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校园山水安全管理的实践和研究

2013-10-21 07:26严新纲程利群施建腾应荣球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开放式山水校园

严新纲,程利群,施建腾,应荣球

(浙江科技学院 a.保卫处;b.发展规划处,杭州 310023)

开放式校园山水安全管理的实践和研究

严新纲a,程利群a,施建腾a,应荣球b

(浙江科技学院 a.保卫处;b.发展规划处,杭州 310023)

结合国内外著名高校开放式校园管理的有益经验,对开放式校园的山水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实践,提出了创新安全教育模式,提升校园参与者的安全技能;加快校园安保科技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四大安全工作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校地联合,提升快速反应能力的对策。

开放式校园;校园管理;山水安全管理

大学校园的开放式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综观国外不少著名的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及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都实行校园的开放式管理。大学不再是与社会相互隔离的象牙塔,无论是从社会需要还是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大学都将不断地与社会融合,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成为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开放式管理将校内资源与社会共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公共资源的不足,满足了广大社会人员旅游、运动、休闲、餐饮、教育等多方面的需求,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但是,高校本身就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大量社会人员的涌入,给高校校内的教学秩序、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消防安全、水域安全管理等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和压力。特别是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具有优质山水风光资源的高校更是社会人员趋之若鹜的场所,如2012年清明节期间,武汉大学日均有15万游客进入校园欣赏樱花[1]。由此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历史文物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社会的担忧。对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而言,更是首当其责,如何做好开放式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有山水特质、自然风光优美、外来人员较多的大学校园,是一项非常现实和重要的课题。

本研究结合国外著名高校及与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有相似山水特质的7所国内高校开放式校园安全管理,特别是山水安全管理的一些成功经验,从外来人员、教师、学生、管理者4个层面,调查了开放式校园山水安全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加强开放式校园山水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以确保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

1 大学校园开放式管理的内涵

大学校园的开放式管理是社会进步所带来的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当今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大学作为一个公益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建立起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满足社会人员的需要。为此,高校的教育、科研、运动、旅游等资源,在服务校内大学生的同时,也要向社会人员开放,实现高校资源与社会共享。

国外高校大学校园的开放式管理实践得比较早,而且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管理经验。国内外著名高校开放式校园山水安全管理模式见表1[2]。由表1可见,中国的高校大都实行校园的有限制性开放,目前社会人员较多进入高校共享的是旅游资源、运动休闲资源。

表1 国内外著名高校开放式校园山水安全管理模式Table 1 Security management modes of open campus with hills and water of famous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2 开放式校园山水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对国内7所具有山水特质的高校(校园山水风光优美,校园内有湖泊或河流,校园内有山林或紧靠山林的高校)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及周围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果显示:大学校园进行开放式管理以后,高校承担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外来人员进出校园越来越多,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了一定的干扰,校内交通、治安、消防、水域安全等管理压力越来越大。

2.1 高校的各类安全隐患越发突出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快速发展,校园面积增大,环境更加复杂,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招生规模急剧增加,学校安全管理的难度加大,特别是涉及开放式校园的山水安全管理。

开放式校园许多周围山林植被茂密,人员进入山林吸烟、生火野炊、燃放孔明灯等行为极易引发森林火警。在清明、冬至期间,民间祭祀活动集中,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森林防火形势严峻。2012年4月,湖北某高校附近的山上,因祭祀引发森林火灾,消防官兵和附近村民经近3小时奋力扑救,才将大火扑灭。另外,山林周边野生动物和毒虫(蛇)也时有出现,要防止人员游玩进入后可能造成意外伤害。

水域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校园内的水域水质较好,容易发生因垂钓、戏水、游泳而溺水等意外事件。2012年10月份,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就曾发生一名大三女生在校园湖泊内溺水身亡事件。另外台风雨季来临时,校园水域的防汛抗洪工作也不容忽视。

