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阅读于目标教学之中

2013-10-18 07:41张桂珍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5期
关键词:一节课孔乙己基础知识

张桂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改稿)》的总目标之一:“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这些知识的承载体就是一篇一篇课文,习得它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教学。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就分三大块:阅读;表述;探究。从中可以看出语文知识基础知识掌握,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因此,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就必须学会读书,同时也必须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来,有教师的指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才能产生对文字的亲近感,才能体会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体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寓阅读于目标教学之中,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极佳的教学方法。

一、确立目标

学生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但对于一篇新课来讲,学习什么?重点掌握哪些语文知识,一时还是难以说清的,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知道怎么学习新课了。因此,在每一节课下课之前,都要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供同学们课后依照目标进行预习。这里的目标都是双向的,它既是教师教的目标,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所以,目标的表述一定具有可操作性,多用外显的行为动词来表述,使学生一看就明白学习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怎样完成目标?(通过什么方式去完成,也可以说是完成目标的条件)。如,《孔乙己》一课的学习目标:1. 查字典识记下列字的读音和意义:茴、荤、踱、舀、砚、羼;2. 结合课文解释并举例应用下列词语:绰号、营生、不屑置辩、颓唐、君子固穷;3. 阅读课文并找出文中对孔乙己言行及外貌的描写几个典型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4. 完成课后思考与讨论第二题(课文里两次说到由于孔乙己的到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却又说“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从中可见在人们眼中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角色?课文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是猜测,“的确”是肯定,透过表面的语言矛盾课看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吗?)5. 结合课文谈谈孔乙己的命运如何?你有什么感想?等。学生依据这样的目标在课前预习及上课学习的时候,就会目标明确地学,教师同样依据这个目标教,师生双方都可以知道自己对这一篇课文怎样学和怎样教,并能客观的评价,哪些会了?哪些还需要补充?双方心里都一清二楚,只要将这些目标完成了,本节课也就学好了。

二、完成目标

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要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由于学生提前有了预习,课堂学习时就会有的放矢,积极参与。一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说,答对的鼓励、表扬,答错的启发、引导,绝不能讥讽、挖苦,瞧不起,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同时也调动学生课后预习的积极性,上课打有准备之仗,还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表扬。很多学生在开学的半个月里能像读小说一样,把整册书读完。二是鼓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习目标中的每个问题,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实在不会的情况下,给予启发或补充。三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这时,教师要区别对待,对课文理解深刻,有独到见解和创新的一定要宣传、鼓励和表扬;对于没有理解课文宗旨而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教师即时给予纠正。如学习《武松打虎》,学生提出:武松打死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应当受到处罚,这时就要给予纠正和启发,使之回到课文的宗旨上来,不要学生说什么教师都说好、有创意。四是对于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可以根据情节制成幻灯片,展示相关的图片,学生就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了,而且还节省了许多时间。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有的放矢,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铺垫目标

课后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由于文学体裁或表达方式的不同,每一种体裁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与特点,而每一节课都处在一定的知识体系之中,都处在一定的单元之内,而每个单元又有自己的学习重点,反映不同的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或记叙文、议论文等。学习每个单元,就要掌握这个单元的基本文学知识,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就可以在课后进行自己补习,教师也可以列出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要求进行补习。

总之,课后就是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生长点,便于新知识的顺利学习。“同化”不了的新知识,教师就得进行辅导,使其“顺应”新知识。二是按照每一节课的目标进行预习,上述已有说明。

猜你喜欢
一节课孔乙己基础知识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