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四过黔南

2013-09-21 03:13黔南州委党史研究室
当代贵州 2013年14期
关键词:红六军团瓮安县红二

文Ⅰ黔南州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霍庆涛)

1 9 3 4年秋,由于党内“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被迫举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参加长征的红军部队有:红六军团(先遣长征)、红一方面军(又称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合并改称)和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除红四方面军外,其他几支红军部队都曾转战贵州,四次经过黔南。

红六军团西征,1934年9月24日进入黔境,主力12月2日克老黄平(今黄平县旧州镇),兵临黔南的瓮安县境,目标直指猴场。准备北渡乌江,甩掉尾随的敌军后北上黔东北地区。

1934年10月3日,红六军团从老黄平出发,由梭洞(松洞)进入瓮安县境的擦耳岩一线,在全歼奉命前来“堵防”的国民党猴场区团防队后,于当日傍晚进占猴场。

红六军团的行动,实际上是为中央红军向西突围侦察道路,起到了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队作用。

1934年12月,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按照政治局决议精神,兵分两路向黔东南前进。12月26日,右路军红一、九军团攻克施秉县城。除留下红一军团第二师接应军委纵队以外,其余部队则继续北进,经余庆进抵大乌江渡口。左路军红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于28日拿下新、老黄平。于是,红军又一次兵临黔南。

军委纵队进驻猴场后,中共中央连夜于宋宅召开政治局会议(即“猴场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境内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直到遵义会议结束以后才奉命撤离。

遵义会议以后,为了粉碎蒋介石在黔北地区组织新的“围剿”企图,中央红军1935年3月底,突然南渡乌江,出现在省城贵阳的北面。

4月初,中央红军从息烽、开阳一带南下再入黔南境,徘徊于龙里、贵定和平越(今福泉市)等地,造成中央红军将要东渡清水江,出平越、瓮安、黄平,入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假象。红军的行动,极大地震惊了“督师”贵阳的蒋介石,开创了西进云南的有利局面。

4月12日,红军在攻克龙里、惠水、长顺三座县城之后,由长顺摆所等地出境,向云南进发。至此,中央红军过境完毕,结束了长征进入贵州以来两次过黔南的历程。

1936年1月20日,红二、六军团由石阡出发,沿红六军团西征路线,经余庆的龙溪、木叶顶等地,进入瓮安县境。23日,红二军团占领猴场,24日攻占瓮安县城,26日进抵平越县(今福泉市)牛场镇,并于当晚突然包围了平越县城,清晨,红四师由东、西、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城战斗,很快占领了县城。

至此,红军全部通过黔南地区,结束了红军长征过黔南的光辉历程。红军长征四过黔南的历史,是红军长征史上转战贵州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黔南地区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篇章。红军在黔南地区的革命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红军的革命宣传启发教育了人民,红军的革命精神深深印在广大人民的心中。黔南的各族人民第一次懂得了,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各族人民翻身求解放的道路。

猜你喜欢
红六军团瓮安县红二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湘西期间红二、六军团军纪的价值探究
红六军团的正义枪声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湘西少数民族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贡献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瓮安县召开2017年离退休干部、老年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浅谈瓮安县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党性修养
瓮安县关工委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