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发生世代研究初报

2013-09-28 01:33李智慧张志英张小龙陈立涛姜京宇李秀芹
植物保护 2013年1期
关键词:测报夜蛾植保

李智慧, 张志英, 曹 烁, 陈 哲, 董 超, 周 芳,张小龙, 张 燕, 陈立涛, 姜京宇, 李秀芹

(1.河北省正定县植保站,正定 050081;2.河北省植保植检站,石家庄 050011;3.河北省辛集市植保站,辛集 052360;4.河北省馆陶县植保站,馆陶 057750;5.河北省安新县植保站,安新 071600)

二点委夜蛾(AthetislepigoneMöschler)是近几年发生的新害虫,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变化,逐年加重并暴发成灾。该虫在河北省2005年首次发现并引起重视[1-2],2011年二点委夜蛾在我国黄淮夏玉米产区暴发,其危害严重程度前所未有,二点委夜蛾已经上升为全国农作物重大害虫[3]。据文献记载,二点委夜蛾在日本1年发生2代,第2代成虫较小而颜色稍暗一些[4],但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的年发生世代数尚不清楚,为此,河北省植保系统的多个病虫监测站从2005年以来利用测报灯对二点委夜蛾的成虫发生期进行诱测观察,通过对诱测成虫的历史数据和田间幼虫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推断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全年发生4代。本文收集了河北省10个县(市)2006-2012年虫情测报灯诱集二点委夜蛾成虫的历史资料,对始见蛾期、蛾峰次数等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初步明确了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中南部的发生世代,研究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从2005年确定了玉米新害虫二点委夜蛾以来,河北省植保植检站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部署了监测网点,采用佳多虫情测报灯,按照农业部测报工作规范要求,从每年的4月1日开灯至11月底结束。开灯后收集每日灯诱二点委夜蛾成虫,分拣并记录当日雌蛾、雄蛾以及合计数量。对这些数据按照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每世代中全代累积数量达到16%、50%、84%的日期分别为发生始盛期、盛日、盛末期,得到发生时期数据,同时统计每代成虫始见日、末见日、蛾峰日、盛期、全代累计成虫数量,蛾峰次数,最高蛾峰及其蛾量等值。依据这些数据分析成虫发生的峰次、低谷等消长情况,推测出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中南部的年发生世代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北省中南部始见蛾期统计与分析

按照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规范要求,河北中南部的诱测灯于每年的4月1日开灯,收集到的资料中多是按照规范开灯后获得的。表1为河北中南部10县(市)二点委夜蛾越冬代成虫始见蛾期。

表1 河北省10县(市)二点委夜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Table 1 The starting time of overwintering generation of Athetis lepigone adults in 10 counties in Hebei Province

由表1可以看出,二点委夜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蛾峰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不同年份和地点有一定的差异。

2.2 二点委夜蛾各代成虫发生动态

通过对近年来二点委夜蛾成虫的监测数据整理分析,可以看出,4-5月份成虫数量相对较少,部分县蛾峰日明显,应为越冬代成虫;6月中旬二点委夜蛾成虫数量剧增,分析认为6月份的成虫应为1代成虫;7月份又有一个明显的高峰,应为第2代成虫;8月中旬以后蛾量再次上升,出现第3代成虫。见图表1、表2。

图1 馆陶、临西、安新2011年单灯日诱蛾量Fig.1 Trap catches per light per day in Guantao,Linxi,and Anxin in 2011

表2 正定县历年1~3代成虫诱测表1)Table 2 Trapping Athetis lepigone adults from the 1st to the 3rd generation in Zhengding County

3 结论与讨论

从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观测数据情况分析,二点委夜蛾在河北省中南部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在4月份出现。第1代成虫6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其2代幼虫为害夏玉米幼苗[4]。7月中下旬蛾量再次上升,为2代成虫,种群数量大,但玉米田间调查幼虫数量不大,为害作物不明显[5]。第3代成虫数量较小,但峰期仍可以看出。田间系统调查表明主害代之后,幼虫为害不明显。石洁等从2011年9月29日-10月13日,对不同作物田调查,发现玉米田、豆田、棉田、花生、甘薯田均有二点委夜蛾幼虫,棉田、豆田、花生田和玉米田等多种作物田以及田间杂草均可为其越冬场所[6]。借鉴石洁等调查经验[6],进行全省普查和田间定点系统调查,发现适宜越冬场所是有覆盖物但不耕翻的豆田、棉田、花生田等多种作物田[7-8],10 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8],春季3月下旬,茧内幼虫开始化蛹[9]。所以二点委夜蛾以第4代老熟幼虫结茧越冬。

[1]姜京宇,李秀芹,许佑辉,等.二点委夜蛾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2008,34(3):123-126.

[2]姜京宇,席建英.河北省2005年农作物病虫新动态概述[J].中国植保导刊,2006,26(7):45-47.

[3]江幸福,罗礼智,姜玉英,等.二点委夜蛾发生危害特点及暴发原因初探[J].植物保护,2011,37(6):130-133.

[4]江崎悌三.原色日本蛾类图鉴[M].日本:大阪宝育社,1957:669-936.

[5]姜京宇,李秀芹,刘莉,等.二点委夜蛾的监测技术初报[J].植物保护,2011,37(6):141-143.

[6]石洁,王振营,姜玉英,等.二点委夜蛾越冬场所调查初报[J].植物保护,2011,37(6):138-140.

[7]马继芳,王玉强,李立涛,等.二点委夜蛾冬前田间调查及越冬虫态研究简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28-30.

[8]姜京宇,李秀芹,李素平,等.二点委夜蛾越冬规律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1-4.

[9]张海剑,石洁,王振营,等.二点委夜蛾越冬虫态及其在越冬场所的空间分布调查初报[J].植物保护,2012,38(3):146-150.

猜你喜欢
测报夜蛾植保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