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的S/CO值的实验室评价

2013-09-17 06:42赵乙洁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雅培化学发光梅毒

朱 鸿,赵乙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 116011)

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的S/CO值的实验室评价

朱 鸿,赵乙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 116011)

目的 确定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的S/CO临界值。方法 161份标本同时进行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检测,通过ROC曲线找出最佳S/CO值。结果 S/CO为1.0~5.19时,雅培i2000阳性预测值为19.05%。最佳S/CO值为5.19时,雅培2000的阳性预测值为94.8%。结论 雅培i2000最佳的S/CO值为5.19,建议S/CO值在1.0~5.19之间,进行TPPA确认试验。

梅毒抗体;S/CO;TPPA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根据S/CO来判断梅毒抗体的结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快速报告,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TPPA法作为临床实验室的确认试验[1],可作为筛查试验的补充试验。如果每份筛查阳性的标本都要采用TPPA法进行确认,会增加患者的负担,也浪费资源。本研究将雅培公司i2000和TPP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确定特异性梅毒抗体的最佳S/CO值,指导临床减少不必要的补充试验,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2011年8月—9月的临床常规标本,共161份。这些标本均空腹条件下采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

(1)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批号为07133LP01。(2)日本富士公司的TPPA试剂,批号为WN10201。

1.3 标本的检测

所有标本用雅培i2000和TPPA法同时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和仪器说明进行。雅培i2000说明书标注S/CO≥1.0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1.5统计软件,用 S/CO值做 ROC曲线,确定最佳的雅培i2000的S/CO值。计数资料用Kappa分析两方法结果一致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雅培i2000和TPPA检测结果

检测标本161份,雅培i2000检测阳性98份,TPPA检测阳性77份。雅培i2000与TPPA符合率为86.96%[(77+63)/161]。见表 1。

表1 雅培i2000和TPPA法检测标本结果比较(S/CO=1.0为临界值)Tab 1 Comparison of results between i2000 and TPPA(cutoff:S/CO=1.0)

2.2 最佳临界值的确定

以TPPA检测为临床实验室的确认试验,对雅培i2000检测的S/CO值进行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的S/CO临界值为5.19。雅培i2000的检测数据以S/CO=5.19为临界值,与TPPA结果比较,二者符合率为95.04%[(73+80)/161]。见表2。

表2 雅培i2000和TPPA法检测标本结果比较(S/CO=5.19为临界值)Tab 2 Comparison of results between i2000 and TPPA(cutoff:S/CO=5.19)

2.3 雅培i2000检测的不同S/CO值和TPPA检测结果比较

检测结果 S/CO值 <5.19时,21例中仅4例TPPA为阳性;S/CO值>5.19时,77例中73例TPPA为阳性。见表3。

表3 雅培i2000的不同S/CO值和TPPA法检测标本结果比较Tab 3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S/CO ratios in i2000 and TPPA

2.4 Kappa分析结果

将雅培i2000的检测数据以S/CO=1和S/CO=5.19为临界值,分别与TPPA结果比较进行Kappa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雅培i2000和TPPA法的定性结果一致性比较和诊断指标Tab 4 Agreement of the results in i2000 and TPPA(Kappa)

3 讨 论

筛查试验应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2],雅培公司的i2000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是特异性梅毒抗体的筛查试验,灵敏度高,虽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假阳性,但可防止阳性标本的漏检[3]。TPPA法作为临床实验室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的确认试验,特异性好,但手工操作,肉眼判读结果,不适合做大批量标本筛查,可作为筛查试验的补充试验。本研究将i2000化学发光法检测和TPPA检测结果制作ROC曲线,确定特异性梅毒抗体检测的最佳S/CO值。

i2000化学发光法检测和TPPA检测结果的ROC曲线得出最佳临界值为S/CO=5.19。从结果表1和表2可知,S/CO=1.0和 S/CO=5.19为判断值时,i2000和TPPA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6.96%和95.04%。同时,经 Kappa统计分析,S/CO=1.0和S/CO=5.19为判断值时,K值分别为0.742和0.900,可得 S/CO=5.19 为判断值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高度一致。

从结果表3和表4可知,梅毒检测值S/CO值为1.0~5.19时,即S/CO值处于低值范围时,阳性预测值仅为 19.05%(4/21),假阳性率较高,为21.25%(17/21)。S/CO 为 5.19临界值时,阳性预测值为94.8%。

通常情况下,筛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都会低于确认试验,也就是说筛查试验结果阴性提示被检测标本阴性的可能性很高,而筛查试验结果阳性仅提示阳性结果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好,适合大量标本筛查。本研究确立的最佳S/CO值为5.19,在常规工作中不需要对所有筛查为阳性的标本进行确认,只对S/CO值<5.19的标本做补充试验来确认,这样不但节约医疗资源,更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

[1]谭延国,张岩,李琦.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90 -91.

[2]张括,王露楠.定性免疫测定的试剂性能评价方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9):896 -896.

[3]熊继红,卢建强,赵立光,等.化学发光法与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一致性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3):284-285.

Analysis of signal-to-cutoff ratios of syphilis detected by chemiluminescent assay

ZHU Hong,ZHAO Yi-ji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116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efine the cutoff point of the S/CO ratio for screening syphilis 95%positive sample by 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assay.MethodsWe collected 161 samples,and they were screened for syphilis by i2000 and were followed up with TPPA test.ROC curve was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S/CO ratio to predict syphilis.ResultsWe determined the S/CO ratios on 161 samples.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was 19.05%compared with TPPA results at the 1 -5.19 S/CO.The optimal cutoff point was 5.19 S/CO by ROC curve,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94.8%.ConclusionWe suggest that the cutoff point should be 5.19 S/CO.False positive results were mainly observed between 1 -5.19 S/CO,therefore TPPA test should be performed.

[Key words]syphilis;S/CO;TPPA

R446.11

A

1671-7295(2013)03-0298-02

朱鸿,赵乙洁.化学发光法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的S/CO值的实验室评价[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35(3):298 -299.

10.11724/jdmu2013.03.23

朱 鸿(1968-),女,辽宁大连人,主任技师。E-mail:zhuhong0411@126.com

2012-11-21;

2013-03-01)

猜你喜欢
雅培化学发光梅毒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放松管理的智慧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氧化锌纳米颗粒增强鲁米诺EDTA化学发光测定咖啡酸
雅培连续四年获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奖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
梅毒实验诊断中增强化学发光技术与其它血清学比对以及在急诊筛查流程的探讨
抗坏血酸-(荧光素+CTMAB+Cu2+)化学发光检测尿液的尿酸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
雅培1:1为中国消费者更换召回奶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