交通隐患越来越大:近几年高校师生的车辆增加较快,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各类人事考证考试、就业招聘会、学术报告会等)越来越多,外来车辆进出校园频繁,超速行驶、乱停乱放,校园的车流、人流、自行车流交错,交通事故、交通纠纷时有发生。统计数据显示:开放式校园治安事件呈现明显反弹趋势,而且事件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有失窃事件、行骗事件、非法传销传教事件,也有周围人员进入校园遛狗伤人事件、社会人员与大学生恋爱纠纷事件、社会人员与学校师生争抢运动设施发生纠纷事件等。据杭州市公安局高校保卫网统计,杭州市高校2012年刑事案件达到847件,比2011年增长8.87%[3]。

历史文物和环境的保护压力大大增加。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作为百年学府,很多建筑承载了历史的印记,是宝贵的历史文物。作为旅游资源向社会开放后,游人大量涌入,对历史文物和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不少大学校园山水风景优美,游人选择周末和节假日进入校园踏青游玩,踩踏草地、乱扔垃圾现象比比皆是。另外,周边人员进入校园山林,砍伐林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也有发生。

2.2 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急需提高

调研显示,大学生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安全防范技能知识严重不足,教职工和校园周围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有待提高。

据学校日常的安全巡查统计,一些教职工、社会人员防火意识薄弱,在禁烟的山林区域抽烟的现象屡屡出现,甚至在校园的山林中开展野炊、烧烤、燃放孔明灯等活动;还有人员在校园的湖泊或河流垂钓,没有任何救生设备在水域里游泳、戏水。这些行为极易造成森林火警和人员溺水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高校校园道路相对比较窄,弯道多,学生骑自行车带人,在路上踢球、嬉戏打闹等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随着机动车辆的普及,车辆在校园内违规超速行驶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违章驾驶三无摩托车和助动车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给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笔者通过日常的安全检查及问卷调查发现,办公室和实验室人离开,门不锁、窗不关的事件每年有近百起。在学生寝室、图书馆、教室、食堂、运动场所等公共场所,45 %的学生曾有人离开、门不锁、书包不拿、手机不带、窗不关的情况发生;18%的学生在寝室曾经使用过违规电器、劣质电器;54%的学生认为人离开寝室,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器保持充电是安全的。

在安全技能的调查中,笔者抽查了60位学生对灭火器的使用情况,25%的学生能够顺利使用,30%的学生通过灭火器上的说明和图示才会操作,45%的学生根本不会使用灭火器。分析原因,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亲手操作过灭火器,也没有接受过使用灭火器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于学生公寓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及操作使用说明和图片介绍很少留意。

2.3 校园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的矛盾显现

在对高校管理者调研中,普遍反映由于校区规划建设时只是关注建筑实体及自然山水环境的形象美,较少考虑校园山水安全管理因素,造成投入使用后管理难度极大。特别是校园道路的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若干年后校内的汽车数量会急剧增长,校内道路窄长,无法将道路分割出人行道、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也没有设计基本必需的停车位,导致机动车随意在道路边无序停放。这些都给学生上下课高峰时间段的通行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

校园建筑的选址也有些问题。有些建筑建造在山水环境周边,“山水相抱,水绕山行”风景自然优美,但没有考虑到山体的土质、植被是否能抵挡大雨降临的冲刷而导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安全设施不到位。不少高校为了招生的需要,学生公寓楼、教学楼等很多建筑不断地赶工期,以期尽早投入使用,造成校内大楼消防、监控等安全设施不全,甚至消防未通过验收就投入使用,这些都给后期的管理带来了消防安全隐患。

2.4 经费投入不足,队伍建设滞后

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后,校园人员进出频繁,安全隐患增大,各类事件多发。为此,要加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人员进出管理、交通管理及治安巡逻管理;同时,对于水域安全管理、山林消防安全管理、监控管理、校园110接警管理也要配置专人专管。原有按照校园面积、学生人数配置高校安保人员的规定明显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调研中,大多数高校都明显感到安保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特别是校卫队员,由于是劳务派遣用工,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需要24小时轮班工作,队伍非常不稳定,“人难招,人难留”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岗位需要消防、监控、驾驶、交通、网络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安保人员更是缺少。

