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2013-09-08 10:01汪卫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后勤工作职校后勤

■汪卫东

作者:汪卫东,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研究方向为中等职校后勤工作研究。

数字化管理是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之必然,构建后勤工作管理体系旨在改变后勤服务工作形态,提升学校后勤工作管理效能,高效服务教育教学一线。以后勤管理工作的几个模块分析入手,通过网络环境下建立的管理平台实施后勤工作全程动态管理方式,提供便捷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中等职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管理的进程。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学校的办学规模还是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快捷高效的要求。现代中等职业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快速高效服务教学一线将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校新校区的整体建设和学校智能化弱电工程的校园全覆盖,为实现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保证。现将本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的一些做法与同行商榷探讨。

1 提出问题

目前,中等职校后勤管理工作除财务工作外,绝大多数的管理仍停留在手工制作状态,显得极其陈旧、落后,如今的大量账册如固定资产总账、教学设备明细账、易耗品明细账、报损单等,都是通过手工制作完成的,其不足之处是容易出差错、潦草、不清楚、修改不方便、不易查询、不易统计、携带不方便,保存困难易损坏等。这种陈旧的、手工记账式的后勤管理模式与现代职教管理理念相背离,现有的后勤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显然已不适合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另外,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与实时性、高效快捷等都对后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2 解决方案与实施途径

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体系,是运用计算机和现代网络两大技术,将中等职业学校后勤工作管理与数据库结合起来,实现中等职校后勤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体系含有学校资产、学校财务、请购维修审核和后勤工作人员管理等四大模块。

2.1 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结构

该系统不仅仅能应用于中等职校后勤日常工作的管理,而且还能延伸到中等职校后勤工作管理的其他方面,如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管理、收费管理、实习材料、水电设施、学生宿舍管理、校园车辆管理、安全报警和消防管理等,应用范围广泛。其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并通过制授权方式与银行、财政、税务、相关企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系统连接,实现数据信息实时上传与下载,学校通过校园网、城域网、广域网等连成一个有机的网络整体,从而为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构建起技术平台。

2.2 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规划

根据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管理系统的结构,对管理系统进行总体规划,如根据后勤工作的特点确定若干个管理模块,按其管理功能与人员分工,确定客户端口权限与承担的项目,然后对于服务器端进行整体考虑权限设置与资源规划而设计网络结构,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能够及时进行动态修改,因此设计的基于C/S模式管理系统必须具有较好的可修改性、较强的移植性和易操作性。

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基本信息包括:

1)职能部门(专业部)及教职工信息;

2)设置班级及学生信息;

3)建筑物及房号信息;

4)固定资产及易耗品信息,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分类统一设置编号,并提供购置时间、单价和用途等信息;

5)资产与存放地信息,注意要将学校各部门、存放地、相关的管理人员联系起来;

6)管理人员设置,应将管理人员与管理项目、使用对象对应起来;

7)使用情况信息,应用系统中的网络传输功能,通过后勤管理中心的管理端,将全校统一的固定资产和易耗品目录清单通过校园网呈现各职能部门(专业部),客户端只要通过网络传输功能数据导入即可;

8)资产目录信息,购买的设备与材料可以到资产目录信息中来增添;

9)用户管理信息,用户有管理员、一般用户(部门负责人或资产管理员)、特殊用户(如有审批权限的领导);

10)数据备份与还原。

2.3 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举例

1)资产管理子系统。资产录入,按设备或材料购入的时间逐笔录入系统,还可以在原始凭证中录入凭证号,资产录入好后,资产过账进入系统,科目有资产转移、资产报损、资产借用、资产退货、资产盘点、管理审批、采购预算等。

在制订采购预算计划时管理人员在系统中一目了然学校固定资产或易耗品库存数,系统还显示订购数。订购数是系统依据学校各部门职能和编制预设的配备标准来确定的,每个职能部门(专业部)制作一次采购预算计划一般最多1小时就完成了。采购计划制作好后,在客户端的系统界面中点击“网络传输”,完成采购计划上报。另外学校职能部门需要临时性采购设备或材料时,如果审批领导不在学校办公,可以通过网络功能进行数字签名审批,也可通过手机确认功能进行在线指示。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用时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用时比较表

2)财务管理子系统。中等职校学校财务管理相对于中小学来说复杂得多,一是经费渠道多,二是科目繁多。因此除将地方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使用专用财务软件嵌入到后勤工作管理系统外,其他众多财务工作均可在后勤工作管理系统中完成,按照财务制度实时进行收支与汇总,形成财务报表。如学生缴费管理系统,可按照规定和学生情况分别设立相应系统,同时按照学生性质建立个人账户。

校园一卡通系统除学生进出校园、实验室和车间、宿舍、图书馆、活动场所以鉴定身份外,还用于食堂、学校商场、医务室、通信、浴室等消费。因此应将一卡通系统纳入到财务管理系统中,适应学校财务统一的管理要求,有效进行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同时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

3)查询统计子系统。系统提供的查询统计共六大类,即总账查询、明细账查询、分类账查询、经费账查询、资产使用情况查询、后勤人员考勤查询、综合查询。以上这些统计的数据都可以通过系统用Excel另存到硬盘中保存起来,也可以直接打印。如资产使用情况查询(即资产使用率查询),分易耗品使用清单与固定资产完好率两种统计,在资产使用统计中,可以按职能部门(专业部)和班级两种情况来进行,从而用来考核职能部门(专业部)、班级常规管理情况。

4)系统运用成效分析。通过一年多时间实践与探索,中等职校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系统适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可有效地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特别是在系统新开发了网络传输与量入为出两大新功能后,系统更为完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学校基本信息的上报、申办项目审批等,可完全通过网络传输功能完成。采用后勤工作管理系统后,要求广大后勤工作管理人员要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通过该系统的运用实践,形成良好的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的氛围。

3 存在问题与反思

中等职校后勤工作管理系统是学校依据自身现有条件和实际需求而实施的一项信息化管理升级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环境,需要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层在经费方面、条件方面给予相应的投入和支持。

另外,中等职校后勤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低,许多后勤工作人员习惯于传统的记账式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后勤工作数字化管理的正确认识,热情不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为此,建立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后勤工作管理人员队伍势在必行。

4 结束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等职校后勤工作进行管理,是全面推进中等职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中等后职校后勤工作进行数字化管理后,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中等职校办学水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迈向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1]竺春阳.中小学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7):47-49.

[2]吴李旦.中小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浙江教育技术,2011(4):54-57.

[3]史建华.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 促进学校管理优化[J].学校管理,2011(6):20-21.

猜你喜欢
后勤工作职校后勤
后勤服务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我的职校我的梦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精细管理后勤工作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