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县隆务河谷地区绵山羊焦虫病的调查及防治措施

2013-09-25 07:09唐生林青海省同仁县兽医站811399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8期
关键词:焦虫病尼尔病羊

唐生林 (青海省同仁县兽医站 811399)

羊焦虫病是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亚界、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型虫亚纲、梨形虫目、泰勒科、泰勒属羊泰勒虫引起的。在“四川、青海、甘肃均有发现”。本病在我省某些县(湟源、尖扎、门源、化隆、互助、循化等)流行,危害较大,且随着牛羊流动频繁,本病的流行区域也在不断扩大。本病的主要特征为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有明显的流行季节(春季4~6月,秋季9月)。同仁县隆务河谷地区很久以来也流行着一种绵山羊疾病,疑似羊焦虫病,但当地藏族群众误认为是蒿草中毒。有些兽医人员则认为是羊链球菌病或羊梭菌病,但用上两种病的疫苗进行预防注射皆无效,用一般抗菌素治疗也无效。根据同仁县畜牧兽医站以往的调查统计,疑似羊焦虫病在2009年以前的60年中,在该地区零星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型,两岁以下羊的发病率一般在5%~41.6%之间,多数是9.2%~13.2%之间。根据黄南州牧科所1994年4月和1995年5月调查研究,尖扎和同仁两县5乡7村49户2603只幼年绵山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40.6%和33.82%。为此,本站于2010~2012年对该地区常发此病的10个村绵山羊进行了该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于2010~2012年3~6月在该病发生流行季节,对常发生疑似羊焦虫病地区的羊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例剖解变化和外寄生虫(蜱和绵羊虱蝇等)感染情况的调查,并随机抽检临床症状明显的病羊10只,采耳尖血进行病原体的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后镜检(采耳尖血涂片,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温箱作用4h→4℃冰箱作用1h→冲洗→脱色干燥后用10×100倍油镜检查)。

2 调查结果

2.1 发病情况 3年共调查3乡(保安、双朋西、年都乎)10村20户羊3157只,其中绵羊2739只,山羊418只。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见附表:

附表 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 (只,%)

2.2 流行特点 发病地区的共同特点是,隆务河两岸的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放牧地区均有林石和小石山地或大量灌木丛。绵羊外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病地区的羊只感染有较多数量的草原革蜱和血蜱等外寄生虫*,感染率是48.5%~83.4%,感染强度是3~38个,最高达67个,其中的血蜱(青海血蜱和新疆血蜱)为羊焦虫病的传播媒体。故该地区羊焦虫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年发2次,春季3~6月发病最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秋季8~10月也有一些零星散发,但病情较轻,这正与蜱的活动时间规律相吻合。本病主要危害2岁以下幼年羊和1~4月龄绵山羊羔羊。患病痊愈后的羊终身对该病产生“带虫免疫”现象,故不第2次患病,但可通过蜱的传播造成2岁以下幼年羊感染发病的根源。

2.3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40~42°C,呈稽留热型。呼吸促迫,喜卧地,反刍及胃肠蠕动减弱或停止。初期便秘,后期腹泻,粪便带血丝。羊尿浑浊或血尿。可视黏后期病羊高度贫血,血液稀薄,结膜苍白,肩前淋巴结肿大。有的颈下、胸前、腋下及四肢发生水肿。病羊迅速消瘦,低头耸耳,呆立不动,步行僵硬,此后,长期卧地,磨牙,肌肉颤抖,最后衰竭死忙。有的病羊死前尿血或便血。一般病程5~7d。

2.4 病例剖检变化 胆囊肿大或胆汁外溢,真胃、小肠黄染,肝、脾脏肿大,全身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肿大,肺部有深褐色出血点,心包积液。

2.5 虫体感染状况及形态特征 3年共检查耳尖血涂片30份,结果发现在羊红细胞内有1~2个小于红细胞半径的小虫体,但也有3~6个的但比较少,虫体形态大多为卵圆形和逗点形直径为0.6~20μm,感染率为100%。

2.6 治疗 用药物贝尼尔按4.5mg/kg体重,以注射用水配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

2.7 预防 灭蜱是防止本病的首要内容之一,在春末夏初和秋冬季节,搞好圈舍卫生。消灭越冬硬蜱的幼虫,早春用螨净、敌百虫等杀灭终末宿主蜱,是防止焦虫病的有效途径。(1)在羊体上喷洒驱虫剂;(2)舂季(2~4月份)用驱虫杀虫药喷洒在圈舍内和圈舍周边。(3)在流行地区,每年的舂秋发病前用贝尼尔按4.5mgkg体重配成5%~7%水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隔10~30d用药1次,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

3 小结

(1)调查结果表明,同仁县隆务河谷地区绵山羊焦虫病的感染是较高的,死亡率也很高,致死率比青海省湟源县高27.91个百分点,比循化县的83.56%高1.31个百分点。尤其是山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比绵羊高的多,故对羊只危害极大,应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消灭此病。(2)同仁县隆务河谷地区羊焦虫病的流行特点是季节性明显,4~6月份爆发流行,死亡严重,症状显著,病例剖解变化有特征,用贝尼尔治疗有特效,故可作出初步诊断。(3)发病羊95%以上为1~5月龄羊和16个月以下的羔羊,2~3岁的羊发病仅占5%左右,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4)本病的发病率在不同羊群中不同,如2011年还主村某一羊群中2岁以下羊有58只,发病52只,发病率为89.65%;2011年浪加村某一羊群中2岁以下羊有46只,发病羊仅2只,发病率为4.34%。(5)灭蜱是预防本病的关键。(6)药物预防本病用贝尼尔肌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在每年发病前的一段时间内用药1次,再每隔10~20d用药1次,春季用2~6次,能有效预防本病发生。(7)综合防治措施最有效:灭蜱、药物注射、转移草场、不在有蜱的牧场进行放牧等。

猜你喜欢
焦虫病尼尔病羊
羊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治
肉牛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羊咳嗽怎么治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尼尔丝历险记
一起绵羊泰勒焦虫病的诊断治疗经过
羊焦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十招巧识病羊
六看识羊病
识别病羊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