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出版社、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

2013-09-11 09:02刘灿姣
中国出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公益性资源整合档案馆

文/刘灿姣 叶 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知识供应链中的数字资源共享研究”(10CTQ001)和新闻出版总署重点课题“新闻出版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及绩效考核办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公益性出版社作为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中流砥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公共图书馆拥有长期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队伍,其馆藏资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可靠支持;公共档案馆对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拟探讨的内容是,以公益性出版社为主体,并与公共图书馆、公共档案馆合作进行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从全新角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中将公益性出版社(public welfare press)、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和公共档案馆(public archives)三者简称PLA。

一、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的原因和必要性

1.PLA各自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主要取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力度、设施和产品供给规模、信息化建设水平、传播和效益创造等方面的强弱。而目前我国PLA各自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都存在不足。

在公益性出版社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因其在新闻出版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已给予一定的重视,作为公益出版的农家书屋工程就是其中的代表。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以来,虽然在重点出版物推荐品种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各类型出版物的比例和质量仍存争议,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在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我国公共图书馆规模和成效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公共图书馆2008~2011年人均藏书量依次为0.501册、0.44册、0.439册、约0.5册,与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人均1.5~2.5册标准存在明显差距。2008~2011年人均购书费不足1元,购书费占总支出比重均在18%以下。在公共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档案馆理应顺势扩展,我国公共档案馆专职人员、机构数、建筑面积、馆藏、开放量、利用量等有所增加,但各项比例并不合理,而且不能忽视的是专职人员数并未同步增加,这种现状势必会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PLA三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都有待提升,具体可见表1。

表1 PLA公共文化资源情况

2.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数字资源建设已成为提升公益性出版社公共服务水平、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突破口,是为更高效地服务于大众,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具体表现在:数字资源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基础,凭借公益性出版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突出贡献和地位,以其为中心,通过和公共图书馆、公共档案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做到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使各自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因此,在PLA模式中,三方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劣势相互借鉴以消除,最后形成有效的资源合作体,为公共文化服务添砖加瓦,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投入力、效益力、人力、设施力、信息力、供给力都比仅出版社单方面,或出版社与其他主体合作双方面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情况下要好得多。

二.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可行性构成要素

1.角色分工明确

三者角色扮演情况可以理解为:首先,档案馆扮演的是“原材料”资源提供者,出版社扮演的是“成品”资源加工生产者,图书馆扮演的是以“成品”资源为内容的资源服务者,服务于有资源需求的受众,即档案馆有“原材料”资源可供出版社加工生产,出版社将加工后的“成品”资源生产出来提供给图书馆服务受众(包括图1的①③⑦);其次,三者之间的资源传递并不是单向的档案馆→出版社→图书馆,最后再流向受众,实际上,出版社也有档案馆所需要的资源,图书馆也能提供给出版社和档案馆所需资源,档案馆也能承担起保存资源的重担(正如图1的②④⑤⑥);最后,三者又以各自资源(包括从外部引进的资源)服务受众(除图1的⑦之外,还包括图1的⑨⑪),并接受受众反馈(图1的⑧⑩⑫)。三者角色扮演可以用下图1表示(实线箭头部分表示主要部分)。PLA三者相互交叉与融合,正如一条能够保持生态平衡的食物链,这三者的存在与合作让受众受益匪浅,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可靠保障。可以看出,PLA三者在角色上的分工明确使得合作可行。

图1 PLA三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公益性出版单位掌握着丰富的内容资源,包括作者资源、作品资源等。充分利用著作权资源,对作品进行深度开发,完善出版产业链建设,拓宽产业链上的价值增值渠道,打造优质产品吸引消费者是一条途径。利用这些优势资源融入到与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合作之中是实现其公共文化服务角色的可靠方式。

2.共性和个性

(1)共性奠定了合作基础

首先,PLA同属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都有公共性、公益性,三方都有着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其次,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是三方都在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再次,三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均有所欠缺,需要通过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

