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企业的信息化

2013-09-20 07:54王景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16期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施工信息化

◎ 本刊记者 王景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19处论述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并在报告中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了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这必将对我国信息化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早在2011年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目标是:到201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应用成本显著下降,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从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

由此可见,信息化已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目标。从国外信息化发展来看,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一份报告显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三种途径:信息产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管理。这三者对GDP的贡献比例是8∶12∶13,与前两者比较,第三种途径投入更小、收效更多。

世界经济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成为了现代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帮助企业清晰地了解自身和市场,有序组织业务过程。对企业而言,信息化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企业业务的推动作用,它紧紧围绕着业务存在,是变革企业传统工作方式、打破信息不对称、建全新的管理机制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已经成为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利器”。

企业信息化,就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它是一个涉及全局的工作,及时为企业的战略战术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方面的支持。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以及生产流程的管理等,它提高了物资、资金、信息流在企业中的速度,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能。将所有这些优势和结果归结为一点就是,信息化赋予了企业全新的核心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信息化放到了企业战略高度去考虑,信息化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利用信息化,在规范企业管理运行程序的同时,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经济与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加快企业知识积累、促进知识型企业建设。提升企业管理透明度,达到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支撑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背负行业未来的信息化

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变革,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也逐步认识到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国内建筑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技术不断成就建造方式的新运用,建筑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使信息化建设成为带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当前,中国建筑业已经到了科技创新、绿色节能、智能融合、质量效益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对建筑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信息化建设是建筑施工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现代化。

面对复杂激烈的竞争市场,建筑施工企业在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机会和挑战的同时,也将目光对准企业内部,发现并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异于其他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加快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建筑施工企业赢得市场、抢占至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不仅提升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效率,同时改变了建筑施工企业基层人员的传统工作方式,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并获得长远发展的有力武器。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并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已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达成共识。在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利用信息化可以推动企业机构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形成管理高效化,从而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管理信息最优化以及决策科学化,降低工程成本等。在降低成本板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降低采购成本,二是降低管理成本。

然而,由于建筑业属于传统行业,受习惯性工作方式的影响较深,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对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作用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由于工程的相对固定性、唯一性和施工过程的流动性,具有信息数字化、载体弹性化、管理一体化等特征。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进程参差不齐,大部分工程项目已利用计算机终端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协同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基本实现了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但是,仍有少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很大一部分工作还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企业的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应用专业软件的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软件上且以单机版为主。这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对信息缺乏系统的管理,同时缺少相关的专业人才,没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网络自动传递,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成本浪费和不正当行为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使得专业软件很难发挥作用,出现软件用了没效果,或是软件有人买没人用的局面,这些弊端使信息化在企业中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功效,形成核心竞争力更是无从谈及。

我国建筑业目前已进入重要的转型期、突破期和攻坚期,加快转变传统的施工方式,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向信息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是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业内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筑施工企业要瞄准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力,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要培养一支既懂得信息化专业知识,又懂得企业专业业务的复合型性人才,使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和施工能力。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未来,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建筑业建筑施工信息化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动物“跨界”建筑业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