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国际交流平台 让中国梦影响世界——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综述

2013-09-12 01:43
中国出版 2013年17期
关键词:出版业博会图书

本刊记者 王 媛

走过八月,凉爽的秋风和清新的空气荡涤了一个夏天的闷热,北京迎来了最好的季节——初秋,中国出版业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业界盛会——8月28日~9月1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气温下降,热情不减,约20万人次的参观者给北京带来了夏天最后一波热浪。

从第1届到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从当初单一的版权引进到现在的大幅版权输出,从追求引进输出的数量到更加追求质量,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从小到大,成为现在与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和美国BEA书展齐名,跻身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四大书展,被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尤根·博斯(Juergen Boos)评价为:“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成为及时反映世界出版业动态的两面镜子。”

本届图博会总面积5.36万平方米,来自76个参展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0家参展商在本次图博会上亮相。经初步统计,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667项,比2012年增长11.2%。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2091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2%,达成引进协议1576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33。中文图书版权输出成果的进一步扩大再次证明:北京图博会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出版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立足当下:寻求全媒体时代的新发展

2012年,是国际新闻出版业发生重要变化的一年,全媒体时代的出版业成为当今全球出版界最关注的话题。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传统出版传媒集团纷纷强化数字出版战略,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应对信息企业、互联网企业、数字技术企业对内容产业的渗透。伴随着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出版业态正在被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重构,科技渗透到新闻出版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全领域和各环节,成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重头戏”,北京国际出版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成为对外介绍中国出版业发展及政策走向,中外出版人开展深入对话、合作交流、相互借鉴学习的重要平台。8月27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前夕,主题为“全媒体时代的出版业:融合、机遇、前景”的2013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再次引领行业风向、关注热点话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论坛并致辞。她指出,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和重塑出版业,形成了新的全媒体发展格局。当下,只有合理统筹图书、报刊、电视、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媒体资源,加快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开拓思路,创新模式,才能将传统出版业做强做大。对未来出版业的新发展她提出四点建议:加强内容品牌建设,坚定走数字化发展之路,跨界经营助力转型,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发表主题演讲。他提到,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同行经验,加快新闻出版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新闻出版的科技含量,是中国新闻出版业今后发展的重点。要继续加大对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的支持力度,继续支持新闻出版行业的创新,继续推动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转型升级,继续鼓励新闻出版企业与技术企业的合作,继续加强中外数字出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李伍峰在演讲中提到,出版界、新闻界、文化界都要按中央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大力气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知识产品,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助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彩。他指出,现在内容生产发生深刻变化,应该利用并研发新的阅读终端,坚持正确社会导向,重视构建全媒体人才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重视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要迅速抓住技术发展的机遇,要有先进的营销理念和强大的营销手段,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柳建尧、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非、施普林格公司行政总裁德克·汉克等8位中外数字出版产业链各领域专家也分别就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出版集团多元性发展以及国际合作等当下热点话题和与会者进行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全媒体发展之路将会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时代背景:大步走出去 展示中国梦

本届图博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召开的最重要的国际书展,不但肩负着新闻出版走出去的重要使命,还承载着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新希望,承担着与国际出版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把“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把“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开创的五个新局面之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届图博会有了新起点,高定位。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提出,给中国出版业以坚定的指向。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最终落脚点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梦,在持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壮大文化软实力。因而我们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中国梦的宣传推广工作。依托图博会这一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书展上的各种活动和主题图书版权输出,让世界充分了解、认识和理解中国梦,推动中国梦更好地走向世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在图博会期间会见来访的日本讲谈社社长野间省伸一行时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实现中国梦,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知当代中国和看待外部世界。要通过加强出版精品力作生产,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本次图博会上,一系列有关中国梦的图书被推介。江西教育出版社的《纵横中国梦》一书,对中国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内涵作了精彩的阐述。该书为国家权威解读中国梦提供了学者视角,也为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梦提供了普及读本。

由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作序、学界业界众多中外名人联合撰写推荐语、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梦:谁的梦?》在图博会上亮相,对国内外读者关于中国梦最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该书从构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有机联系,以及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同时还讲述了大量中国人追梦圆梦和外国人在中国实现梦想的故事。