出版社与图书馆的关系密切,都有服务读者这一宗旨。出版社的产品是图书馆最主要的信息源和馆藏的最大支持者,没有它们,图书馆将成为无源之水。美国有上百家出版社的图书以电子方式提供给用户,并与各图书馆已有目录系统和数字资源相整合的实例。出版社与档案馆也在档案类书籍的出版方面有着共同诉求,如《直皖战争》《章泽》等都是二者合作的成果。图书馆与档案馆同宗同源,在收藏内容、工作程序和方式,以及最终目的等方面都存在着共性。国际上就有由多家图书馆和档案馆合作的“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

出版社与图书馆、出版社与档案馆、图书馆与档案馆之间都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三方的共性使得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有共同基础。

(2)个性上优势互补

PLA三方在技术、人才等方面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三方在各自所属领域对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研究有独到见解,可以互相交流,以促进共同进步。

档案馆可为出版社提供出版资源,实现为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宗旨;图书馆可根据读者的满意度为档案馆、出版社的资源供给提供真实反馈,促进它们的不断完善。三方个性上巧妙弥合,有利于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整合。

3.专业人员知识水平提高与技术的进步

不少高知识水平的专业人员在出版业、图书馆业、档案业涌现,这为三方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提供了优质的人才保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给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带来了福音,为出版社、公共图书馆与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2012年8月“纸质档案缩微数字一体化工作站”(MD2012)在湖南研制成功,可将档案文献信息化过程中的缩微异质备份与数字化应用同步解决,一次性生成缩微影像和数字图像。缩微影像具有法律效力,可保存200年以上,数字图像则可上网传输阅读,降低了档案信息化的成本。这既给档案馆带来了福音,也可以应用到出版界和图书馆界。

三、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面临的实际难题及解决途径

1.实际难题

(1)根本性难题:主管部门不同

公益性出版社属于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而公共图书馆、公共档案馆属于图书文献事业单位。公益性出版社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公共图书馆由文化部主管,公共档案馆由国家档案局主管。PLA三方分属于不同主管部门,三方的合作需要面临协调三个主管部门的难题,这个难题若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将使得PLA三方的数字资源整合从一开始就无法开展。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重点性难题:资金不足

公益性的PLA本就面临经费难以自足的问题,而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都需要经费上的支持,虽然有财政拨款及少量经营性收入的支撑,但也并不足以满足PLA三方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所需费用。要使PLA三方公共文化数字资源顺利整合,资金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3)关键性难题:综合性人才缺乏

前文提到,专业人员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为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而要顺利实现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仅依靠人才的专业性还远远不够,因为PLA涉及的是三个不同的主体,要将它们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进行整合,我们的人才队伍必须在精通单一主体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另外两方主体的业务、资源等内容。因此,在单一领域专业深度之上,再加以他方领域的博识,综合掌握三方涉及的内容,既专又博,才能实现PLA三方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

2.解决途径

三者主管部门不同,势必会遇到不同声音和阻力。因此解决这个难题不得不在使三方拥有共享理念的前提下,再建立协调机构,制定一系列足够规范的合作制度,在共同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实现服务。面对资金不足的难题,我们应尝试多渠道地挖掘资金来源,完善资金供给机制。对于人才队伍问题,专业性的人才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趋势,得在专业性人才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性人才。

(1)树立共享理念,保证公益性

树立共享理念意味着要放弃相应利益和地位,从整体利益出发,以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当前三方布局,为寻求共同发展,做出一定牺牲。PLA三方主体多元,主管单位不同,导致各自为政,难免造成数字资源上的重复建设,资源内容缺乏整体规划性,劳力又伤财。共享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将PLA三方聚集成团,发展以公益性服务为目的的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更好地达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2)建立协调机构,保证权威性

三方主管单位不同,利益分配难以统一,需要一个统一的权威机构从中协调,这就需要由政府部门出面,由三方主管部门共同协商,建立权威协调机构,比如可以由三方的上级管理部门合作共设协调机构,或者由政府另设单独的第四方协调机构。协调机构主要针对各方主管部门进行管理,确保各主管部门协同合作,落实好其所主管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并逐一实施。当然,除主要的协调机构外,还需政府机构和受众的监督机制辅助其开展各项工作。协调机构可定期召开由PLA三方代表参与的例会,针对三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和将要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谋求相应对策,协同发展。