安全设施建设滞后,安全防范科技手段不足。安全保卫工作光靠人的管理是不够的,需要“人防、物防、技防、信息防、网络防”五防相结合,高校要更新和完善校园的安全设施和装备,要积极应用新科技、新技术,建立立体式、综合式的校园网络信息监控安全防范体系,这些都需要高校加大安全管理经费投入。

3 加强开放式校园山水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开放式校园的安全管理涉及面广,涵盖了治安综合治理、水域安全、交通安全及森林防火安全等多方面,应把握针对性和整体性相结合、外松内紧的思路,着重从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及科技保卫等方面着手,确保校园资源不仅能对外开放服务于大众,又能有效地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3.1 创新安全教育模式,提升校园参与者的安全技能

“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要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体校园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1.1 建立一整套的安全教育体系

对于大学生要建立从新生进校到毕业离校一整套安全教育体系,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大学必修课程,大学生安全教育要“进课堂、有教材、设学分”,并从新生进校就开始抓;同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知识的内容包括安全常识、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课堂学习、案例讨论、多媒体安全教育片学习、安全技术实战演练等。

3.1.2 实现安全技能实战演练制度化

学校要开展每年不少于2次的消防逃生紧急疏散演练;同时,不定期地组织山林防火、防汛抗洪、动物伤人急救、卫生防疫等安全技能的演练。在大学生军事理论教学和体育教学中设置野外逃生、医疗急救、自卫防身术等课程内容,让大学生了解并掌握山林、水域出现危险状况时,如何紧急避险、溺水抢救、包扎止血、心肺复苏等;在遇到歹徒人身侵犯时,如何防身和自我逃脱。

3.1.3 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将“两课”教师、心理教师、辅导员、保卫干部、学生干部、学生志愿者等组织起来,成立专(兼)职校园安全宣传队伍,积极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网络群、短信等新媒体工具,广泛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信息。

3.1.4 加强校园安全警示标识系统建设

安全警示标识系统是一种静态的提醒警示人们注意安全,防止危害或事故发生的标志组合,不仅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教育[4]。特别要完善校园内的交通标志,让校外人、校内人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到哪去走哪条路、哪条路是单行线、限速是多少、哪个路口比较危险等”。除了交通标志之外,还应合理配置各类安全警示和安全设施。如湖泊河流区域设立禁止戏水、游泳标志,配备应急器材救生圈等;山林道路入口设立禁止烟火标志,配备灭火器材等;在图书馆、学生食堂、体育场等公共场所设立保管好贵重物品的安全提醒标志;在学生寝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立不拥挤、不喧哗、不使用违章电器的安全提醒标志等。用标识来提升安全意识,用标语来警示安全。

3.2 加快校园安保科技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形势的变化不断地告诉大家,传统的保安模式“人防加物防”已经很难应对校园开放式管理后大量而且复杂的校园事件,必须不断地引进新、高、尖的安全防范科技手段,扩大技防设施的覆盖面,以提高安保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时效性与实效性。

3.2.1 学校应建立全校区的监控报警系统

在校园出入口、道路、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停车库、山林出入口、河流湖泊危险点等处设立监控点安装日夜型摄像机,实时24小时不间断监控,做到校内安全无盲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消除。

3.2.2 学校应设立主控中心

根据区域建立监控的分控中心,每个监控点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数字录像并储存,数字录像机与校园网相连,监控管理人员、安全负责人员实时查看校园状况,一旦发生情况,立即发出指令进行处置。

3.2.3 学校应建立校园门禁管理系统、校园交通标识和道路优化系统

为缓解校内交通压力,减少交通隐患,实行校园门禁管理系统。对校内机动车、自行车、行人进行分道管理,在人流高峰时段,实行机动车错峰限行或者机动车单向通行管理。利用校园网和校园监控系统建立校园交通联网系统,实时掌握校园的交通状况。

