载体,可以依法评估作价登记注册企业,也可以依法作价出资、入股、上市融资、收购并购等形式参与资本运作。

战略储备为保障供应安全要求对矿产资源绝对占有的权力,储备的主体是国家,储备对象一般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通常为资源本身。调控储备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遵循市场的规律有效配置资源,储备的主体也是国家,储备的对象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矿业权,这种矿业权因流转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停留在流通领域,也不可以直接进入生产过程,属于一种资产。周转储备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生产资料储备,储备的主体一般为矿山企业法人,储备对象也是矿业权,但是这种矿业权既可以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资本,也可以进入流通领域进行流转和融资而成为商品资本,属于一种资本。

图1 矿产“资源、资产、资本”之间转化示意图

4 矿产地储备规模的确定

储备规模的确定是开展矿产地储备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政治经济形势和资源市场形势的变化,储备的规模也要跟着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各国战略物资的储备目标是比较明确的,通常由法律来具体规定:美国的矿产品储备规模是发生战争时可供3个月的使用量,法国和日本为2个月的需求量,德国和瑞典为1年的需求量[4]。矿产地储备规模国际还没有可供参考的标准,需要根据矿产地储备的自身特点和不同目的来具体分析,确定其合理的规模。

4.1 周转储备规模的确定

周转储备的主体通常为矿山企业,储备客体通常为已受让的矿业权,这时的矿业权转化为生产资本进入的生产过程。因此,周转储备规模的大小取决于矿山企业矿产品的产量、矿产勘查开发达产周期的长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高低。那么,在合理的生产周期内矿山企业周转储备量R周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N为生产周期,包括普查、详查、勘探、基建和达产;Q为矿山企业矿产品产量;为生产周期内矿山企业的矿产品产量;E为衡量矿山企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

4.2 调控储备规模的确定

调控储备的主体通常为国家,调控的对象通常为探矿权和采矿权。调控储备规模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后续产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取得良好的勘查投资效益。

调控储备是在高价位释放,低价位收储,运行恰当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国家持有的调控储备数量越多,形成的效益总量也就越大。以TR表示效益总量,从图2中可以得出,效益总量曲线(TR)具有向上倾斜的特点。这说明,持有储备的效益总量与储备的持有量正数相关。但是,由于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效益总量曲线呈现下凹图形。这意味着曲线的斜率不断下降,即∂2TR/∂2Q<0。

调控储备边际效益有趋向于0的递减趋势,但通常不会出现负数。那么,国家调控储备是否多多益善?情况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持有调控储备需要支付成本,主要包括政策性回购矿权支出、地方补偿支出、管理维护支出、储备地后续勘查支出以及研究经费等其他支出。

持有储备所需要的成本总量(TC)同样随着储备的数量而增长。图2中成本总量曲线(TC)具有向上倾斜的,持有储备的成本总量与储备的持有量是正相关。与效益总量曲线不同,成本总量曲线是向上凹的。因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制约,故其斜率的值不断增大,即∂2TC/∂2Q>0。

图2 矿产地储备最优规模的决定

接下来,我们把调控储备的效益和成本结合起来说明储备规模最优确定。当储备量大于Qc时,持有储备的成本大于效益;当储备量等于Qc时,成本与效益恰好相抵;当储备量大于0,小于Qc时,效益大于成本。由此可知,Qc是储备需求的临界点,储备的需求量应在区间(0,Qc)内。根据成本总量曲线和效益总量曲线的特点及关系,利用是使效益极大化的求极值方法,确定储备的最优水平。在图中,储备的最优水平便表现为效益总量曲线与成本总量曲线的差为最大时的储备量,即Q0。

当Q<Q0时,∂TR/∂Q>∂TC/∂Q,即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增加储备量效益净值增加;而当Q0<Q<Qc时,∂TR/∂Q<∂TC/∂Q,即边际效益小于边际成本,如果继续增加储备,效益净值将转为负数。所以,仅在 Q0这一点上,∂TR/∂Q=∂TC/∂Q,即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TR曲线和TC曲线的斜率相等,故而效益净值达到最大[5]。