协调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宣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共享理念,为整合造势;制订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的整体规划、相关操作流程及具体实施措施,保证整合工作顺利开展;负责从业人员考核事宜,保证从业人员质量;组织例会,调解PLA的矛盾和冲突,落实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协调机构应秉承公益、公正、平等的原则,保证PLA合作顺利进行。

(3)建立合作制度,保证规范合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作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规范各方行为,保证PLA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在合理的制度保障下顺利实现。尽管合作方是以“合作互补”作为原则,但是在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遇事相互推诿、有利益则相互争夺等不良行为。因此,三方应共同制定相应合作制度,以促进合作顺利实现。合作制度应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保证权益平等;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指标,保证系统的兼容及整合的实现;明确奖惩措施,落实奖惩行为;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保证无障碍交流,完善三方认可的决策程序等。

(4)构筑整合平台,保证先进完善

PLA三方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大众,而整合平台的构筑是其实现服务的必要条件。整合平台的优劣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整合的水平以及服务质量。

整合平台的构筑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应考虑到PLA三方受众的共性和个性,做到能为受众提供贴合实际的人性化服务;另一方面,整合平台的搭建需要可靠的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相匹配,平台由技术搭建、由人才管理,离开了技术和人才,平台构建无从谈起。

(5)完善资金供给机制,保证充足性

完善的资金供给机制是实现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的重点。对于复杂的、难于管理的合作体而言,充足的资金对于保障其服务机制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为满足受众对公益性服务的需求,财政拨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众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成员也都怀着“等、靠、要”的心态坐等资金,而只要对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审慎思考,就不难知道这种行为是很不安全的。

PLA合作三方合作应该居安思危,完善资金供给机制,在接受政府拨款、民间基金支持等资金来源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公益文化产品有偿服务的新模式,以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与此同时,要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等方法,保证有偿服务公共文化产品的低定价和高品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佳社会效益。

(6)建设人才队伍,保证既专又博

如何对海量的、无序的、分散的、增长极快的数字资源进行选择和有机整合,是对PLA实现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所需具备的人才队伍的严峻考验。因此,组建高素质的、既专又博的、综合性的人才队伍是推动PLA三方实现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的关键。培养高素质的既专又博的综合性人才,学习和培训是主要途径,不仅要注意自主学习,而且还要进行岗前、在岗的严格培训;不仅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而且要促进自身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关注业界动态,紧跟数字资源版权和技术的发展脚步,做到与时俱进。

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是委托培养方式,即PLA三方委托高校培养所需人才;二是联合培养方式,即高校与高校之间通过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实现对人才的培养;三是再培养方式,即PLA三方各自精选优秀人才到高校或者另两方接受再培养,吸收本行业外的其他两种行业知识。总之,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所需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要求为指导,因材施教,完善知识结构,实现人才的需求与人才能力无缝对接,达到“按需定制和生产”的效果。

[1]王悦荣.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省际比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1)

[2]章华荣.新闻出版业的公共服务功能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0

[3]李燕华.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公益性出版传播研究——对比分析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公益性出版物现状[J].今传媒,2012,(6)

[4]尹章池,赵旖.公益性出版的内部机制改革、绩效评价和新型公共服务培育[J].中国出版,2012,(9)

[5]红网-潇湘晨报.纸质档案缩微数字化研制成功 缩微工作可一次完成[EB/OL].http://news.timedg.com/2012-08/13/content_11573157.htm,2012-08-13

[6]卢家利.欧美国家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合作案例述评——有关国际图联的研究之八[J].情报探索,2012,(5)

[7]黄如花,余世英.出版社与图书馆合作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4,(11)

[8]冀鸿.公益性出版社的发展路径[J].出版参考,2006,(22)

猜你喜欢
公益性资源整合档案馆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