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椴花抗炎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

2013-09-25 00:42马微微王振月刘奂穆立蔷
中医药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扭体正丁醇石油醚

马微微,王振月,刘奂,穆立蔷

(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为椴树科(Tiliaceae)椴树属落叶阔叶乔木[1],紫椴的花及花蕾具有清热解表之功,对感冒、发热,肾盂肾炎,口腔炎和喉炎等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2],在民间被广泛使用。本研究前期对紫椴花的抗炎镇痛活性做了初步研究,确定其70%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3]。为进一步明确其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本实验对紫椴花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进行了研究,明确紫椴花药效物质基础,为深入开发紫椴资源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

1 材料

1.1 紫椴花 采自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经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穆立蔷教授鉴定为椴树科(Tiliaceae)椴树属植物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的花及花蕾。

1.2 样品的制备 将采下的紫椴花及花蕾阴干,加10倍量70%乙醇浸泡12h,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粉碎成粉。将粗粉用蒸馏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有机试剂,分别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4个部分的干燥粉末。

1.3 药品及试剂 阿司匹林肠溶片(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508);冰乙酸(天津市耀华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80227);二甲苯(天津市津东天正精细化学试剂厂,批号20080411);乙醚(天津富宇化学试剂厂,批号20080516);杜冷丁(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均为分析纯。

1.4 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提供,动物许可证号为P00102005。

2 方法

2.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4-5]

取昆明小鼠7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蒸馏水20mL/kg)、阿司匹林(0.20g/kg)、石油醚部位(0.48g/kg)、乙酸乙酯部位(0.24g/kg)、正丁醇部位(1.78g/kg)和水部位(2.26g/kg)。连续灌胃给药5天,最后一次给药后1h,在小鼠右耳背腹两侧均匀涂抹二甲苯(20μL/只)致炎,1h后脱颈处死,将小鼠左右耳分别沿耳廓基线剪下,重叠对齐,用直径为7mm的打孔器打孔,得到两耳圆形组织块,分别称重。计算右耳与左耳重量差及肿胀抑制率。

肿胀度=右耳重-左耳重

肿胀抑制率(%)=(空白组肿胀度-给药组肿胀度)/空白组肿胀度×100%

2.2 对纸片引起小鼠肉芽增生的影响[4-5]

取昆明小鼠7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4±2)g,随机分为6组,将小鼠用乙醚麻醉,在其背部皮下左右各埋植一片滤纸片,缝合伤口,24h后给药。空白组(蒸馏水20mL/kg)、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0g/kg)、石油醚部位(0.48g/kg)、乙酸乙酯部位(0.24g/kg)、正丁醇部位(1.78g/kg)和水部位(2.26g/kg)。连续灌胃给药10天后,将纸片取出,称重,减去原有纸片重量,即为肉芽净重。

2.3 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4-5]

取昆明小鼠72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蒸馏水20mL/kg)、阿司匹林(0.20g/kg)、石油醚部位(0.48g/kg)、乙酸乙酯部位(0.24g/kg)、正丁醇部位(1.78g/kg)和水部位(2.26g/kg)。连续灌胃给药5天,最后一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 0.7%冰醋酸 0.1mL/10g。观察15min之内小鼠扭体次数及疼痛潜伏期,计算疼痛抑制率。

疼痛抑制率(%)=(空白组扭体次数-给药扭体次数)/空白组扭体次数×100%

3 结果

3.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正丁醇部位(1.78g/kg)和水部位(2.26g/kg)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肿胀抑制率均大于50%;而乙酸乙酯部位(0.24g/kg)对其亦有抑制作用,与模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肿胀抑制率小于50%,结果见表1。

表1 各萃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s,n=12)

表1 各萃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s,n=12)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组别剂量(g/kg ) 耳片重量(mg) 肿胀度(mg)肿胀抑制率(%)左耳重 右耳重模型组 - 12.7 ±0.8 22.5 ±4.9 11.8 ±3.2 -阿司匹林 0.2 12.4 ±0.8 15.2 ±1.9 2.8 ±1.8** 76.44石油醚 0.48 12.6 ±1.1 21.8 ±6.4 9.2 ±5.6 22.23乙酸乙酯 0.24 13.0 ±0.7 21.0 ±4.2 8.0 ±4.7* 32.40正丁醇 1.78 9.9 ±0.9 15.4 ±3.8 5.6 ±3.2** 53.08水2.26 9.8 ±0.6 14.7 ±2.7 4.9 ±2.8**58.61

3.2 对纸片引起小鼠肉芽增生的影响

正丁醇(1.78g/kg)部位具有一定的抗增生炎症作用,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2。

表2 各萃取物对纸片肉芽肿的影响(±s,n=12)

表2 各萃取物对纸片肉芽肿的影响(±s,n=12)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剂量(g/kg)肉芽重(mg)湿重 干重模型组48.5 ±14.3 12.0 ±2.8阿司匹林 0.20 37.5±6.9** 9.9±1.4**石油醚 0.48 44.3 ±10.8 10.8 ±2.0乙酸乙酯 0.24 41.2 ±10.2 10.0 ±1.7正丁醇 1.78 37.9 ±9.2* 9.8 ±1.9*水-2.26 53.0 ±12.5 13.1 ±3.1

3.3 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正丁醇(1.78g/kg)部位、水(2.26g/kg)部位具有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疼痛的作用,其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正丁醇(1.78g/kg)部位对小鼠疼痛潜伏期较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见表3。

表3 各萃取物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n=12)

表3 各萃取物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n=12)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剂量(g/kg)15min扭体次数疼痛抑制率%疼痛潜伏期(s)模型组 - 22±15 - 296.9 ±147.1阿司匹林 0.20 4±2** 78.70 617.1±203.6**石油醚 0.96 15 ±8 20.21 290.4 ±154.7乙酸乙酯 0.48 13 ±10 26.56 318.3 ±155.4正丁醇 3.55 6±4** 67.52 437.1±182.3**水4.51 8 ±5*56.86 390.4 ±142.4

4 讨论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肉芽肿法、醋酸扭体法是筛选抗炎镇痛药物简便、有效、重复率强的方法[4]。本实验结果表明,紫椴花正丁醇(1.78g/kg)萃取物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纸片引起的小鼠肉芽肿及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有效部位为正丁醇萃取物,证明了紫椴花正丁醇部位对早期炎症、抗增生性炎症及炎症性疼痛均具有一定作用。紫椴花及花蕾中含有大量的黄酮化合物[6],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活性,这将为紫椴花化学成分的分析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在国外椴树属各植物作为良好的天然药物被广泛使用,而在国内,研究较少,紫椴作为东北地区的优势种,分布广泛、栽培成活率较高,基于本属植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作用,紫椴作为中枢性神经药物的开发将是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周以良.黑龙江树木志[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30.

[2]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12-4313.

[3]马微微,王振月,李足意,等.紫椴花乙醇提取物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35 -136.

[4]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徐淑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84-911.

[6]刘立平.紫椴地上器官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6.

猜你喜欢
扭体正丁醇石油醚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蒙药阿给镇痛作用的研究
锦带花水提取物镇痛作用研究
眼镜蛇毒因子抑制小鼠疼痛反应
洋苷菊正丁醇提取物对哮喘模型小鼠的作用机理
补肾活血汤石油醚提取物对BMSCs迁移过程中Wnt5a/PKC通路的影响
5种石油醚前处理对不同植物样品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复序橐吾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正丁醇/煤油混合物非预混燃烧压力振荡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