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赋码语料库的英语路径动词类联接研究

2013-09-12 07:57史红薇
外国语文 2013年4期
关键词:方位介词副词

史红薇

(浙江农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1.引言

Talmy(2000)论及五种构架事件,其中最有名的是“运动事件”的研究。他将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Lexicalization Patterns)分为三类,第一类是:Motion+Manner/Cause模式,即动词除了表达位移本身外,还表达位移的方式或致使位移的原因,如jump、roll、blow,此类动词统称为方式动词(Manner Verb);第二类是:Motion+Path模式,即动词除了表达位移本身外,还表达位移的路径,如enter、exit、ascend,此类动词统称为路径动词(Path Verb);第三类是:Motion+Figure模式,即动词除了表达位移本身外,还表达位移的主体,如rain和snow。国内学者基于Talmy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做出了许多讨论和研究(严辰松,1998,2004;韩大伟,2007;黄月华、李应洪,2009;李雪,2010)。类联接(colligation)为“语法范畴之间在句法结构上的相互关系”(Firth,1957)。Hoey(2000:234)对类联接做进一步的铨释,强调类联接是语法范畴间的语法关系。国内学者濮建忠(2000)指出类联接是该词所处的前后词类所构建的语法框架。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赋码语料库的实现,极大地推动了国内一批学者对类联接研究的挚爱,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濮建忠,2003;孙海燕,陈永捷,2006;吴筱玫,2006;王颖,2007;许家金,熊文新,2009)。笔者结合路径动词和类联接这两个术语,试图在赋码语料库的帮助下,以Talmy提出的20个典型路径动词(enter、exit、ascend、descend、cross、pass、circle、advance、proceed、approach、arrive、depart、return、join、separate、part、rise、leave、near、follow)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出发,探讨路径动词的类联接模式。

2.研究方法和步骤

首先,建立一个路径动词语料库。该语料库的文本来自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打开BNC在线语料库,以一个路径动词enter为例,在搜索框内键入[enter].[v*],可以全库搜索出enter作为动词各种形式的所有词条,即一次性检索出enter、entered、enters entering作为动词使用的所有词条。然后将这些词条复制粘贴到一个文本文档中,成为笔者研究的语料(生语料)。语料规模为236,276个词条,含词6,011,153。

其次,为了找出它们的类联接模式,笔者把路径动词生语料库用TreeTagger2进行赋码,形成一个赋码路径动词语料库,便于用正则表达式在EditPad Pro(文本编辑器)内检索每个路径动词的语法搭配模式。例如,笔者想验证是否存在enter(含各种词形变化)+方位副词的类联接模式则需打开EditPad Pro,导入赋码路径动词语料,在检索栏输入enterw*sS+_RB,然后在检索结果中查找是否有enter(含各种词形变化)+方位副词的类联接模式,如果没有可尝试S+_RBsenterw*查找是否有方位副词+enter(含各种词形变化)的类联接模式。对其余19个路径动词也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检索。

3.结果分析和讨论

Talmy(2000:25)提到一个基本的位移事件(the basic Motion event)包含四个语义成分:凸体(Figure)、背景(Ground)、路径(Path)和位移(Motion)。路径动词同时表达路径和位移,而其他动词要表达路径含义则必须使用方位介词或方位副词才得以实现。那么是否路径动词在表达路径含义时类联接模式只能是凸体+路径动词+背景或路径动词+凸体+背景?笔者运用正则表达式在路径动词语料库检索,发现这20个路径动词的类联接模式不尽相同。有时也与方位介词或方位副词同时表达路径含义。表1是笔者归纳的20个典型路径动词类联接模式分布情况。

表1

3.1 类联接模式

凸体+路径动词。这20个路径动词都具备此类联接模式,即凸体直接配合路径动词产生位移,位移时有位移的主体(即凸体)和路径,但没有位移主体的参照物体即背景。例如:

(1)The cloth fell apart as they advanced

(2)Luckily an ambulance arrived quickly and he was rushed to hospital.