4.3 战略储备规模的确定

战略储备的主体是国家,储备对象为矿产资源所有权。国际上建立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国家不多,主要是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共建立了四个海军石油储备和三个油页岩储备,分别是:海军油储1号,根据1912年9月2日的总统行政命令建立,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海军油储2号,根据1912年12月13日的总统行政命令建立,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海军油储3号,根据1915年4月30日的总统行政命令建立,位于怀俄明州;海军油储4号,根据1923年2月27日总统行政命令建立,位于阿拉斯加州;海军油页岩储备1、2号,位于科罗拉多州、犹他州,根据1916年12月6日总统行政命令建立;海军油页岩3号,位于科罗拉多州,依1924年9月27日总统行政命令建立[6]。此外,1997年,美国封存了国内最大的Mountain Pass矿,已探明稀土储量达430万t。随后,稀土需求的骤减,稀土价格跌至谷底,稀土开发无利可图,美国全面停止稀土矿开采[7]。关于战略储备满足多长时间需要为合适,可根据资源禀赋特点、国家财政支付能力、该矿种的生产和需求形势及储备相关支出等指标,通过构建模型来进行测算。由于我国矿产地储备尚未开展,储备的财务及统计指标体系还没建立,获取不到各项的指标值。因此,笔者在此将不再进一步定量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受资源禀赋制约及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资源需求的增加,我国大宗矿产已经从个别矿种短缺向全面短缺发展。即使传统的优势矿产,大多也面临资源保障能力退化及出口过量问题,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出口配额和关税等限制措施面临较大阻力,国内保护性开采相关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迫切需要通过开展矿产地储备从源头上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以调控。对于短缺矿产资源而言,通过战略储备来缓解资源约束,储备对象应侧重于矿产品储备;对于优势矿产资源而言,通过调控储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储备对象应侧重于矿业权储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土资源规划提出矿产地储备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现有的矿产资源政策法规,本研究提出我国开展矿产地储备工作的建议如下所示。

5.1 尽快研究制定矿产地储备专项规划

国家对矿产地储备实行统一规划。矿产地储备规划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编制,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矿产地储备规划应当依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矿产资源条件及供需形势、综合国力、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矿产地储备的目标,对储备的矿种、规模、布局、结构等作出统筹安排。

5.2 尽快建立矿产地储备组织领导机构

借鉴国外资源储备管理的成功经验,考察国内石油储备、粮食储备和物质储备的管理体制,根据矿产地储备的特点,构建我国矿产地储备试点管理体制。研究成立矿产地储备专门管理机构,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理清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地勘基金中心及其相关部门的职责。

5.3 健全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在政府的调控下,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构建的矿产资源储备是矿产地的储备和矿产品的储备相结合、国内储备和国外基地的建设相协调、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互动、调控和市场有机结合、中央和地方共同发挥作用的体系。

5.4 建立矿产地储备数据库

建立矿产地储备数据库,包括备选储备地和储备两个库,记录和监测矿产地储备各种指标的变化。动态跟踪拟储备矿种市场的供需形势,构建矿产资源供应安全的预警机制。

[1]任忠宝,王世虎,唐宇,等.矿产资源需求拐点理论与峰值预测[J].自然资源学报,2012(9):1480-1490.

[2]步淑段.建立矿产资源储备标准提高地质经济效益[J].河北地质学报,1990(6):441-453.

[3]仲伟志.如何理解矿产“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10-22.

[4]许大纯.国外矿产资源储备的立法例和主要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矿产资源储备立法的启示[J].资源产业,2001(7):35-40.

[5]范力.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分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6]张新安.国外矿产资源储备历史及现状[J].国土资源情报,2002(1):1-12.

[7]任忠宝.稀土资源储备可不容缓[J].地球学报,2011(4):507-515.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储备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