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心理,构建和谐社会

2013-10-21 04:47及之刚
卷宗 2013年6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

摘 要: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保持心理和谐,不仅关乎每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协调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讲,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心理和谐”已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纳入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幸福指数和幸福体验上,追求心理和谐,力求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市场经济自发竞争机制导致的社会矛盾映射在人的精神世界造成不和谐心理因素增多、心理失衡、价值趋向单一、理想信念困惑、极端情绪化心理,这种精神状态不利和谐社会建设,也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然而,尽管不觉间心理和谐的问题已日益严重起来,但可怕的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和社会足够的重视。在这种形势下,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保持心理和谐,不仅关乎每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1 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十条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一直被各国普遍采用:你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是否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善于“内定”;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往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

社会的不和谐使人心理压力增加,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蔓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一方面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這些不和谐是因素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由于心理不和谐、不健康会给个人、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家庭社会和谐安定,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在社会有机体正常运转的过程中,社会心理并非是一个机械的、被动性的因素,而是一个相当活跃的、能够主动地向社会释放能量的能动因素。和谐的社会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的正能量,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的负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以人为本就不能不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问题。

2 目前我国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我国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同时,经济飞速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集中显现出来。经济和社会转型期的急剧变化,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地区差距增大,社会分配矛盾凸显,政治腐败,教育、医疗、住房、负担加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传统价值缺失,浮躁、逐利之风蔓延。所有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会给人们工作和精神上带来更多的压力,从而造成人们心理的不和谐。我国社会大众心理某些方面已出现了失衡的倾向,心理健康的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公众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已经步入“全民焦虑时代”。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职业人群中,抑郁和焦虑状况已较为严重,超过5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卫生部调查表明,我国现有超过3600万的抑郁症患者,其中约有10%~25%选择自杀。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作为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者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至70%。有媒体称,在我国每3分钟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11人自杀未遂。据估计,我国抑郁症的年发病率为5%~10%,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并已接近11%的世界水平。当其中一些人面临就业、婚姻、子女、养老等生存压力时,其无助和挫折都可有能成为一触即发的“引信”,瞬间点燃“炸药包”。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这种疾病的折磨。抑郁症现在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世界第四大类疾病。预计2020年将会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心理的营造和建设,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关系到民族复兴“中国梦”能否最终实现,也应该成为全社会认真对待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当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

不和谐心理形成原因如下:

一、财富分配不均导致不同利益群体心理失衡。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影响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利益格局的巨大差异形成多元利益冲突会引发离心力,产生牢骚、消沉、怨愤的心理。

二、经济转型中市场利益机制导致功力心理而公德缺失。市场利益机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同时带来的是,社会上实用主义盛行,物质追求成为人的价值首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成为人的行为准则,甚至婚姻、家庭都功利化了,人变得更加理性和冷漠,缺失了对他人的应有的关爱和帮助。

三、政治腐败、权利和机会的不平等以及社会保障问题加剧了社会不公正的心理预期,引发嫉妒、贪欲等不稳定和极端情绪化心理。

四、日益宽容、自由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人性的解放,市场经济创造了这样一种机制,只要人有需求,市场就有源源不断的供给,这就产生了贪婪、放纵、无节制的心理。这些精神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目前心理不和谐社会问题。

3 营造社会和谐心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心理失衡问题的存在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它使人们缺乏一种应对社会变革,生活变化的从容心态,强化了对未来前景的不安全感,进而会引发家庭危机,甚至社会动荡。而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需要正视其矛盾和问题的存在,社会各方面协同努力,改变失衡现象。

3.1 做好社会心理的监测,掌握社会民众心理的波动规律

政府应当监测民众心理状态,及时掌握民众心理的波动规律,以作为宏观决策的依据,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在科学的心理调查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预测国内国际可能的重大突发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成为政局和国际问题的“预警员”。

3.2 不断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建设

社会制度建设是培育和谐社會心理的长期性的、治本的方略。要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尽快完善民生保障;建立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创新利益均衡机制与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制度,为民众提供平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扩大社会中产阶级比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对新媒体的科学管理,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引导人们理性看待社会热点问题。

3.3 坚持正面引导,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心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落到“心”上去,因此,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至关重要。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在社会组织中开设心理治疗机构和咨询中心,建立心理卫生网络。同时我们也要做好个体自我心态调节,确立开放包容的乐观心态。

3.4 利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完善文化建设,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教育

要实现和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尽可能减少改革阵痛,减少社会负性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与此同时又要积极推动人的和谐心理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觉地在教育、心理医疗以及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作者简介

及之刚(1963-),男,河北省泊头市人,历史学硕士,副教授,主攻方向: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