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与分析

2013-09-12 08:49谢俊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9期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百分比服药

谢俊丽

对乙酰氨基酚数是乙酰苯胺类的解热镇痛药物, 目前已经是临床上应用量较大的一种解热镇痛药物, 但是近些年来,关系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的报道却越来越多,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1], 下面本文就以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1月~2013年7月发生的29例对乙酰氨基酚致不良反应患者为例, 对其不良反应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 并将其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7月发生的29例对乙酰氨基酚致不良反应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为4~73岁, 平均年龄(42.1±1.4)岁。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类型 29例对乙酰氨基酚致不良反应涉及系统主要为:过敏反应, 百分比为44.8%;肝、肾功能损伤,百分比为20.7%;血液系统, 百分比为10.3%;消化系统, 百分比为6.9%;循环系统, 百分比为6.9%;其他为10.3%。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经过统计, 发生不良反应的男性占到了62.1%;12~59岁占到了55.2%;单独用药占到了65.5%;其中连续两次以上用药占到了58.6%。其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9例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非常好, 但是其抗炎效果比较弱。但其在临床应用中普遍认为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因此在感冒发热、神经痛、手术后止痛以及关节痛等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在应用之后吸收非常快, 并且在吸收后可在体内进行均匀的分布。但是最近关于对乙酰氨基酚致不良反应的报告越来越多。在以上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中, 可以看出其中年龄段在12~59岁的患者所占有比例最高, 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人数比较多, 其用药机会比较多。其中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 则需要依照以下标准进行:成人<2 g/d, 其退热疗程必须≤3 d, 镇痛疗程≤10 d;12岁以下患者用量为50~75 mg/(kg·次), 其用药疗程≤5 d。其中婴儿的用药剂量为口服10~15 mg/(kg·次), 也可以根据患儿的体表面积进行服药, 其用量为1.5 g/(m2·d), 分次进行服用,其次数为4~6 h/次。在以上患者中, 有一患者以此口服78片对乙酰氨基酚, 其剂量为39 g, 在其服药5 h之后, 发生亚急性肝坏死。因此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时候, 一定要对其剂量进行严格控制, 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2-3]。其中在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损伤中, 酒精也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其中如果是在服药期间饮酒, 就算是服药量非常少, 在短时间之内也会导致其达到中度剂量,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中毒。所以说, 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时候, 不适宜饮酒, 慢性酒精中毒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需要在服药期间, 杜绝饮酒, 以此减少肝损害的发生[4]。

在对乙酰氨基酚指不良反应中, 其过敏反应占到了44.8%, 其过敏反应和药物服用剂量是没有关系的, 其原因为对乙酰氨基酚与其代谢分解产物主要为抗原以及半抗原物质, 在其进入到人体之后, 就会导致其体液免疫以及细胞性免疫炎性介质的产生, 从而造成组织损伤或者出现机体生理功能障碍。这也就导致了过敏反应的出现。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减少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的出现, 一定要严格依照用药说明书或者听医嘱进行服用, 从而提高其用药合理性。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之后, 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实施对症治疗[5]。

[1]李岩峰,白秋江,赵军,等.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治疗药-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医药导报, 2010, 29(2):253-254.

[2]黄慧芳,韦正胜,陆社娟,等.小儿用对乙酰氨基酚成人剂型调配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0, 3(9):621-622.

[3]张华锋,彭桂清,聂红兵.含对乙酰氨基酚抗感冒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回顾.中国执业药师, 2011, 8(5):194-195.

[4]康明,郑璐.基层部队常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海军医学杂志, 2013, 34(1):325-326.

[5]王柳萍,杨斌.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11, 22(2):284-285.

猜你喜欢
对乙酰氨基酚百分比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北化大生物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蓑衣莲酮硫酸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