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程式和人物塑造间的关系

2013-10-26 03:42黄桂
参花(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林冲程式表演艺术

◎黄桂

(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00)

在文化概念领域范围内,戏曲表演是一种集合了舞台表演艺术以及歌舞艺术、戏曲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传统艺术类型。戏曲表演艺术不仅在国内艺术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的推动影响和作用。戏曲艺术中,戏曲表演就是指表演者按照相应的剧本内容,进行真实、典型并且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演绎。戏曲表演中,戏曲将表演者作为创作工具,进行戏曲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将创作者以及表演者、戏曲创作的人物形象等,全部统一地集中在表演者身上,通过表演者在戏曲表演程式要求的塑造演绎,实现人物形象的塑造完成。因此,根据戏曲表演的具体概念过程,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之间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戏曲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实现的过程中,戏曲表演者不仅需要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声音辅助进行戏曲剧情的演绎诠释,并且最为重要的是戏曲表演者还需要按照表演程式的要求,全心投入到戏曲表演创作中,才能实现对于戏曲剧本的舞台表演效果最佳的目标。下文将结合戏曲表演实例,对于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述。

一、戏曲表演与戏曲表演程式

戏曲表演是戏曲表演者按照戏曲表演程式的要求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实现戏曲舞台表演效果最优化目标。在戏曲表演的这一实现过程中,按照戏曲表演程式进行人物塑造的体验过程,是一种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体验过程。戏曲表演者在进行戏曲表演学习过程中,对于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在对于戏曲人物形象模仿以及相关技术训练的前提下,完成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体验过程,在这一体验过程的基础上,再去进行人物形象的创造实现。因此,对于戏曲表演程式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来讲,体验是进行人物角色创造的重要手段,而通过表演进行人物形象的表现则是人物塑造的目的,也可以将戏曲表演中戏曲表演程式的体验过程,理解为人物角色创造的准备阶段,将人物形象的戏曲表演阶段理解为角色创造的完成阶段,在这种戏曲表演程式与表演体验的有机结合下,完成对于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戏曲表演本身是一种程式化并且戏剧化、唱念做打形式有机结合的歌舞表演艺术,而戏曲表演中的程式化则是戏曲与其他表演艺术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戏曲表演艺术的最本质的特征。戏曲表演中的程式,是戏曲表演在复杂的、综合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艺术上和技术上的要求与规范,戏曲表演的过程,就是以唱、念、做、打等具体化的程式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比如,在《宝剑记》戏曲剧本中,对于“林冲夜奔”这一戏曲剧目中人物形象“林冲”的塑造,以及人物英雄形象的最终诠释与表现,都是在按照戏曲表演程式的特定要求规范基础上,通过戏曲表演者以“体验”和“表演”的过程,实现对于“林冲”人物英雄形象的完美诠释和表现。

二、戏曲表演程式的模仿体验

在戏曲艺术表演中,对于戏曲表演程式化的体验过程,是一种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体验过程中,对于戏曲表演者来讲,在进行戏曲表演学习以及人物形象塑造表现中,就必须掌握和遵循这一种程式化的表演技术要求,并将其作为戏曲表演学习的基础,在对于戏曲形象模仿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于戏曲形象的表演完成。戏曲表演中,传统戏曲剧目以及剧本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前人已经创造成型的人物形象,因此,在以戏曲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出来的过程中,不管是用唱的方式,还是念的方式,甚至是做、打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都是已经创造成型的人物形象,并且在表演塑造过程中,都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模式,而这套较为完整的表演模式,就可以称为是戏曲表演程式。

通常情况下,已经成型的戏曲表演程式,对于进行戏曲表演学习的人来说是一种学习的参照,进行戏曲表演学习时,就是按照这种戏曲表演程式,进行人物形象表现方面的模仿学习与技术训练,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戏曲表演学习者才能最终实现对于人物形象的体验和完美诠释,并且进行人物形象的创造实现。在进行戏曲表演程式的体验过程中,一些戏曲表演名家也有相应的心得体会。比如,某一位戏曲表演艺术方面的名家就说过,戏曲表演中,只有先将戏曲表演演员的基本身段工架等训练好,然后再去进行深入的剧本人物角色体验,从人物角色的个性去对于戏曲表演艺术以及程式的融化理解,进行人物角色的创造,这也是我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特殊的、独有的体验方式。这一体会过程不仅是对于戏曲表演程式的体验过程,而且同样也是人物形象的特殊创造过程。在戏曲表演中,对于已经成型的人物形象,其表现与表演过程,就是要在对于人物形象性格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人物形象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的体验,最终完成对于人物形象的诠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人物形象的创造。既然已经有了塑造成型的人物形象,以及对于人物形象的外部表现形式,也就是戏曲表演程式,在进行戏曲表演中,就应注意利用这些表演程式,结合具体的剧本要求与人物形象,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活的生命、情感,进行人物形象的展现,成功地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创造。