(3)As the elevator ascended,Newman made his flat statement.

在这三个例句中凸体分别是 they、ambulance、elevator,并分别配合路径动词advance,arrive,ascend构成位移,同时呈现出的路经分别是“向前、来、向上”。此类联接模式是路径动词特有的,即在没有方位介词和方位副词的情况下产生的位移仍然有路径语义。而其它类别的动词要想表达路径语义则需配合方位介词和方位副词。

3.2 类联接模式

凸体+路径动词+方位副词。此类联接模式跟第一个类联接模式一样在产生位移时没有告知背景即凸体的参照物体,但使用了一个方位副词,使位移产生的路径语义更精确,更丰富,更深刻。例如:

(4)As Russia advanced westward and began to play a role alongside

(5)Television arrived here only in time for Christmas 1986.

(6)She broke off when she saw one of his eyebrows ascend aloft.

例(4)中的凸体是they,路径动词advance加方位副词westward体现的路径语义是“向前+向东”;例(5)中的凸体是television,路径动词arrive加方位副词here体现的路径语义是“来+向这儿”;例(6)中的凸体是 one of his eyebrows,路径动词ascend和方位副词aloft体现的路径语义是“向上+向上”。例(4)(5)中的路径语义与例(1)(2)比,在配上方位副词后变得更精确,因为方位副词带来的路径语义是对路径动词所内含的路径语义的补充;而例(6)和例(3)相比,在配上方位副词后路径语义重叠,起到对路径动词所内含的路径语义的强调作用。

经笔者统计,此模式下的方位副词对位移的路径语义起两大作用:补充和强调。

3.3 类联接模式

凸体+路径动词+背景。此类联接模式产生的位移有位移的主体即凸体,有位移和路径由路径动词来实现,也有位移主体的参照物体即背景。换言之,此模式具备Talmy提及的四个位移基本语义成份,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共有14个路径动词具备此模式,例如:

(7)Why did the fox cross the road?

(8)Oh so we follow the path and don’t go over that bridge over the road?

(9)Jesus departed the world so that he could

例(7)的位移事件是“狐狸穿过了马路”。凸体是狐狸(fox),路经动词(cross)呈现的位移是“穿”并内含路径语义“过”,背景是马路(road)。

例(8)的位移事件是“我们沿着小路走”。凸体是我们(we),路经动词(follow)呈现的位移是“走”并内含路径语义“沿”,背景是小路(path)。

例(9)的位移事件是“耶稣离开了世界”。凸体是耶稣(Jesus),路经动词(depart)呈现的位移是“离开”并内含路径语义“离”,背景是世界(world)。

3.4 类联接模式

凸体+路径动词+方位介词+背景。既然有14个路径动词可实现类联接模式三,那么在背景前加上方位介词后会有什么不同吗?我们来看下面例句:

(10)He and his dog,who were inseparable,used to cross over the railway lines.

(11)Proceed to the roundabout and turn left and follow through the village.

(12)The accused has departed from the spot.

同样是类联接模式三中使用的这三个路径动词cross、follow、depart在加上方位介词后体现的路径含义略有不同。例(10)和例(7)比,cross后加上over使路径语义由原来的“水平”变成了“水平+空间”,即从平穿马路变成空间穿越铁轨,更加具有动感。例(11)和(8)例比,follow后加上through使路径语义由原来的“外部”变成了“外部+内部”,即从跟在背景后变成跟在并穿越于背景,路径语义变得更丰富。例(9)和例(12)比,depart后加上from使路径语义由原来的“离开”变成“离开+离开”,虽然没有改变原有的路径语义,但起到加强作用。

经统计,这14个路径动词在此模式下使用的方位介词对位移的路径语义起两大作用:补充和强调。

另一方面,arrive、part、proceed、return、rise、separate 这六个路径动词不能直接加背景构成类联接模式三,要想体现位移主体的参照物体即背景则需用方位介词来帮忙,例如:

(13)Tony and his mother arrived at the farmhouse and walked through the farmyard.