学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东西写,想不出写什么。其实,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怎么会没东西写呢?只是少了一个切入点。初二时,我们班有一位学生要移民去澳洲了,我猛然想到好妹妹乐队的一首歌《你飞到城市的另一边》与这件事很契合,是一个好的切入点。于是当天就让学生听了这首歌,学生都认为歌词写的就是那位即将远行的同学,我接下去引导学生,让大家想想:你在听歌的同时脑海里有没有闪现什么画面呢?除了他要走了,有没有曾经的画面呢?我们能不能将这写下来,作为分别的礼物送给他呢?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在出席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的冀版优秀出版物赠送仪式、《百年大师中国梦》重大出版项目启动及版权贸易集体签约仪式等系列文化活动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的伟大追求,也是出版工作者必须尽到的文化责任。要想更好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把中国经济搞上去,更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他希望出版者、作者共同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推出更多面向市场的好书。

聚焦:中外出版业的跨文化交流

在日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不仅成为国际图书综合交易的平台,成为中外出版业开展互利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成为多元民族文化、文明,相互交流、促进了解与加深友谊的桥梁。据不完全统计,英国、韩国、美国、俄罗斯、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展商增长数量平均超过25%。不只是欧美发达国家地区踊跃参展,亚非拉地区参展势头也很强劲:越南、印度、土耳其、埃及、突尼斯、阿根廷、阿拉伯联盟等亚非拉参展商积极性很高,规模增长明显。阿拉伯联盟出版商协会也于今年首次率领14家出版单位前来参展。

走进图博会的主题馆,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今年主宾国沙特阿拉伯的异域风情、友好城市莫斯科的独特文化、主宾省湖北省的荆楚特色,还可与本届中国作家馆山东主宾省的作家们畅谈文学。

此次沙特阿拉伯展馆展出了介绍沙特传统服饰和地方景观的图片,并搭建了沙特本地的特色帐篷,浓郁的异域文化吸引了很多游客。展台还不定时会有介绍沙特各行各业的中文书免费赠阅,据悉这些书籍是沙特高等教育部为了这次参展特地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翻译的,以便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沙特文化、教育、经济和宗教。在展馆中间位置陈列着两个玻璃柜的珍贵的《古兰经》,可以领略到宗教在这个国家的重要地位。为促进两国文化更好地交流,沙特主宾国还举办了一系列的论坛、讲座,主题涉及“沙中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进程”“外交关系领域的实践”“沙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影响”等经济、文化、外交多方面内容,中沙两国的业界、学界专家进行了交流畅谈,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

走过沙特展区,便是今年图博会首次设立的特邀友好城市——莫斯科的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剪纸搭建的缩微莫斯科城堡,古朴的建筑风格引人注目。此次莫斯科展出了国内大型出版社如Ekcmo、AST、时代等出版的现代作家的作品、儿童和教育类书籍。莫斯科市政府出版计划以及莫斯科汉学家书籍都设了专门展位进行展示。在展馆一角的讲座区举办的一系列讲座吸引了众多听众参与,关于“莫斯科——俄罗斯图书之都”的讲座,详细介绍了莫斯科的出版社及其出版计划;邀请中国出版社参加俄方举办的“iPad 能否取代图书?”讨论会并倾听来自俄罗斯的出版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开展“俄罗斯语言讲堂”来增进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增进了中俄双方的文化交流。

在主题馆入口处,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湖北主宾省展区带来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文化大省、新闻出版大省,湖北省既有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知音传媒集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武汉出版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新闻出版机构,也有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华中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园、产业基地。图博会现场举办了包括湖北美术出版社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长江文艺出版社与韩国金宁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及访谈活动、湖北少儿出版社《杨红樱画本馆》“走出去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湖北出版的特色、理念和实力。

以BIBF主宾国文学之夜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家交流活动成为了本届图博会的一大亮点。作为品牌活动之一,8月31日晚在北京798艺术区尤伦斯艺术文化中心举办的文学之夜活动上,山东省作家协会、莫斯科市政府及光明网,特邀四位中俄著名小说家及文学评论家与读者共同分享了他们创作及生活的故事。活动通过朗诵、对话、讲述等形式展现了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影响力,及其对读者心灵的滋养。

在图博会这个平台上,中国读者认识了更多的外国作家,中国当代文学成果、作家整体形象也得到了很好地展示和推广。中国与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作家之间的对话不仅是作家之间的交流,也是两国思想、文化的碰撞。以文学为纽带拉近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了解、理解、尊重、包容,成为图博会的责任与使命。

但是正如作家莫言在中德文学交流活动上提到的,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人才缺乏、渠道不畅成为制约中国作品向世界传播的瓶颈。为促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更好地沟通和链接,由中译公司发起成立的中国作品对外翻译推广中心在本届图博会上宣告启动,该中心汇聚了各方优势资源,集合政府资源、作家和翻译家资源、出版资源,将以准市场化、公司化的运作,把中国的优秀当代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及其他优秀文化作品向海外推广。中国作品对外翻译推广中心将翻译家、汉学家、语言学家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加快中国作品推广的速度,一条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已经展开。

