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说艾

2013-09-13 07:27胡彦鸿编辑
中国三峡 2013年6期
关键词:艾蒿艾叶艾草

文/胡彦鸿 编辑/任 红

左:四川会东县县城,端午节时,山里人背着菖蒲、艾蒿、党参、血腾等进城卖。摄影/邓中元/FOTOE

光阴的脚轻轻挪到五月,春风暖了,春荫深了,不久前还惹得蜂狂蝶乱的桃、李、杏……,褪下了红的粉的艳妆,只把稠密的绿叶护着满枝青豆似的子粒。等到春光老透,一派深深浅浅的翠荫里,石榴明媚的红裙开始闪耀时,端午就到了。

“清明插枊,端午挂艾”。城里,一束束青翠芬芳的艾蒿悄悄出现菜场上,提醒水泥丛林里的人们,物华暗换,传统的节日又按时令到来。买好了菜,人们总爱捎上一把,于是,家家户户的门楣上,窗户旁,都挂上了一束艾蒿,聊寄情怀。

乡村里,节日的气氛总是隆重些。一大早,主妇们就带着雀跃的孩子踏着露水出了门,田间地头,一簇簇绿油油、白绒绒的艾蒿在初阳下招摇。采来新鲜艾蒿,用雄黄酒洒扫完庭院,家家都争相把红纸条扎好的艾蒿挂到大门上,各屋门以及畜禽圈舍门边,也要插几把艾蒿,都说艾蒿能驱除瘟灾,保人畜平安呢。

右: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一位母亲正用艾草水给孩子洗澡,旁边备好了端午特色的辟邪的黄色“五毒”衣。 摄影/胡润(杭天)/FOTOE

手巧的主妇还会用艾叶制成艾人、艾虎,编织成美丽芬芳的花环、佩饰,给孩子戴在头上,挂于胸前,好驱除毒瘴,保佑孩子健健康康。有小宝宝的人家,还要熬上一锅绿茵茵的艾蒿水,好给孩子洗个香香的艾蒿浴。

看那家家户户农舍的大门,青翠的艾蒿衬着新贴上的大红的端午联,越发显得喜气洋洋,生机勃勃。联上常写着美好的句子,这家是“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那家是“榴裙萱黛增颜色,艾酒蒲浆记岁年”——酿好蒲艾酒,蒸好了粽子、艾蒿粑粑,新嫁过来的眉毛比黛还青的年轻媳妇,就该换上艳比石榴的漂亮衣裳,准备回娘家了。

端午节这天,走在乡间阡陌小路上,望着家家户户袅袅上升的炊烟,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艾香,淡淡的艾香正是乡间五月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什么一到端午,人们就会争相采艾布艾呢?传说艾蒿可以驱邪除病,又是真的吗?

艾蒿,也叫艾、艾草、香艾,属菊科蒿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艾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春季抽茎生长,其茎婷婷直立,叶色青翠,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却密生白色茸毛,植株有浓烈香气。它的茎、叶含有的挥发性芳香油,有强烈的杀菌、除虫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

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只因时至端午,天气逐渐炎热,毒虫滋生,因为艾蒿具备特殊的药用价值,而且五月艾蒿含艾油最多,药效最好,人们也就在端午争相采艾了。

艾蒿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在中国分布极广,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最早的植物,《诗经》《王风·采葛》里就曾一唱三叹: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天不见她,好像分开了三整月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天不见她,好像分别了三个秋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天不见她,好像分离了三年长啊。

从这部公元前的诗集中载有“艾”的情况看,早在诗经时代,艾蒿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了。

屈大夫的长诗《离骚》中也有诗句写道:“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家家户户的人们把艾草挂满腰间,却说幽兰是不可佩戴的东西”,别忘了,屈大夫是楚国的贵族啊,一个怀瑾握瑜,餐秋菊之落英,饮木兰之坠露,怨君忧国伤时感事的贵族,当然不肯用艾蒿这种随处生长的野草象征他高洁的品性,但诗句恰从侧面说明了艾蒿这种植物的平民性和普遍性。所以后世也有诗云:“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成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点明了艾蒿和老百姓的亲密关系。

是的,艾蒿就是野生植物中的“黎民百姓”,艾蒿的生命力极强,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无论路旁荒野、山坡草地,都能普遍生长,且根深叶茂,尽管年复一年的端午,都进行一次“斩艾除根”,然而,艾蒿却越斩越旺。艾蒿朴实无华,却能把其沁人心脾的芳香献给大地,把其独特的药用功能献给人类。

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艾蒿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端午时,国人会如传统民俗中记载的一样,“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日常生活中,也常用艾蒿泡水熏蒸以消毒止痒,产妇婴儿多用艾水洗澡以除秽。

艾蒿还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因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而具有独特风味。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含有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抗癌微量元素硒是公认抗癌植物芦荟的10倍。另外,它对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是一种典型的保健蔬菜。人们常常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蒿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可蒸成艾糍粑,还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物。

上:艾草。 摄影/李风下:《悬艾草》,出自清代徐扬《端午故事图册》。 供图/FOTOE

当然,艾蒿应用最广的还是它的药用价值。

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此外,《春秋外传》有“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重要而常用的治病药物。

在众多的草药中,大概没有哪一种草药的应用会比艾蒿更广泛了,被古人称之为百草之王的艾蒿味苦而辛,洗、熏、内服、外用皆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经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安康。”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大部分地区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由此可见,民间对艾叶治病作用的肯定。

医书记载,艾蒿内服可做止血剂: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用蕲艾配方,亦能治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肠胃炎及痢疾等症。蕲艾还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为中医妇科常用的要药之一。

艾蒿外用可治皮肤瘙痒、阴痒湿疹及疥癣等。以艾搓手洗污或煎水浴身,可防治皮肤病。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叶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它疾病。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受病。

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头,还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

艾叶还可晒干捣碎制成“艾绒”,搓成艾柱,燃炙经穴,能散寒除湿,温通气血,通经活络。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中国民间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病时,也常以艾蒿作为燃料使用。

艾叶在医药上的应用不仅仅是通过口服和针灸来治疗疾病,也有不少文献记载应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艾叶具有异香,可以作调香原料。枝叶熏烟能驱蚊蝇,清瘴气,具有禳毒杀毒的功能。而现代研究证明艾烟能防病、预防瘟疫,因为艾烟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艾蒿的药用价值如此之广,难怪明代医家李言闻专为艾蒿写了一本专著——《蕲艾传》,书中称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言闻,湖北蕲春人,为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之父,邑中名医,尝任太医院吏目。此书可能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艾叶的专著,在中国几千年的草药史上,为一味药材而著书的只有“艾”吧。

光阴一年一年地流逝,人一代一代地离世,唯有那漫山遍野的艾蒿,从叶嫩花初的诗经中一直轮回到今世,用千年时光生长出浓浓重重、缠缠绕绕的人文气息。或许,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将一种草发展成千年的文化;世界上也没有哪种植物能够像艾草一样,融入这个民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有一种草堪称为“百草之王”的话,那它只能是——艾草!

猜你喜欢
艾蒿艾叶艾草
端午佳节话艾叶
艾草,爱了
艾草
艾草青青
艾草飘香的村庄
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
艾香萦怀
采一把艾蒿回家
艾叶飘香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