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2013-10-14 05:37张韶丽王贞慧张雪琨姜宏敏娄凤兰
军事护理 2013年21期
关键词:错颌总分口腔

张韶丽,王贞慧,张雪琨,姜宏敏,娄凤兰

(1.山东大学 口腔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2.山东大学 护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

口腔正畸学主要研究错颌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根据错颌畸形的类型、矫治方法不同,矫治的疗程也不相同[1]。200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的调查[2]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错颌畸形患病率已达67.82%。青少年时期是进行错颌畸形矫治的最佳时期,而青少年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不同步,此过程可能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错颌畸形本身会造成某些心理问题,错颌畸形的矫治过程中矫治器的佩戴很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问题,这些都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3]。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心理健康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为护理人员采取恰当的心理干预措施临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1-3月,以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行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为研究总体,采用随机抽样,将正畸科10位医生的椅位号进行编号,随机抽取一个椅位号对应医生主治的所有青少年患者作为样本,对固定矫治治疗的210名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年龄12~18岁;首次正畸;已经开始直丝弓矫治≥6个月;在读学生;自愿参加调查。排除标准:患有骨性错颌畸形、龋齿、先天性唇腭裂、面部有明显瘢痕、胎记、血管瘤等影响面部外观者;矫治初期需佩戴活动或功能矫治器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研究目的自行编制的人口学资料问卷,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年级,父母年龄、学历及职业以及患者进行矫治的目的。第二部分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MHS-CA)[4],由患者自己或家长在指导下填写,包含认知、思维与语言、个性、情绪、意志行为5个维度24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7级评分,7=过度性病理行为,6=过度性神经质行为,5=高健康状态,4=一般健康状态,3=低健康状态,2=缺失性神经质行为,1=缺失性病理行为。计分方法:采用5分评分法,1和7属于疾病状态均记为1分,2和6属于亚健康状态均记为2分,3~5属于健康状态分别记为3~5分。新生成的5个等级的评定标准为5分为高健康状态,4分为一般健康状态,3分低健康状态,2分为亚健康状态,1分为疾病状态。将条目得分相加,得出各维度总分和问卷总分。第三部分是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在治疗中治疗依从性医生评定问卷[5],该问卷由医生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作出评价,包含自律性、自觉主动性、消极反抗性、人际关系4个维度2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5级评分,分别为5分~1分,其中消极反抗性为反向得分,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将条目得分累计,得出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换算成标准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该问卷应用前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取得使用授权。

1.3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前取得护理部、正畸科主任、患儿和家长的知情同意,MHS-CA问卷现场发放、当场作答,选择相对安静的走廊和候诊室,调查员现场对患者和家长有疑问的条目作出解释,督促调查对象检查问卷有无遗漏、重复作答、规律作答等情况,同时医生负责填写治疗依从性的他评问卷。将问卷进行编号,每位患者的自评问卷和他评问卷一一对应,当场收回,放入密封纸盒。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为99.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对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与治疗依从性各维度及总分作相关性分析。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209名青少年正畸患者,男性84名,女性125名,年龄11~18岁,平均(14.97±3.377);初中生占66.34%,高中生占33.66%。在最初的矫治目的方面,牙齿美观为目的者占73.1%,维护口腔健康者占17.2%,改善口腔功能者占7.4%,改变个人形象者占12.3%。在家庭类型方面,核心型135例占64.6%,大家庭62例占29.7%,单亲5例占2.5%,父母离婚2例占0.9%,重组型3例占1.4%,其他2例占1.0%。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方面,受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父亲占到54.6%,母亲占到46.4%。

2.2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在认知维度、思维维度、个性维度和情绪维度上得分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意志行为维度的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MHS-CA量表得分与常模比较(N=209,,分)

表1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MHS-CA量表得分与常模比较(N=209,,分)

条目 常模 样本 t P认知 15.81±2.3518.11±2.67 12.11 <0.01思维与语言12.75±2.0016.91±2.53 23.31 <0.01个性 19.65±2.7221.03±2.98 6.51 <0.01情绪 9.68±1.6410.75±1.71 8.86 <0.01意志行为 20.02±2.7418.39±2.49 -9.20 <0.01总分 77.93±8.7485.15±8.02 12.42 <0.01

2.3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定得分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总分为(77.21±10.76)分,自律性得分为(75.22±14.57)分,自觉主动性为(76.48±9.46)分,消极反抗性为(77.39±18.58)分,人际关系为(80.50±16.12)分。其中,自律性维度得分最低,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最高。

2.4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心理健康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 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总分与其治疗依从性中的自律性、自觉主动性及总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个性特征与治疗依从性中的自律性、自觉主动性、消极反抗性、人际关系及总分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意志行为与其治疗依从性中的自觉主动性及总分相关性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 系数见表2。

表2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心理健康各维度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系数(r)

3 讨论

3.1 青少年正畸患者的人口学资料 本次调查的对象在矫治目的方面,以牙齿美观为目的最多,而以维护口腔健康和改善口腔功能为目的仅占少数,与之前的研究结果[6]一致。对于错颌畸形的危害,大多数人关注的是美观,对口腔健康和口腔功能的关注不足。一般资料中家庭类型、父母年龄、父母工作、学生的年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本研究中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常模[7],可能与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收入高以及对于正畸治疗的接受程度较高有关,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3.2 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心理健康总分与常模比较(表1),认知、思维与语言、个性、情绪得分比常模高,意志行为得分比常模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与正常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差异,正畸患者意志行为相对较差,与毛靖[7]的研究结果一致。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心理问题会产生一系列行为问题,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护理改善患者意志行为,保证正畸治疗顺利进行。

3.3 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 本组患者人际关系均分最高(表2),这与吴林艳[2]、峥嵘[8]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青少年期在人格特点上缺乏成人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承受能力及克服困难的能力较差。研究还显示,家长的关注程度对治疗依从性显示了重要作用。家长督促及时、关注程度高、及时反馈信息的青少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偏高。可见与家长的沟通有时比与青少年患者沟通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4 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健康与依从性的相关性张君等[9]的研究显示,正畸患者治疗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影响治疗过程中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也显示,青少年正畸患者儿少心理健康总分与其治疗依从性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青少年正畸患者的个性特征和意志行为与其治疗依从性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Berqius等人[10]的研究也指出,在整体观察对象中,那些对正畸治疗较主动、性格较外向的患者对疼痛的抱怨程度明显偏低。青少年的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需要青少年的合作,医护人员可以从改善青少年正畸患者心理健康入手,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5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10.

[2]吴林艳,雷勇华,李奉华,等.口腔正畸患者遵医行为心理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4,12(21):1370-1372.

[3]滕英群,穆丽红.口腔正畸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1,26(4):174-175.

[4]程灶火,袁国桢,杨碧秀,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15-18.

[5]刘红彦,姜潮,杨丽珠,等.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4,11(1):2-4.

[6]邱永珍.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期正畸患者影响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5(7):392-393.

[7]毛靖.牙颌合畸形儿童与正常儿童社会心理因素的比较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2,15(3):47.

[8]峥嵘,周丽琴.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3(8):487-489.

[9]张君,孙新国,王旭霞,等.青少年正畸前心理状况对治疗中配合度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9):637-640.

[10]Berqius M,Broberq AG,Hakeberq M,et al.Prediction of prolonged pain experiences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8,133(3):339e1-339e8.

猜你喜欢
错颌总分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正常咬合与错颌畸形磁性覆盖义齿种植体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错颌畸形 不仅伤牙还伤脸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自贡地区学生错颌畸形调查与分析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关于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颌畸形的相关性观察分析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