机遇:加速融合发展 实现多方共赢

蒋建国在本届图博会开幕式上提到,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全球出版业不断调整、转型、升级。出版业在承受转型带来的阵痛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发展空间。这个过程中,需要世界各国出版业开展更为频繁、更为紧密的交流与合作。

国内方面,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教育出版集团、同方知网、中国电信、北京大学出版社等重点单位加大了数字产品的展示规模。台湾地区和海外参展势头增长明显,台湾数字展区的规模扩大了一倍。

此次图博会上,有近百家台湾出版社携1500种图书参展,其中有30%的出版社是首次参展。丰富多彩的童书系列、好玩有趣的儿童玩具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儿童驻足。数字展区的联合在线、远传e书城、Hami书城等,都是台湾重要的数字平台和内容出版商。除了呈现丰富的台湾数字出版内容外,还展示了台湾目前各个电子书平台的特色。他们希望借图博会的机会,加强与大陆数字平台及阅读器厂商合作,以在未来市场中寻求发展机会。

8月28日,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国际数字资源交易与服务平台——“易阅通”(CNPeReading)在图博会上正式启动运营。中图易阅通为上游出版社提供一体化推广、营销解决方案;为下游机构客户提供荐购、阅读、管理、整合一站式服务方案,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共赢”理念。蒋建国在启动大会上提到,“易阅通”平台作为全球数字资源聚合与服务工程的重要成果,为拓展国内外数字传播渠道和服务方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标志着出版物进出口行业的数字化升级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公司还开发了“高端易阅客”(eReaker)——服务于外籍人士和高端阅读的报刊阅读平台。同时,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掌上百科》上线运营并开始盈利;“商务工具书在线”百种工具书数据库二期通过验收;大佳网实现29.9万种图书在线试读,并正在开发服务于高端音乐消费群体的音乐平台等一系列子平台,切实做到了数字化的快速转型。

在本届图博会上,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成功牵手联想智能电视,签署“新媒体数字出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促进科技与文化相融合,共建数字家庭娱乐平台,未来将以联想智能电视为展示平台,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家庭数字阅读、教育、娱乐基地。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与联想智能电视的这次合作,是数字消费品巨头与专业少儿出版机构的首次强强联合,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为我国数字娱乐与出版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同时发布两大国内首创的数字产品——基于XML数据库技术的数字出版平台和B2B国际营销平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圣智学习出版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大型出版物《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国近代通史》将通过圣智盖尔电子图书馆走向世界。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出版业的转型,对出版相关产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以数字出版为话题的各种研讨、讲座活跃。BIBF10+10国际出版人会议、2013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中英国际出版论坛、中英语言教育出版论坛、中国图书馆馆长与国际出版集团CEO高层对话、中欧数字出版论坛、2013BIBF国际版权贸易高级研修班、第三届全国出版物供应链论坛、2013中国按需出版论坛、2013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报告发布会等一系列专业出版领域的研讨会精彩纷呈,引领行业话题,备受关注。

作为版权贸易的重要平台,本届图博会上版权贸易的模式更加多元化,各出版集团(公司)收获颇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573项版权输出连续第三年在“中国图书推广计划”获得综合排名第一;明星产品《于丹〈论语〉心得》海外签约32个国家和地区,共28个语种、34个版本,全球发行共560多万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通过此平台连续多年举办国际版权推介会,至今已成功向欧、美、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输出200多种作品版权。天天出版社与瑞典出版机构合作出版的《杯子的故事》创新合作模式,由中国和瑞典作家共同就一个主题分别创作,两国插画家、译者分别配插画、翻译,再由两国共同出版。

近年来,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版贸代理公司。来自中国大陆的中华版权代理中心、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版客、上海市版权代理公司、锐拓传媒、万达版权代理等机构;来自海外,印度的XACTSTUDIOINTERNATIONAL、韩国的PK版代、美国的凯琳版代、日本的TUTTLEMORIAGENTY.INC.等一大批版权代理公司成为出版商津津乐道的贸易平台。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作为版权交易的重要平台,在版权贸易的功能之外,越来越体现出文化交流、产业融合的功能。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加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强行业内部整合和企业合作,是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希望借助图博会这一平台,中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发展更加瞩目,越来越全面清晰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让中国梦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出版业博会图书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图书推荐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班里有个图书角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