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困惑与思考

2013-10-09 06:16王开慧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祥林嫂设置新课改

【摘要】课堂教学如何既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又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具备一定的技能,应该是所有者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94-01

新课改的春风给沉闷的课堂刮进一股清新的空气。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课改理念的支配下,老师们想尽办法,费劲脑汁,殚精竭虑地找新办法、出新点子,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带着学习的态度和对新课改的思考,我走进了课堂,认真听取了多位老师的公开课,在感觉新鲜、新颖之后,我也觉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1、过于注重形式,以致架空内容。如学习荀子《劝学》一课,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导入课文一作家作品一朗读涵咏一合作探究一课堂小结一作业练习。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老师只是就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思想价值设置两个问题,而对文章翻译和内容一略而过。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文言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这样做违背了文言文教学的规律,恐怕很难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讨论空泛,老师没能及时引导。如学习鲁迅《祝福》这篇小说,可以设置问题“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分组讨论,学生的答案仅仅具体到某一个人,有的说是鲁四老爷,有的说是鲁四婶,有的说是柳妈,还有的说是作者“我”,而没有看到杀害祥林嫂的真正凶手是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周围群众的冷漠与麻木。这时,老师应该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联系小说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明确作品的主题。

3、问题设置多且重复,思考时间仓促,讨论不够深入。由于设置问题过多,每一个问题只留两三分钟让学生思考讨论,有些反应慢的学生来不及进行比较深刻的思考,问题已经讨论结束,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如果老师把有些问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形成书面答案,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优秀的还可以张贴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经过学生讨论和老师点拨,却无法形成较统一认识的,可以提供参照书目让学生自己阅读。

4、戴着镣铐跳舞,很难摆脱旧的形式,在教法上过于保守,不敢大胆创新。有的课堂看似新课改,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就是换了个包装,看起来光鲜亮丽大变身,跟以前完全不同;但是实际上仍然是在走老路,每节课都是一个模式:导入新课一展示三维目标一介绍作家作品一诵读涵咏一合作探究(结构、主旨、写作方法)一写作练习。仍然没有摆脱单一的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的教学模式。当然传统的不一定不好,但是也应该大胆创新,不然,还会回到老路上去。

5、过于强调过程和方法,忽略结果。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没有及时回顾和总结,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老师在课前提出一节课的任务和目标,在结束的时候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如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能力、重点和难点在哪等,并检查是否实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我有以下建议:

1、要重视课前预习,认真列出预习提纲。预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很盲目,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相反,预习目标明确,预习充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预习可以提供资料让学生阅读,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及时检查预习效果。

2、课堂上目标要明确,要解决具体问题。一节课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要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怎样设计过程,用什么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情感和价值目标上达到那些共识,要明确具体。

3、设计问题要巧妙,问题不要太多,要能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之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人云亦云,或随便找参考资料上的内容敷衍应付。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老师不要越俎代庖,急于下结论。

4、教学环节不必面面俱到,要突出亮点。有的老师的课在设计上完美无缺,课堂流程极其优化、流畅、有条理,老师有激情,学生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可就是太追求面面俱到,哪个环节都想照顾到,以致亮点不突出,没有层次感,不分侧重,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脑子塞的满满的,并没有对某个问题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课堂上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应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哪怕只解决一个问题,只要比较深入、彻底,就非常有意义。

5、大胆创新,活跃课堂形式。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在教材上,分为四个模块: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合作探究、名著导读。打破了过去单纯的文本阅读鉴赏,那么在课型设置上也应丰富多彩,应改变单纯的文本解读式教学,如设置专题课,串讲课、阅读课、练习课、总结课、讨论课、学生自讲课等,从而打破单纯的文本分析解读式的以讲为主的单调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学生活动上,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分组讨论,可设置情景阅读、分角色朗读、分组讨论、读书报告、调查研究、互改作文等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结束语:邂逅新课改,我兴奋、激动。我反思教学,下定决心打破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保守的教学方法、老套的课堂流程,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打造活泼、富有生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高效课堂。如讲授《祝福》这篇小说时,我设置了一堂讨论课,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结果学生讨论的非常激烈,认识到了封建迷信、封建礼教和他周围麻木冷漠的民众最终把祥林嫂推向死亡的静地,是封建礼教吞噬了祥林嫂,从而得出小说反封建礼教的主题。通过一个问题,带动了学生自己阅读课文,通过阅读,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析里人物形象、探究主题,认识到了时代环境造成了人物的悲剧命运,紧紧的抓住了小说的几个要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老人与海》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学习这篇小说时,我上了一堂读书报告课,让学生先阅读,然后写一篇读后感,以写促读,促进了阅读,锻炼了写作。通过阅读,学生体会到了老人桑地亚哥在同环境作斗争时不屈的抗争精神,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一课的情感和价值目标得到充分的体现。新课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勤于思考,大胆创新,定会有一番作为。(作者简介:王开慧,1979年生,200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八年,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祥林嫂设置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