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效果研究

2013-10-22 02:5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内服针灸哮喘

张 玲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儿科,湖北恩施 445000)

本研究通过中药内服及穴位针灸治疗儿童哮喘1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本院儿科确诊为哮喘的儿童300例,其中男163例,女137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9.3±1.3)岁,所有患儿都曾经有急性发作史。随机将患者儿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及穴位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然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长期随访,按照自编的哮喘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治疗方法 治疗组150例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及穴位针灸疗法。中药组方:制黄精、炙黄芪、枸杞子各15g,白术、麦冬、补骨脂、党参各10g,五味子、蝉蜕6g,防风3g,每天1付,连续服用1个月。针灸疗法:肺俞、风门直刺5~8分,大椎直刺1~1.3寸,留针20 min左右,行针2~3次,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虚寒者配以艾条温和灸,虚热或合并肺热较甚者慎用,所有患者隔日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周,继续针灸1~2个疗程。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西药平喘治疗,主要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每晚100μg~200μg,连续治疗1个月。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随访6个月,并按照制定的哮喘问卷表形式随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1.3 考察指标

治疗1个疗程后并经随访,观察2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哮喘发作时持续时间的长短、发作时咳嗽、喘息及感冒次数及汗出等情况。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哮喘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大多消失;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表1显示,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痊愈21人,显效84人,有效42人,无效3人;对照组临床痊愈6人,显效45人,有效81人,无效18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疗效判断比较

2.2 2组患者缓解期效果情况

表2显示,通过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长期随访,以单次发作计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哮喘缓解期内急性发作人数、发作情况比较,发现治疗组急性发作人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发作人数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组6个月内急性情况比较

2.3 2组缓解期呼吸道感染程度比较

表3显示,呼吸道感染一直是哮喘病人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因此哮喘患者缓解期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可表示急性发作的潜在危险。以单次感染计数,治疗组随访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患者114人,对照组138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道感染后诱发哮喘发作人数占感染人数的18.4%,对照组占28.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随访期内呼吸道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儿童哮喘已成为影响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引起哮喘的病因十分复杂,遗传因素、感染与环境致敏原都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急性发作与患儿年龄密切相关,上呼吸道感染也是支气管哮喘的常见因素[3]。小儿哮喘缓解期病机以虚证为主,临床治疗时多采用补肾健脾、祛痰活血等治法。因此,本研究内服中药组方选择党参、白术、黄芪、防风、茯苓等药物补气等;黄精、补骨脂、山茱萸、胡桃肉补肾,麦冬、玉竹滋阴生津。

针灸治疗是临床治疗哮喘的重要方法,所选穴位是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以肺俞、大椎、风门三穴为主。肺俞是肺脏精气输注之处,可统治呼吸系,擅治外感诸疾;大椎是督脉,诸阳经之会穴,既可治疗感冒、疟疾和其他热性疾病,又是宣通肺气、平喘之要穴;风门属背部膀胱经穴,有祛邪平喘、预防感冒之功效,三穴同用有平喘和防治哮喘复发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通过1个疗程的中药内服及针灸治疗,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哮喘缓解期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发作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本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患者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单次发作计数治疗组急性发作人数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发作人数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易发病的一类,而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因此缓解期内儿童呼吸道感染次数也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随访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率76.0%,低于对照组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道感染后诱发哮喘发作人数占感染人数的18.4%,对照组为28.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张蔚,何薇.中频药物穴位导入治疗小儿哮喘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6):527-529.

[2] 杨俭治,郑敬阳,陈志宏,等.泉州市中小学儿童哮喘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1):79-80.

[3] 王岐黄,王乐文,杨章兴.平喘膏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1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导报,2008,5(20):92-95.

猜你喜欢
内服针灸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药内服配合药浴治疗小儿湿疹90例:附单用中药内服30例对照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