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及产褥期有氧运动的干预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组织的影响

2013-09-25 22:30李海鸿吴岐珍许晓英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级者盆底有氧

李海鸿,周 敏,吴岐珍,许晓英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兰州 73500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问题是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1]。PFD 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生命,但会造成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退缩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PFD的病因较复杂,包括妊娠、分娩,年龄,肥胖,咳嗽,骨质疏松等,涉及盆底结构和功能改变、行为与遗传因素、生殖内分泌影响等[2],学科相互交织领域较广,但妊娠与分娩仍是导致PFD最危险的发病因素[3]。为此,产科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4-5],证实在妊娠期及产后积极进行健康指导,进行盆底肌肉功能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家庭康复器等行为方法可有效预防盆底组织损伤,降低PFD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及产后适宜规律的有氧运动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及盆底组织的影响,为预防和减少尿失禁及减轻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组织的损伤提供可行性预防措施,也为产科临床工作者进行健康指导提供循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初产妇200例。年龄20~35岁。平均身高162.5 cm,平均体质量58 kg。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前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化验,除外有早产史、习惯性流产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其他妊娠合并症者,以及既往有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者。分为2组:锻炼组100人中,2例失访,剩余98例;对照组100人中,7例失访,剩余93例。

1.2 方法

1.2.1 观察内容 入组后,从孕20周开始,锻炼组每周定期来我院母婴俱乐部参加有氧运动直至分娩。其中自然分娩者于产后第2天指导其进行产后恢复肌力的有氧运动,等肌力逐步恢复后进行适宜的有氧运动,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及一般产后健康指导,两组于孕20周、孕38周、产后42 d运用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推荐的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尿失禁的情况。并于此三时段分别测量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采用广州杉杉公司PHENIX盆底肌肉康复系统检测盆底肌张力,分析比较两组结果。

1.2.2 孕期及产后有氧运动 孕期的有氧运动采用广州杉杉公司专门针对孕妇的健身球操、体操、健美操、放松练习及专门针对盆底肌肉锻炼的Kegell练习。产妇关节、韧带处于不稳定的松弛状态,应先恢复肌力再运动。恢复肌力的运动有腹式呼吸运动、脚踏板运动、盆底肌肉锻炼、膝胸式卧位、腹背运动、下肢运动等。肌力恢复后,可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循序渐进,如猫式伸展练习、背部幻椅式等促进子宫盆底肌肉恢复的瑜伽练习,仰卧起坐,健胸运动等。最佳的锻炼强度和频率因人而异,但是持久坚持是重要的原则,因为肌纤维的肥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起码8周规律和有力的锻炼[6]。

1.2.3 尿失禁问卷调查 采用ICS关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标准,即指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在咳嗽、打喷嚏、大笑、跑步、改变体位等情况下发生的尿液不随意流出为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表示,运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以P<0.05或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不同时段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变化 见表1。

2.2 两组孕、产妇不同时段尿失禁变化 见表2。

2.3 两组孕、产妇不同时段盆底肌张力变化 见表3。

表1 两组孕、产妇不同时段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比较

表2 两组尿失禁情况的比较

表3 两组不同时段盆底肌张力比较

3 讨论

3.1 孕期有氧运动对体质量指数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妊娠期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体质量明显增加,加之营养不均衡,职业活动、社会活动、运动量减少等各种因素,导致妊娠期体质量增长过快,BMI过高。高体质量指数,即肥胖,本身并不直接引起压力性尿失禁,但由于肥胖导致孕产妇自身腹壁脂肪增厚,形成慢性腹压增高,从而使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增高。同时,腹壁脂肪增厚常会导致腹肌、膈肌收缩乏力,易出现疲劳,宫缩乏力,不利于胎头下降,使产程延长。另产妇肥胖时盆底组织过厚,外阴脂肪堆积,也致使胎头下降延缓及阻滞,导致产程延长[7]。第二产程延长等因素均可导致盆底肌纤维的部分去神经作用,从而引发 SUI。Hvidman等[8]研究认为,随着孕前体质量指数的增加,可使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呈增高趋势。本研究结果显示,孕期及产后的高体质量指数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孕20周时,两组体质量指数均略高于非孕期正常值(BMI≥24 kg/m2)。锻炼组与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3%、2%,组间无差异(P>0.05),孕38周时,两组体质量指数进一步增加,达到了非孕期体质量指数的肥胖水平(BMI≥26 kg/m2),尿失禁发生率明显增高。但由于锻炼组定期规律参加孕期有氧运动,故两组平均体重、体质量指数、尿失禁发生率间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产后两组体质量指数均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有所降低,锻炼组与对照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及尿失禁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孕期及产后适宜规律的有氧运动可控制体质量过度增长,降低体质量指数,有效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故倡导在孕期及产后没有产科或其它医学并发症的健康孕产妇进行适宜规律的有氧运动,适当控制孕产妇体质量,避免过度肥胖及高体质量指数,从而降低围产期人群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

3.2 孕期及产后适量有氧运动可减轻盆底组织损伤,促进盆底肌肉康复 近年来,孕期及产后妇女规律运动作为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也相继成为现代孕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孕期及产后运动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肯定。但其对盆底组织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研究报道目前较少,本研究结果显示,孕20周时,锻炼组和对照组盆底肌张力<Ⅲ级者分别为69.38%、70.97%,≥Ⅲ级者分别为 30.67%,29.0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8周时,锻炼组<Ⅲ级者锻炼组为80.61%,对照组94.62%;≥Ⅲ级者锻炼组为19.39%,对照组6.4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产后42 d时<Ⅲ级者锻炼组为32.65%,对照组为68.82%;≥Ⅲ级者锻炼组为48.98%,对照组31.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孕期及产后适宜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减轻盆底组织损伤,促进盆底肌肉的康复。然而在目前,社会甚至部分医护人员对孕期运动的认知和行为水平仍然较低,缺乏相关知识与循证依据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这要求我们产科临床工作者加强产前教育及相关研究,以切实提高全社会对孕期运动的认知与行为水平。达到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功能障碍,维持和提高女性围产期以致产后生活质量的目的。

[1]郎景和.重视盆底康复治疗提高女性生存质量[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63-564.

[2]罗 新.妊娠和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8,4(2):4-8.

[3]Strini T,Bukovi D,Roje D,et al.Epidemiology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etween urban and rural female inhabitants[J].Collantropol,2007,31(2):483.

[4]王建英,藤淑萍,曾小娥,等.产前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8(8):970-971.

[5]蒙翠丽,蒋荣英.孕期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保护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19):17-18.

[6]龚爱华.产后尿失禁原因及患者主动改善策略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45-3946.

[7]傅 斌.孕期体质量指数及增长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1024-1026.

[8]Hvidman L,Foldspang A,Mommsen S,et al.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J].Acta Obstet Gyn Scan,2009,92:613-618.

猜你喜欢
级者盆底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B超在不同严重程度胎盘早剥中的诊断价值探析
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不同阶段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分析
0.1%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