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声乐教学的理论实践研究

2013-10-26 03:42浦彤伟
参花(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声乐音乐能力

◎浦彤伟

(内蒙古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声乐是一种以身体来表现音乐、表达人的思想、反映社会现状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在表演艺术范畴之内,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把声音作为载体,涉及了心理学、文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高校实施声乐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声乐理论与声乐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声乐教学的不同阶段体味这种艺术。[1]

一、研究声乐教学的意义

声乐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声乐课自身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其设立有必要性。声乐课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普通高校的学生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专业知识、不同的审美能力,这些因素决定着声乐的学习不同于文化课程,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规范性。通过声乐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还可帮助他们锻炼思维并提高情趣。[2]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只擅长读书和学习,还必须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学生。而声乐本身作为一种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艺术,对学生实现综合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对声乐教学形式的分析

1.集体教学形式

各高校在声乐方面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声乐课学生和声乐课教师的比例不断加大,传统的声乐个别课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集体课教学已经成为了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受教面广、整体教学效率高是声乐集体教学的主要特点,在这种形势下教授声乐教学的基础常识和理论知识是很适合的。集体课的教学形式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授课时间,而且使得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培训。

2.辅导教学形式

在高校的专业音乐教学中,小组教学是区别于集体课教学的另一个具有辅助和提高作用的教学形式,其主要以歌唱发声练习教学为主。通过小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声乐水平专业化,教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培训,规模比较小。通过集体和小组两种不同教学的配合,使得声乐教学在学习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个体的特征和更高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可以弥补集体课对学生个性化教学的不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取得了整个集体教学良好效果。

三、创新高校声乐学习方法

1.创新学习模式

高校实施声乐教学并不是只为了学习声乐而只教授学生学习声乐这一种模式,还应和声乐的相关艺术和社会生活的许许多多的方面密切结合,进行综合性学习。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不单要有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调整歌唱感情的能力,同时还要对歌曲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声乐教学模式不应该单一,要把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声乐研究能力相结合,创新声乐学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学习能力。

2.拓展知识范围

学生要具备对知识的储备能力,综合性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对音乐的研究,还要延伸到与声乐学科紧密联系的其他相关学科。如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用国外的声乐学理论,介绍全球著名的音乐家以及他们的成就和故事,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对声乐的内容与历史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单一的课堂添加一些趣味。要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是需要热爱生活的人谱写出来的。一首歌通常蕴含了一个人丰富的内心情感,歌唱者应该充分体味到这种情感,才能真正地把一首歌完美地演绎。

3.营造音乐氛围

声乐教学与传统的文化知识教学不同,它需要学生真正地融合到音乐的世界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氛围中。在平常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作为声乐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寻找音乐的感觉,感受歌唱的情感,帮助学生对歌曲有充分的理解与合适的把握。这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把所要学习的音乐素材作为共同讨论和集体研究的主题,要求每个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主动探究并描绘出音乐的情景,把自己融入进去,想象歌词描绘的每一个场景,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升了他们的创造与创新能力,还对他们把握歌唱情感,丰富歌唱意境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关键作用,也是学生学好声乐的关键。

4.增加教学互动

声乐课程不是传统的教学课程,在高校中仍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师和学生之间应保持高度的合作性,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扎牢基础知识,把课堂上每一个声乐知识点都弄懂弄透,必要时进行扩展延伸。教师在平时要多了解学生,注意到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和学生应有共同的明确的教学任务,多进行思想沟通。声乐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共同合作的融洽过程。[3]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的,学生要经常像老师汇报自己每个阶段对声乐的理解和认识,询问老师的见解和意见,针对老师的教导对自身进行总结和完善。

5.采用分层教学

高校里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专业,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选择声乐作为自己的专业,也不是每一个选择声乐的学生都具备基础的声乐知识。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声乐可能是一门陌生的学科,他们并不了解声乐知识。所以对老师来说,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手段。对于那些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进行高水平声乐的教学,多层次、多领域地教导他们;针对有基础但不扎实的学生,要巩固他们已有的声乐知识,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声乐水平;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采用最基本的教学手法,让他们慢慢具有一定的声乐水平。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地做出调整。充分地利用这种分层教学的模式,让每位学生都有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四、对声乐教学的评价分析

1.整体评价原则

教学课程必须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教学信息反馈。高校实行声乐教学最初的目的是满足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用音乐艺术来扩展学生的综合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要遵循以下原则来对教学进行整体评价。

(1)在高校实行声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调查每一位学生是否都真正地喜爱唱歌,高校实施课程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地喜欢声乐。

(2)在高校实施声乐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督促学生在学习声乐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对声乐技巧的训练。从整体上评价学生对歌唱情感的把握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3)不同的高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本有的专业知识,把音乐作为纽带,让学生在其他的艺术方面也有所提高。要给学生机会开拓眼界,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他们的潜在能力。

(4)学习声乐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具备综合的音乐素质。学生除了会唱歌和懂乐理知识外,也要具有欣赏、分析、创作歌曲等综合能力。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多关注学生是否有创造音乐的欲望和创新的能力,及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

2.个体教学评价

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具备的声乐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测和统筹,根据学生原有的声乐基础,注意学生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分析他们能够提高的程度从而来进行评价。开发挖掘具备音乐潜力的学生,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引导和督促,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声乐教学是复杂而艰辛的过程,由于学生各自条件背景有着很大差异性,所以要求声乐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并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高校实施声乐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声乐是必然趋势。声乐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高校声乐中,教师们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确保教学形式的丰富化多元化,不断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水平。声乐中对理论的学习是为实践而服务的,理论和实践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正确地将二者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声乐音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音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