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2013-10-24 12:08杨晓雪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龙川库容溢洪道

周 媛,杨 芬,杨晓雪

(1. 海城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局,辽宁 海城114200;2. 兴城市曹庄镇水利站,辽宁 兴城125107;3. 锦州市水土保持站,辽宁 锦州121015)

1 工程概况

海龙川水库位于海城市南部,距市内40 km。坝址位于岔沟镇海龙川村,该水库属于海城河支流,坝址以上河道长2.33 km,河道平均坡度为124‰,多年平均径流量69.6 万m3。水库集雨面积2.94 km2,属于山区小型水库。

该地区属于秋春两季多季风、北风,夏秋两季多南风,年平均风速3.6 m/s。年平均降水量为600 ~700 mm,大部分集中在7—9月,占年平均降水量的61.5%。根据海城站提供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767 mm,由于春风影响,5—6月蒸发量为589.5 mm,占全年蒸发量的33.97%,最大蒸发量约为7 ~10 mm/d。

海龙川水库主要由拦河大坝、输水洞、开敞式溢洪道组成。水库原设计总库容20.6 万m3,防洪库容为10.2 万m3,兴利库容9.9 万m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1]规定,水库工程规模属于小(2) 型水库,所以海龙川水库原工程规模为: 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 级。

2 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该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属于“三边”、“三无工程”,施工质量差,虽然经过几次加固改造,但经过多年运行,加上冬季气温较低,经过反复冻融破坏,风化岩堆积加剧。经过对大坝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存在以下4个问题:

1) 上游护坡石大范围出现坍陷,局部块石滑动和丢失,水库左侧坝肩上坝公路低于坝顶高程1.5 m。

2) 溢洪道右侧山体局部脱坡,底板年久失修。

3) 输水洞闸阀锈蚀,启闭困难。

4) 输水洞下游输水渠道两侧挡墙局部坍塌。

2.2 安全鉴定结论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评价结论,海龙川水库属三类坝,为病险水库,不能满足水库工程安全运行。依据《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01)[2]及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关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等规定,鉴于海龙川水库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并且经鉴定为病险水库,必须进行除险加固处理。

2.3 除险加固的紧迫性

海龙川水库主要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库。水库总库容20.6 m3。水库调度原则是在确保水库主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水库下游海龙川村、岔沟镇人口2.6 万人,耕地900 hm2的防洪安全。从水库社会经济角度考虑,除险加固是必要的。

除险加固是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需要。水库兴建至今,虽未发生重大事故,但主要建筑物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等目前存在较多较严重的安全隐患,且水库在安全运行和管理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已危及到水库的安全运行。

海龙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除险加固后,将彻底消除险情并有明显的经济合理性,因此除险加固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

3 水库任务

海龙川水库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 2) 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2.94 km2,水库总库容20.6 ×104m3。自1958年以来,水库发挥了拦洪削峰的作用,同时还灌溉了33 hm2耕地和发展了养鱼等副业。水库的防洪任务很重,社会效益显著。

农业供水严格按年初提出的用水计划执行。水库每年的供水量随蓄水、来水、需水的变化而不同。控制灌溉面积30 hm2,供水保证率75%。9月20日以后—次年6月10日为非汛期,其中5月末—10月上旬为灌溉期,在灌溉期间由水库输水洞放水灌溉13 hm2水田,水位超过防洪限制水位时洪水将自动泄流。

4 规模复核

4.1 原设计洪水标准及规模

海龙川水库原设计洪水标准20 a一遇,校核洪水标准300 a一遇。水库总库容20.6 万m3,防洪库容为10.2 万m3,兴利库容9.9 万m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规定,水库工程规模属于小(2) 型水库。

4.2 水库规模复核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中有关规定,海龙川水库防洪标准采用设计洪水标准为20 a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 a一遇。复核后的洪水标准值为设计洪峰流量77 m3/s,校核洪峰流量137 m3/s。水库总库容为17.70 万m3,其库容量<100 万m3,因此海龙川水库属小(2) 型水库,主要建筑物为5 级。

