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的应用安全与校准方法

2013-09-12 07:28商洪涛焦艳春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1期
关键词:输液泵输液器检测仪

唐 辉 商洪涛 焦艳春

静脉输液是一种最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是护理专业的一项常用给药治疗技术。临床常规输液普遍采用挂瓶输液,并用眼睛观察,其弊端在于:①不易精确控制输液速度;②工作量大;③无气泡、阻塞等偶然故障自动报警;④发生故障后无保护装置,不能及时切断输液通路;⑤输液完成后若不及时处理,会产生血液倒流,从而造成不良后果。传统人工监控点滴输液方式对于每个护士而言都不能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1]。

输液泵作为一种急救输液设备,可以精确测量并控制药液流量和输液速度,液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心率异常和输液管阻塞等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从而实现智能控制输液,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科室、急诊科和手术室,尤其适用于ICU和CCU病房的输液治疗,减轻了医护工作强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1 输液泵的质量问题

近年来,输液泵引发的医疗质量(用药安全)问题受到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医疗管理机构的重视。据相关资料显示:1987年至2003年加拿大卫生部受理了425例与输液泵有关的医疗事故,其中23例导致死亡、135例导致伤害、127例可能引发潜在的死亡或伤害事故;2003年美国医院联合评审会(JCAHO)将安全使用输液泵作为连续两年的“患者安全目标”计划的目的之一;英国统计了1990年至2000年之间的6770例与设备相关的医疗事故,其中36%和输液有关。输液泵的质量安全控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精确度直接影响着临床的安全使用。自2006年起,总后卫生部也将输液泵的质量纳入高危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2]。

1.1 案例分析

在高危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下,本院对新进医疗设备全部进行质量检测。近期通过招标购进浙江史密斯生产的SY1200型输液泵,在进行产品验收检验时发现,该输液泵出厂时默认校准了A、B、C3种品牌输液器的流速,而医院使用的则是D品牌输液器,因此必须按照D品牌进行流速校准后方可使用。

1.2 校准方法的应用

输液泵的校准分为称重法和流量法:①称重法是用电子天平作校准设备进行校准,因主标准器电子天平对使用条件要求较高,校准过程用时较长,适用于环境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内;②流量法是采用测算输液泵流出液体的流量进行校准,流量法设置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数据显示明确,可直接读取测量结果,更适用于现场的校准,流量的精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校准的结果。

为了能配合使用医院采购的输液器,厂家技术人员采取了流量法进行校准,即设定好流量后再用量杯量出经输液泵输出的设定流量,对输液泵进行D品牌输液器的校准。校准后的输液泵,以新颁发的“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3]为标准,用迈创的lagu1型检测仪再进行检测,测得流速误差平均在±10%左右,远高于出厂校准的3种输液器的流速误差(按照出厂校准的输液器型号测得的流速误差均在±3%以内)。与厂家技术人员分析后认为,校准时用量杯测量液体的系统误差和人为随机误差过大且无法控制,不能够达到出厂校准的水平,若全部返厂校准则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临床的正常使用。

2 输液泵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了保证临床使用的输液泵安全可靠,必须将流速的误差尽可能减小到最低。考虑到配发的检测仪同时具备流量检测功能,尝试采用检测仪进行校准。

(1)原理。瞬时流速,当一段时间⊿t内流过一定截面的量称为累积流量,用Q表示。当时间⊿t很短时,流量与时间之比称为瞬时流量,用q表示,即公式1:

多个瞬时流速的平均值即为输液泵的平均流速,该流速一般即为实际应用中输液泵的流速。按照上述公式,即为输液泵检测仪的基本原理。

(2)校准方法。把输液泵连接D品牌输液器,输液器输出接到检测仪通道,采用蒸馏水作为输液液体,将检测仪空气排空。进入输液泵校准程序,设定流速为100 ml/h,流量为50 ml。检测时间>30 min,防止检测时间结束而流量未达到50 ml。在此流速下设定的检测时间为1 h(达到50 ml时的检测时间为45 min)。需注意检测延时应为0 s,才能确保检测仪的流量测量与输液泵的流量同步。检测仪流速的设定不会影响校准结果,因为校准过程不需要检测流速,一般设定为100 ml/h即可。两边均设定好之后,同时按下输液泵和检测仪的启动键,第一次校准完成后再按照上述的设定方法设定检测仪,完成第二次校准,整个校准过程结束。需要注意的是,校准输液泵时一定要用新的输液器,才能确保校准结果准确可靠[4](见表1)。

表1 校准后输液泵检测数据统计表

3 结论

整个校准过程均依据“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进行,该规范的制定为准确掌握医用输液泵的计量性能,统一医用输液泵的校准方法,从技术法规上对医用输液泵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实现了医用输液泵的可靠应用,减少医患纠纷,保障人身安全。

采用该方法校准后的输液泵,经检测流速误差均未超过±3%(该输液泵的技术参数规定误差为±5%)[5-6]。由于各品牌输液器直径和弹性不一样,会直接影响到输液精度,因此要针对所使用的输液器进行校准后方可使用[7-8]。

目前,各医院使用的输液泵有国外产品,也有国内品牌,但均应使用与其相配的专用输液器,以保证其流量的准确和均匀。本院目前共有千余台输液泵,涉及到多个品牌和输液器,针对不同的输液器进行输液泵的校准至关重要,以使输液泵各项性能都符合规程要求。通过对输液泵的流量准确度和报警系统进行检测后,达到了对输液泵的质量控制,在检测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对不合格的输液泵进行维修校准,然后再检测,直到合格后方可使用[9]。医用输液泵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1年,若更换重要部件、维修或对输液泵性能有怀疑时,应随时校准[10]。

[1]陈海泉,胡佳文,楼然苗,等.医院病床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3):22-24.

[2]张平,刘丽琼.输液泵安全应用的全程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7):85.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检测技术规范[S].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2008.

[4]殷焕.医疗设备维修模式改革之探索[J].医疗设备信息,2002,17(11):35-36.

[5]李朝伟,李晓东.输液泵一般原理和故障处理[J].医疗装备,2006,16(6):65-66.

[6]郑小溪,陆庆生.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初探[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107-110.

[7]张志强,郭洁.医用输液泵流速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8(4):16-19.

[8]朱思南,尚长浩,王粤.输液泵质量控制检测实践与探讨[J].医疗装备,2010,31(11):16-17.

[9]种银保,刘九零,赵安,等.便携式智能快速输血输液装置的泵体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1,8(7):1-3.

[10]戴捷,冯璐琼,苏磊,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模式[J].中国医学装备,2011,8(1):32-34.

猜你喜欢
输液泵输液器检测仪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输液器的秘密
基于专利分析的输液泵在战创伤救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的便携式检测仪电路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基于555振荡器的地沟油频率检测仪
多功能空气质量远程检测仪
输液泵的校准及常见故障处理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