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阅读素养理念对我国语文试题命制的启示

2013-10-26 03:42杨璐
参花(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命制考点语文课程

◎杨璐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一、PISA阅读测试概况

1960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并组织实施了PISA教育成效评价研究项目。PISA是适用于义务教育后期的15岁学生,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情境下做出良好判断和决策的能力。PISA每三年举行一次,以阅读、数学和科学中的一个主题为焦点,而以其他两个主题为辅进行评价,九年为一个周期,目的是为了明确九年里某一主题下学生的发展程度,并且每三年会了解一下他们的最新进展。

二、PISA阅读测试的评价内容

PISA评价体系涉及阅读素养、科学素养以及数学素养。其中,在PISA的评价体系中,关于阅读素养是这样界定的。阅读素养是在人一生经历的各种情境中,在与同伴以及所参与的更大的社会团体的相互作用下所建构的一种可增长(即创造性)的知识(即言语知识、思维知识、审美知识)、技能(即解决问题,生成决策的能力和表达决策的能力)和策略(智慧、方法)的能力。

在PISA中,学生阅读素养评价主要包括阅读测验和问卷调查。阅读素养测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要求来处理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访问和检索信息,即学生从文章独立的片段中直接提取数据、定位信息的能力;二是整合和解释文本信息,即根据文中的独立片段形成概括性的理解,推理文章段落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某种解释;三是反思和评价,即提取文本以外的知识,针对文章内容及文章形式做反思及评价

三、PISA阅读素养理念对我国语文试题命制的启示

PISA测试的创新之一在于它提出了阅读素养这一新概念,并明确了其内涵,上文已提到过,阅读素养是在人一生经历的各种情境中,在与同伴以及所参与的更大的社会团体的相互作用下所建构的一种可增长(即创造性)的知识(即言语知识、思维知识、审美知识)、技能(即解决问题,生成决策的能力和表达决策的能力)和策略(智慧、方法)的能力。阅读素养包括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反思能力,提高阅读素养的目的也十分明确,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和促进个人的社会参与。

由PISA的内涵可知,PISA阅读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技能和策略。所以,在PISA 看来,一个有学问的人不但应有知识,还应当具备运用知识的技能。PISA 所测评的“素养”并不局限于学校常规课程,而是取自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领域。它的评价重点不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学校课程,而是评价学生是否做好了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

2001年,由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了“素养”的概念,并将“语文素养”一词作为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核心概念。语文课程的编制和教材的编写主要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由我国教育部提出的语文素养包括思想情感、语感、思维等,但并未提出明确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模糊导致了在语文考试评价理念的模糊。语文高考已进行多年,但在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具有影响力的考试理念。各地高考题的命制基本上以考试大纲为准,但由于出题理念不明确,语文试题考察的方向和范围都模糊、笼统。例如,上海市考试院分析了2008年语文高考,将考点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列出了包括词语的语境意义,基本语法、修辞手法、筛选信息、基本结构、概括文章大意、主旨和鉴赏艺术形象等考点。可以看出,中国的考试题目更强调对文章材料做专业意义上的分析。而上海市的高考题每年的具体考点当然不尽相同,为什么选择这些考点没有明确的答案,这就是由于语文素养概念的模糊导致了考点命制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1]王文静,罗良著,《阅读与儿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2]赵雪,《PISA 视野下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职教论坛》,2011年6月。

[3]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商务印书馆,2006年。

[4]OECD.Measuring student knowledge and skills:A New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http//www.pisa.oecd.org,1999.

猜你喜欢
命制考点语文课程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对一道中考题的命制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