(14)And I have not been easy ever since I parted from you.

(15)Passengers would take small change out of pocket or handbag and deliberately leave it on their seat before they proceed to the buffet car?

(16)She returned from hospital to her flat in Long Lawford.

(17)The coffee is poured and steam is rising from the mugs.

例(13)到(18)中使用的六个路径动词后面分别跟上at、from、to、from、from、between后再跟上背景才得以实现凸体相对于背景的位移。经笔者统计这六个路径动词常用的方位介词见表2。

表2

从表2可以发现,这六个路径动词偏爱的方位介词也对位移的路径语义起两大作用:补充和强调。

3.5 类联接模式

凸体+路径动词+背景+方位副词。此类联接模式产生的位移与类联接模式三相似,但多了一个方位副词,让我们来看语义上是否略有不同。

(20)But a cut away is essential then,since the actor can not enter the bath any further.

(21)She will leave the house away from me.

在这三个例句中凸体分别是they、actor、she,路径动词分别使用了 approach、enter、leave,背景分别是the finish(比赛终点处)、the bath、the house。此时已成功构成位移,但语言使用者在表达了路径语义后又添加了一个方位副词,我们来看这时路径语义的变化。例(19)的语义从他们接近终点处变为他们向这儿接近终点处,方位副词添加后对原来的路径语义是一个补充。例(20)从演员不能进入浴室(路径是由外部进入内部)变为演员不能更深入地进入浴室(路径是已在浴室但不能再往里走进)。这时我们发现方位副词的添加与否会造成路径含义完全不同,路经重心后移。例(21)中,添加方位副词后路径语义重叠即“离开+离开”,起到了对原来路径语义的强调作用。

因此,此模式下的方位副词对位移的路径语义起三大作用:补充、转移重心和强调。

3.6 类联接模式

凸体+路径动词+方位副词+方位介词+背景。此模式是类联接模式二和四的集合体,也就是意味着路径动词在表达完位移和路径后,语言使用者添加一个方位副词使路径语义更加丰富或加深加强,然后语言使用者按己所需利用方位介词带出背景并再一次丰富或加深加强路径语义。此模式是所有路径动词类联接模式中路径语义最强的一个。笔者研究的20个路径动词中有17个路径动词具备此模式。我们来看下面例句。

(22)After rounding the head of the Kyle,the old road returns north along the west bank to the bridge.

(23)Am Buachaille(the herdsman)rises vertically from the sea in isolation.

(24)However,once it starts to turn brown,separate away from the pond walls and fall to the bottom,it must be

例(22)中路径动词return表达了凸体the old road的位移和路径即返和回,方位副词north的使用添加了本句的路径语义使之成为“向北返回”,最后用方位介词along(路径语义是沿着)带出背景the west bank。整个句子的路径语义是“沿……向北回”。

例(23)中路径动词rise表达了凸体Am Buachaille的位移和路径即起和向上,方位副词vertically的使用补充本句的路径语义,使之成为“垂直向上”,最后用方位介词from(路径语义是离开)带出背景the sea。整个句子的路径语义是“垂直向上离开……”

例(24)中路径动词separate表达了凸体it的位移和路径即分开和离,方位副词away的使用强调了本句的路径语义“离”,最后用方位介词from带出背景the pond walls。整个句子的路径语义还是“离”。

3.7 类联接模式

路径动词+凸体。与路径动词类联接模式一相比,此模式的语义成分也是只包含路径动词和凸体两个,但因为摆放顺序不同导致的位移原因不同。在类联接模式一中凸体出现在路径动词前方,这意味着凸体的位移是积极主动的;而在类联接模式七中凸体在路径动词后方出现,这意味着凸体的位移是路径动词引起的,是被动的。具体分析见下面例句。

(25)All the fingertips of the hand are joined together to form something that resembles a bird’s beak.

(26)She has parted the curtain and is speaking for herself.

(27)Pass the salt please,Amy.