5 死水位复核

中小型水库淤积年限一般为15 ~30 a,本次设计根据小(2) 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和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水库淤沙年限可采用10 ~20 a,固本次设计采用淤沙年限为20 a。

式中:V 为淤积库容,m3; T 为淤积年限,a; G 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t/a 或G = FS0;S0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t·km2/a;F 为坝址集水面积,km; γ 为泥沙的容重,约为1.0 ~1.4 t/m3,一般用1.3 t/m3; E 为为推移质和岸崩二者占悬移质泥沙的百分数,一般用15% ~30%,本次设计采用20%。

即: V = GT/γ × (1 + E) =1.09 万m3

经过计算可得海龙川水库死库容为1.09 万m3,而海龙川水库原有设计死库容0.5 万m3。水库自1958年12月竣工后已运行近53 a,其累积淤积量为37 679 t,折合成总淤积库容为2.89 万m3。如上述淤积库容全部产生在死库容内,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海龙川水库死库容已全部淤满。根据实测库区地形图水库已经淤至近259 m高程。因此,本次加固设计水库死水位,经复核后选用260.00 m,死库容选用1.09 万m3。

6 洪水调节计算

6.1 基本资料

依据2006年水库安全鉴定阶段实测的1/2 000库区地形图及1/10 000地形图分别复核水库水位与库容关系曲线,复核结果与2006年安全鉴定一致,故仍采用安全鉴定成果,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见1 表与图1。

表1 海龙川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表

图1 海龙川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

6.2 水库调度原则

水库采用自由泄洪方式,不考虑洪水预报和预腾防洪库容,正常蓄水位即为防洪限制水位,当水位超过正常蓄水位264.5 m时自由泄流。输水洞不参加洪水的调节。海龙川水库溢洪道水位~泄量关系曲线见表2 与图2。

表2 海龙川水库溢洪道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

图2 海龙川水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6.3 洪水调节计算成果

6.3.1 主峰洪水过程线形状系数rp的计算

沿用上表中的Qp和W24p,根据水文分区Ⅲ4区,采用东部( ⅡⅢⅣ区) 计算式计算,其结果为:

式中: rp=0.03 <0.05,可不计算过程线,只计算出不同频率下参与调洪的洪水总量W调p( 万m3) 。

Wp= 0.67W24p+0.12Qpι,各频率的Wp值为:6

.3.2 调洪计算

此次设计采用简易调洪方法调洪,即用简化公式:

式中: qM为某一频率的最大泄量,m3/s; Qp 为某一设计频率洪峰流量,m3/s; V防为溢洪道底以上防洪库容,万m3; W调p为某一设计频率参与调洪的洪量,万m3。

溢洪道下泄流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 q 为下泄流量,m3/s; B 为溢洪道底宽,m; H 为溢洪水深,m; M 为流量系数,m 取0.385。调洪计算成果见表3。

表3 海龙川水库洪水调节计算成果

按本次洪水调节计算成果,20 a一遇设计洪水位266.03 m,相 应 库 容14.16 × 104m3,最 大 泄 量64.28 m3/s;200 a一遇设计洪水位266.79 m,相应库容16.93 ×104m3,最大泄量118.52 m3/s。

7 结 论

通过对海龙川水库这座小2 型病险水库的死水位的复核和对除险加固后洪水成果的计算分析,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SL252—2000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研究设计院.SL274—2001 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龙川库容溢洪道
龙川掠影
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龙川至连平段模块化机房建设
高低堰竖井溢洪道的研究与应用
岸坡弯道式溢洪道优化设计应用
高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探讨
全省已建成水库总库容
月潭水库防洪库容的确定
非常溢洪道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零库容梯级电站联合调控策略研究
隶属于原中央苏区的龙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