3.2.4 学校应建立学生宿舍门禁系统

为确保学生生活区域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阻止非法闯入,实行学生宿舍楼门禁系统管理,学生凭本人校园一卡通(注入学生住宿信息和允许进入学生宿舍楼权限)方能进入学生宿舍楼。进出宿舍的人员、时间将一一记录。建立学校师生指纹系统。对于进出校园的人员通过指纹检测就可以判断是教师、学生还是校外人员。如果是校内师生就可以马上确定身份,特别有助于人员进出实验室、图书馆等学校重点部位的管理。

3.3 完善四大安全工作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要真正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关键还在于要有好的工作机制和优秀的管理队伍。要建立并完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化解机制、师生思想动态研判机制、高校安全月度重点工作机制、校园安全工作预警机制四大工作机制。在学校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统领下,涉及校园安全的校办、宣传部、学工部、保卫部、网络管理中心、后勤、基建、各二级学院等部门根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协同,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安全管理部门要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走队伍的职业化之路,实现专业化的管理和专业化的指导。提高一线校卫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探索校园门卫等安全保障岗位“服务外包”的用工体制,对监控、消防、交通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提高待遇,稳定队伍,强化职业引导。

3.4 校地联合,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高校校园实行开放式管理,将学校资源与社会共享,因此要积极引导政府的管理职能延伸进校园。校园的安全管理涉及治安、交通、消防、城管、环保、卫生、河道山林管理等方方面面,高校要加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校地共建,形成安全工作预警和处置合力,构建高校安全工作大联防系统[5],共同维护校园及校园周边的安全稳定。

在学生人员集中的高校密集区域成立高教园区110处置中心或地方派出所高校警务室,可以有效遏止高校区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迅速处置各类治安事件,有效维护师生的利益。同时,通过高教园区110和高校警务室的平台,公安与高校可以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也可以合作建立预警平台,及时对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情况、社会矛盾等实时预警,警示师生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加强高校校内及校园周边的交通和环境治理工作,特别是在旅游旺季、高校新生报到等外来人员进入高校密集时间段,将属地交警、城管等政府部门引进高校参与管理,弥补高校在校园交通管理、校园周边的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没有处置权的不足,依法依规及时处置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稳定运行,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的长治久安[6]。

4 结 语

大学校园的开放式管理是大势所趋,高校不仅要不断地与社会融合,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更要针对自身校园环境特征,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安全管理能力,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确保校园的长期安全和稳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

[1] 胡蝶,张凤华.赏樱人流“封堵”武大校门[N].武汉晚报,2010-03-21(2).

[2] 杨红波,凌连新.高校校园旅游的概念辨析及功能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0):113-115.

[3] 杭州市公安局.2012年高校发案情况综述[EB/OL].(2013-01-11)[2013-01-12].http://10.110.10.110/New/Detail.asp?Type=o1&d=19622.

[4] 刘志强.开放式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策略[J].山西建筑,2006,32(24):12-13.

[5] 王才领,王绍让.开放式校园安全管理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0(1):16-20.

[6] 朱静,吴婷婷.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高校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6-19.

Practiceandresearchonsecuritymanagementofhillandwaterinopencampus

YAN Xinganga, CHENG Liquna, SHI Jiantenga, YING Rongqiub

(a. Department of Security; b.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China)

We study the experie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security management of open campus and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n security management of open campus with hills and waters. By practice, we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 of security education mode, security techniques and security work system.

open campus; campus security management; security management of campus with hills and water

G647.4

A

1671-8798(2013)02-0138-06

10.3969/j.issn.1671-8798.2013.02.013

2012-08-28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1121022)

严新纲(1964— ),男,浙江省杭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安全管理、国防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开放式山水校园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关于小学作文开放式指导的思考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山水》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