在例(25)中,路径动词join包含两个语义,其一是位移“连接,汇合”,其二是路径即位移的轨迹“入、进”。fingertips是位移主体即凸体,它的位移不是自发的主动的,是被动的,引起凸体位移的外力在本句中未告知。此句产生的位移语义是“手指被连接进来”。

在例(26)中,路径动词part包含两个语义,其一是位移“分开”,其二是路径即位移的轨迹“离、”。curtain是位移主体即凸体,它的位移不是自发的主动的,是被动的,引起凸体位移的外力源自she。此句产生的位移语义是“窗帘被……分离”。

在例(27)中,路径动词pass包含两个语义,其一是位移“过来”,其二是路径即位移的轨迹“过”。salt是位移主体即凸体,它的位移不是自发的主动的,是被动的,引起凸体位移的外力是 Amy。此句产生的位移语义是“盐被……过来”。

3.8 类联接模式

路径动词+凸体+方位副词。同类联接模式七,在此模式中凸体的位移也是外力造成的,而非自发性位移。凸体的位移背景仍然未知,但有使用方位副词。

(28)A cautionary word should perhaps be entered here.

(29)Don’t leave the trolley there.

(30)Fill in and return the form below.

例(28)中,凸体A cautionary word被未知外力向这儿添加。路径动词enter造成位移“加入”,体现的路径语义是“入”。方位副词here体现的路径语义“向这儿”,对整句的路径语义起到补充的作用。

例(29)中,凸体trolley被未知外力丢在那儿。路径动词leave造成位移“丢下”,体现的路径语义是“下”。方位副词there体现的路径语义“向那儿”,对整句的路径语义起到补充的作用。

例(30)中,凸体the form被未知外力返还到下方。路径动词return造成位移“返”,体现的路径语义是“回、还”。方位副词below体现的路径语义“向下”,对整句的路径语义起到补充的作用。

笔者对具备此模式的路径动词作详细观察发现此模式中的方位副词都是补充添加路径语义,未发现有路径语义重复和重心转移现象。

3.9 类联接模式

路径动词+凸体+方位介词+背景。在此模式中凸体也是由外力造成位移,并且位移背景已出现,但要借助方位介词带出。详见下面例句:

(31)A longer length of rope was circled around her shoulders.

(32)And finally we shall cross the name of Cedric Downes off that same list.

例(31)中,凸体rope被未知外力用路径动词circle按圆形轨迹绕在背景shoulders上面。方位介词around进一步加强路径“圆形轨迹”,即整个位移的路径语义是“环绕+环绕”。

例(32)中,凸体name of Cedric Downes被外力we用路径动词cross从背景that same list划下来。路径动词cross体现的路径语义是“穿越”,方位介词off的路径语义是“下”,所以导致整个位移的路径语义是“穿越+下”。

例(33)中,凸体his missus被未知外力用路径动词descend从背景Noah处放下来。路径动词descend体现的路径语义是“下降”,方位介词from的路径语义是“自、从”,所以导致整个位移的路径语义是“自……下降”。

方位介词在此模式中也对位移的路径语义起两大作用:补充和强调。

3.10 类联接模式

路径动词+凸体+方位副词+方位介词+背景。此模式是凸体由外力造成位移的四个模式中路径语义最丰富的。路径动词表达出位移和路径语义后,由方位副词进一步补充路径语义,然后由方位介词带出位移的背景。

(34)The package has been successfully updated and is now being entered back into LIFESPAN.

(35)Therefore,if you are offering your gift at the altar and there remember that your brother has something against you,leave the gift there in front of the altar.

(36)From time to time attempts were made to return the scheme closer to its roots.

