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膜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013-09-10 05:36李亚丽王晓磊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后勤部门诊部北京00035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八一医院吉林长春3006
吉林医学 2013年25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神经痛

李亚丽,王晓磊 (.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后勤部门诊部,北京 00035;.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八一医院,吉林 长春3006)

带状疱疹与水痘的病因同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长期潜伏在脊髓神经节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此病毒就会迅速活跃,繁殖复制,并沿周围神经到达皮肤,引起带状疱疹的发生,疱疹与神经痛是此病的两大临床表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皮损消退1月后,仍有阵发性刺痛、灼痛、刺痒,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然而当今医学界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含义尚缺乏统一的理解。2012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应用体膜疗法联合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符合PHN诊断标准的PHN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病程1~24个月。平均年龄(65.1±8.2)岁。病变累及胁肋部、胸背部、头面部、腰腹部、四肢等,均为单侧神经受累,皮疹已治愈,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未能坚持治疗,个别对中药过敏及中途失访者;②用药期间因为药物反应难以耐受者;③合并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心功能、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体膜疗法,方剂内容:大黄10 g、延胡索20 g、川楝子、白芷各20 g、川芎15 g、木香10 g、没药15 g、细辛10 g加水1 000 ml,煎至240 ml,将医用棉浸入药液2~3 min,敷于患处,根据皮损的范围再将浸水的石膏绷带敷于棉卷上,最后敷上一层保鲜膜,用远红外理疗仪(青岛爱迪医学研究所生产)放置在距离患处5 cm处,通电照射45 min,1次/d,7 d为1疗程,同时口服加巴喷丁。对照组仅口服加巴喷丁。

1.3 疗效标准[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痊愈:疼痛及并发的不适消失;显效:疼痛次数 <4次/d,轻微疼痛或有刺痒、麻木感,睡眠好;有效:疼痛次数<7次/d,为可忍之钝痛,间有刺痛,夜间睡眠偶有影响;无效:灼痛,刺痛,次数>7次/d,夜间睡眠差。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理为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或者带状疱疹初期诊治失误,或是治疗不及时而造成周围神经干炎症所致,与外周神经传入纤维异常放电及丘脑对疼痛调解环路功能改变等也有相关性[2]。体膜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远红外线和外用中药相配合,疗效较好。远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中的一种,它增进血液循环,可促进微血管扩张,强化人体组织的新陈代谢,还可以增进人体组织再生的能力,调节自律神经,抑制知觉神经的异常。外用方剂中的大黄味苦性寒,外用可清热解毒、消肿;延胡索、川楝子、木香可活血、行气、止痛;白芷辛温可燥湿止痛、消肿排脓;没药、细辛、川芎共用加强了本方行气、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远红外线与外用中药的结合,可以改善疱疹周围的血液循环,明显减轻神经痛的症状。对于顽固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体膜疗法联合口服加巴喷丁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口服加巴喷丁治疗。体膜疗法的主要优点是无创伤性、安全性好、疗效高,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起效快,缩短了神经痛的持续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高效安全的方法。

[1] 张继霞.袪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山西中医,2012,12(28):11.

[2] 薛志兴,樊碧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疗现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6,20(3):187.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印度 圣母节
依巴斯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丹珍头痛胶囊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