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高师器乐“中西合璧”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重要

2013-10-26 03:42李艳杰
参花(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西合璧器乐课程体系

◎李艳杰

(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市 15701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也随之变化发展,在专业演奏者眼中的“雅”——传统而单一的西洋或是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过于专业化而不能被“俗”的群体——非专业大众所接受,单纯的专业化西洋或是中国民族器乐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审美需求。如何能让高师院校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更好更快地满足社会群体需求、迎合时代发展,解决毕业就业难问题,需要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创新与改革。基于此本文就高师器乐“中西合璧”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展开论述。

一、高师器乐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高师器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几乎停留于一个模式——西洋管弦、民族管弦、键盘以单纯的音乐会形式或者在综合演出中以个体演奏进行实践表演,专业面的狭窄,培养模式的单一,课程体系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一直致力于专项学习中国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或是键盘的学生对于专业主课之外的乐器、乐种几乎一无所知;特别是这种简单化的“学以致用”实践教学更使学生难以具备今后发展所需的个性创造与创新能力,今后又如何能进行器乐表演多元化、融合化、全方位化;更无从谈起使个性创作审美需求同群体的艺术传播社会功能相结合而做到雅俗共赏。

因此,器乐表演实践教学眼下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便是如何立足并打破单一而传统的器乐实践教学模式,走“洋为中用”、“中为洋用”的中西音乐融合之路,实现器乐表演多元化的全方位发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挖掘学生创作本能,培养迎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大学生表演个体与团体,拓宽实践表演之路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二、“中西合璧”舞台表演实践现状

在器乐表演实践及其教学领域,众多的专家、学者、教师经过不懈的研究,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为器乐表演实践教学之中西融合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各音乐专业院校以及艺术团体多元化器乐舞台表演形式给予中西乐融合的器乐表演更多的舞台表演模式。

自上世纪90年代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开始实施《中国风》计划,让中国听众通过自己熟悉的旋律了解西方音乐形式;同时,也让西方听众通过自己熟悉的音乐形式了解中国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以原生传统音乐为基础的《中国风》系列音乐,在艺术形式上必须追求雅俗共赏。

从1996年到1999年,台湾、香港和海外华人音乐家连续发表文章,开展了历时三年的大讨论,提出世界文化史上任何一次文艺复兴运动,都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艺术相互融合为基础的。中国艺术家为重构自己民族的新音乐文化,在洋为中用的路上已经苦苦探索了整整一个世纪。

进入新世纪,在西方音乐基因排列中植入中国音乐基因,中国音乐的基因肌体和西方音乐的骨架相结合成为中国音乐创作的两种形态。如中央音乐学院“211工程”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西洋音乐融合”的系列音乐会与讲座;创作领域以京剧和民间音乐结合西方复调技术创作的系列作品;及采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对位技法写成的具有浓厚中国古典主义色彩的唐宋诗词无伴奏合唱等等,无不体现了上述两种形态。

三、建构高师器乐“中西合璧”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综合国内外的“中西合璧”舞台表演实践研究现状,我们发现在高师器乐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显然不符合当前音乐界中西音乐合璧的潮流。为打破单一而传统的器乐实践教学模式,走中西音乐融合之路、实现器乐表演多元化的全方位发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我们眼下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高师器乐“中西合璧”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对传统器乐专业实践教学的重大革命,它针对时代审美趣味与需求,既能立足于传统又能实现非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对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中西音乐融合实践教学中深入了解非本专业器乐表演方式、乐种与审美习惯,并且通过舞台实践表演不但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孤立机械结合升华为互动状态,而且把审美教育、专业教育和能力培训紧密结合,并因体系的可操作性,成果交流效应以及对复合型人才的高效率培养从而带来广泛切实的社会效益。这个世纪,该是我们沿着中为洋用的回程走向世界的时代了。

猜你喜欢
中西合璧器乐课程体系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中西合璧郎世宁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亦荤亦素
马年拜读徐悲鸿《八骏图》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