例(34)中,凸体the package被未知外力往回添加到背景LIFESPAN中。路径动词enter造成位移“添加”,体现的路径语义是“入”。方位副词back体现的路径语义“往回”,对整句的路径语义起到补充的作用。最后由方位介词into带出位移的背景LIFESPAN,再一次强调路径动词的路径语义“入”。整句的路径语义是“入+回+入”。

例(35)中,凸体the gift被外力you放在背景altar的前方。路径动词leave造成位移“放下”,体现的路径语义是“下、留”。方位副词there体现的路径语义“向那儿”,对整句的路径语义起到补充的作用。方位介词in front of带出位移的背景altar。对整句的路径语义起到再一次的补充作用。整句的路径语义是“下+向那儿+前”。

例(36)中,凸体scheme被未知外力返还到背景 roots处。路径动词 return造成位移“返”,体现的路径语义是“回、还”。方位副词closer体现的路径语义“更近地”,对整句的路径语义起到补充的作用。方位介词to体现的路径语义“向、往”。整句的路径语义是“回+更近地+向”。

方位副词和方位介词在此模式中的功能与在前面模式中的功能一致,未有新功能出现。

通过上面十个类联接模式的分析和讨论,笔者发现虽然这20个路径动词都是Talmy(2000)中提到的典型路径动词,但在使用中它们的类联接模式不尽相同。共同的特征是都可以构成类联接模式(一)。区别有三处:1)有些路径动词(advance、approach、ascend、circle、cross、depart、descend、enter、exit、follow、join、leave、near、pass)直接加背景构成完整的位移,不需要其他方位介词或方位副词的帮助,这也是Talmy(2000)中给这类动词命名为路径动词的主要原因。极为突出的现象是路径动词near,它从不与方位介词或方位副词合用来构成位移;2)有些路径动词(arrive、part、proceed、return、rise、separate)必须借助方位介词带出背景;3)有些路径动词(advance、ascend、circle、cross、descend、enter、join、leave、part、pass、return、separate)可以造成凸体的致移,致移时凸体大多是无生命的主体,对有生命主体的致移极少,只存在于古英语这样的语料中,如《圣经》。

4.结语

本文通过建立赋码路径动词语料库,在大量语料的支撑下通过运用正则表达式探索路径动词的类联接模式。在归纳出十个类联接模式的基础上作逐一分析以探求路径动词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笔者认为根据路径动词的个性特点可做进一步分类。如根据路径动词是否需要借助方位介词带出背景的个性特点,可将路径动词分为完全独立型路径动词(advance、approach、ascend、circle、cross、depart、descend、enter、exit、follow、join、leave、near、pass)和不完全独立型路径动词(arrive、part、proceed、return、rise、separate)。也可根据路径动词是否能产生致移的个性特点,将路径动词分为单一型路径动词(approach、arrive、depart、exit、follow、near、proceed、rise)和多功能型路径动词(advance、ascend、circle、cross、descend、enter、join、leave、part、pass、return、separate)。

[1]Firth,J.A Synopsis of Linguistic Theory[C]//Studies in Linguistic Analysis(Special Volume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Reprinted in F.Palmer.1968.

[2]Hoey,M.A world beyond collocation:New perspectiv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C].M.Lewis(ed.),2000.

[3]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 II: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Cambridge,MA:MIT,2000.

[4]韩大伟.“路径”含义的词汇化模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155-159.

[5]黄月华,李应洪.汉英“路径”概念词汇化模式的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9:(6):55-58.

[6]李雪.英汉移动动词词汇化模式的对比研究——一项基于语料的调查[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2):39-42.

[7]濮建忠,卫乃兴.词汇和语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1-5.

[8]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38-445.

[9]孙海燕,陈永捷.中国英语学习者名词类联接的发展特征——基于赋码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4):272-278.

[10]吴筱玫.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及搭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265-268.

[11]王颖.类联接、搭配与英语常用词使用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129-131.

[12]许家金,熊文新.基于学习者英语语料的类联接研究:概念、方法及例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9(6):18-23.

[13]严辰松.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英汉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6):8 -12.

[14]严辰松.语义包容:英汉动词意义的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40-42.

猜你喜欢
方位介词副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认方位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介词不能这样用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Word Fun
副词和副词词组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