三、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关系分析

根据上述对于戏曲表演程式及其体验过程的分析,在进行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之间关系的分析上,主要以一现有的戏曲表演剧目为例,结合剧目中戏曲表演的形式过程,对于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述,以更好地促进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仍然以《宝剑记》为例。在《宝剑记》中“林冲夜奔”这一出戏曲剧目中,“夜奔”剧目的唱词主曲为《折桂令》,是对于《宝剑记》剧本中“林冲夜奔”这一出戏曲剧目中主要任务形象“林冲”思想变化的集中体现与最好诠释。在进行“林冲夜奔”这一出戏曲剧目的表演过程中,要想正确地进行“林冲”形象的理解把握与演绎诠释,就需要正确地对于本出剧目中的唱词进行理解把握,并进行表演程式的准确应用,最终来实现对于“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就是说在进行“林冲”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与演绎过程中,对于“林冲”形象的表演理解和进行已经塑造人物形象“林冲”的演绎表现,两者缺一不可,需结合应用才能完成戏曲表演这一艺术。对于这一点,“林冲夜奔”戏曲剧目中的已有的戏曲表演者就做得很好。

“俺指望封侯万里班超,生逼作叛国红巾,作了背主黄巢。”这是《宝剑记》剧本中“林冲夜奔”这一剧目唱词中的一句,从字面上这句话理解为林冲想像班超一样,做一个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正面英雄人物,可以名垂千古,但是根据全剧目剧情发展可知,在高俅的逼迫下,最终这种主流社会梦想被打破,坐了牢狱发配沧州,也正是在沧州,这一林冲人物形象思想转折点的重要发生地点,使林冲彻底走到了与主流社会相对立的生存面中。在进行本段剧本以及人物形象的演绎过程中,戏曲演员对于该段曲目表演的身段动作主要为,左云手跨右腿以半弧形到达上场门位置处停留,然后右拳并且左手伸大拇指做“英雄指”,这时再变换左手呈现握剑姿势,右手伸大拇指状。对于这一曲目的舞台身段表演,主要是根据剧本塑造的“林冲”人物形象,在整个剧本中是一个箭衣武生的形象,同时又结合“林冲”禁军八十万教头的身份,在对于人物形象的表演过程中,就要求既要对于“林冲”靠长武生的稳和帅进行表现,同时又要体现“林冲”形象中所具备的短打武生的脆与静,因此,在进行本段曲目表演中,对于林冲人物形象的展现,就有了上述的表演程式。其次,在进行该段曲目的表演中,曲目唱词部分戏曲表演者也表现得很好。比如在唱“俺指望封侯万里班超”一句中,“俺指望”按照剧目表演要求,是想要唱出人物形象“林冲”原本想建功立业、为国出力、封侯加爵的追求和渴望,因此,戏曲表演者在进行“俺指望”唱词唱出过程中,“俺”字就唱作短促,气息平稳送出,并且以中音区声音唱出,而在唱“望”字时,声音就要比“俺”的唱腔声音高出两度半,在对于“望”字唱腔的时长把握上,与“俺”和“指”两字唱腔时长相当,同时,在进行曲目唱曲演绎的同时,还要配合以相应的手、眼、腰、步肢体语言,以更好地进行“林冲”人物形象的展现。这也是该曲目表演过程中,对于人物塑造和曲目表演程式之间关系的一种诠释体现。

结语:总之,戏曲表演程式是对于戏曲表演中的一种要求和规范,戏曲表演者在进行戏曲表现过程中,需要在对于戏曲表演程式进行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熟练掌握各种表演程式,进行已有人物形象的表现与塑造,同时,在这种基础之上,戏曲表演者通过对于已有表演程式的思考,能够实现对于新的人物形象的创作塑造。

[1]杨丽梅.无技不成戏、技不能离戏——我演川剧《拦马》的体会[J].四川戏曲.2012(6).

[2]王评章.戏曲行当、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的关系[J].福建艺术.2007(5).

[3]冯燕.戏曲表演技艺的“三级跳”——我对川剧旦角人物塑造的理解[J].四川戏曲.2012(6).

[4]王艺睿.上党梆子《千秋长平》的人物塑造与舞台处理[J].南腔北调·河南戏曲.2012(2).

[5]王亚梅.戏曲表演"情、理、技"的理解与再认识[J].戏曲艺术.2006(2).

[6]邵桃云.浅谈戏曲表演中的人物塑造[J].南腔北调·河南戏曲.2010(3).

猜你喜欢
林冲程式表演艺术
智海急流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电动车发电机设计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