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两例

2013-09-27 06:00徐彦东张凤翔张浩亮
放射学实践 2013年1期
关键词:破口假性后处理

徐彦东,张凤翔,张浩亮

图1 男,31岁,股动脉假性动脉瘤。a)CTA横轴面示右侧股动脉一囊状扩张的高密度影,大小约1.5cm×1.5cm,周围可见层状稍高密度影环绕(箭);b)CPR正位图像示右侧股动脉内侧一囊状扩张的高密度影,窄颈与股动脉相连,股动脉受压稍移位(箭);c)自动去骨后VR正位图像示右侧股动脉内侧一囊状扩张的血管密度影(箭)。

图2 女,31岁,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a)动脉期图像示右侧股动脉区类圆形肿块影,中心密度较高,周围环以低密度影,周围血管受压变窄、移位;b)动脉期MIP图像示股动脉区类圆形肿块影,显示浅淡;c)VR图像示右侧股动脉部分显示中断、受压移位。

病例资料 病例1,男,31岁。10余天前经腹股沟区血管内注射毒品后出现局部血肿,无明显疼痛不适,血肿逐渐增大至鹌鹑蛋大小,自行穿刺放血数次,每次少量,血肿表面出现破溃,两小时前发现明显破口出血,自行压迫止血后效果不明显,随即120急救就医入院。入院后加压固定止血后不再出血。患者自诉有吸毒史两年。体检:T 37℃,P 75次/分,R 12次/分,Bp 12/8kPa,右侧腹股沟区肿胀、质硬、压痛,右下肢略低,右下肢胫前、胫后动脉波动较弱,超声诊断:右下肢胫前、胫后动脉无血流充盈。次日行双下肢动脉CTA,采用GE LightSpeed VCT,嘱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足先进,双脚尖并拢,脚跟分开,左右对称,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套管针注入120ml欧乃派克注射液(350mg I/ml),流率4ml/s,层厚5 mm,层间距5mm,重建层厚0.625mm,间距0.625mm,图像传至GE ADW4.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原始横轴图像结合CPR、自动去骨后MIP,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CTA所见:右侧股动脉前内侧突出大小约1.7cm×1.2cm球形高密度影,窄颈约0.4cm,邻近股动脉狭窄,狭窄段长约2cm,延时扫描周围可见分层状高密度影,范围约5.0cm×5.0cm,左侧股动脉及股深动脉上段可见局限性管腔狭窄,狭窄段长约2.5cm(图1)。CTA诊断: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周围血肿,双侧股动脉及左侧股深动脉上段局限性狭窄。全麻下手术探查:术中见破口位于右侧股深动脉、股浅动脉分叉以下3cm处,右侧股浅动脉破口大小约1.5cm×1.0cm,边缘不齐,破损严重,周围可见陈旧性血栓窦道直通皮肤,周围组织见炎性水肿,粘连严重。行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切除术+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诊断: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病理诊断:假性动脉瘤。

病例2,女,31岁。右下肢疼痛、麻木,皮温略低10余天,于当地医院治疗未见好转,逐渐加重,不能下地行走。急诊收入我院,患者自述吸毒史7年,已戒毒2年余,6年前曾于右股动脉处多次穿刺注射毒品,并出现右下肢疼痛,未曾治疗,后好转。超声诊断:右髂动脉下方假性动脉瘤形成。次日行双下肢动脉CTA,采用GE LightSpeed VCT,嘱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足先进,双脚尖并拢,脚跟分开,左右对称,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套管针注入120ml欧乃派克注射液(350mg I/ml),流率4ml/s,层厚5mm,层间距5mm,重建层厚0.625mm,间距0.625mm,图像传至GE ADW4.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原始横轴图像结合CPR、MIP、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CTA所见:右侧股动脉起始段可见大小约4.7cm×5.8cm×12.0cm类圆形肿块影,中心密度略高,CT值约80HU,周围环以低密度影,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周围相邻动脉受压、变形(图2)。CTA诊断:右侧股动脉起始段假性动脉瘤,周围血肿形成,瘤体破裂不排除。在全麻下手术探查:术中见右侧股动脉起始段破口大小约2.5cm×2.0cm,破损严重,周围可见陈旧性血栓,粘连严重,囊壁部分坏死,阻断右侧髂总动脉,切除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诊断: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病理诊断:假性动脉瘤。

讨论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发生于股动脉及其分支的假性动脉瘤,其发生率约0.28%[1]。假性动脉瘤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破裂后的并发症,在血管周围形成局限和纤维包裹性血肿,且与受损的血管相沟通。本病病因包括外伤、术后并发症(包括血管重建术、心脏手术以及经穿刺血管扩张成形术)、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等[2]。CT与血管造影均为确诊假性动脉瘤的可靠方法,准确率均为100%[2]。病理上假性动脉瘤的壁缺乏典型的动脉壁三层结构:即内膜、肌层、外膜;其外壁由股动脉壁的外层、血管周围组织及周围纤维化层组成。假性动脉瘤有出现破裂、血栓栓塞、压迫周围组织结构、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等风险,潜在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尤为重要,64排螺旋CT扫描时间短、覆盖广、后处理功能强大,对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大优势。术前行CT血管三维重建,可以明确假性动脉瘤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3]。

本文2例均系吸毒注射所致,本地区比较少见,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鲜有报道,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有利于假性动脉瘤的诊断,病例2动脉期瘤体显示浅淡,不利诊断;破口大小、形态多样,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破口的显示有一定难度。病例1破口显示良好,但对破裂口大小所测值较手术所见小,可能为扫描时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所致;病例2破口未见显示,可能与破口时间较长、周围血栓较厚、粘连较重有关。

[1]张龙江,吴新生,郑玲,等.双源CT血管成像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513-515.

[2]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56-257.

[3]郑权,张刚庆.急诊人工血管移植治疗吸毒者假性动脉瘤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8):307-309.

猜你喜欢
破口假性后处理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基于“华龙一号”大破口事故先进安注箱研究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破口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