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3-10-26 03:42黎美宝
参花(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藏书流动图书

◎黎美宝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图书馆,广东 清远 513200)

一、基层流动图书馆简介

1.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定义

顾名思义,基层流动图书馆就是为了居住地远离固定图书馆的读者阅读书籍的方便而采取的措施,例如用汽车等交通工具,将书籍定期或不定期运送到居民点或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区,开展书籍借阅活动,既满足了爱书人士对知识文化的渴求,又极好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图书宣传活动。基层流动图书馆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基层流动图书馆既包括了定期不定期给读者上门送书,又包括了在偏僻地区建设能够给读者提供借书服务的服务点。狭义的基层流动图书馆主要是指,利用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送书给居住点偏僻的读者。

2.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的流动图书馆模型出现在公元10世纪,是波斯帝国的骆驼图书馆;19世纪以后,英国出现了马车图书馆,美国的流动图书馆也开始大规模出现。瑞典从1950年就开始以流动书车为主要形式,以国家资助为主要财政保障,大规模建设基层流动图书馆,并且发展迅速。日本的基层流动图书馆则更成体系、规模。大多数日本公共图书馆至少配有3辆书车,以满足建设流动图书馆的需要,达到方便读者借阅图书的目的。流动图书馆在美国也十分常见,特别是服务于孩子的流动图书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基层流动图书馆起步偏晚。但是国家政府的重视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图书的渴求,促使了我国基层流动图书馆的较快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上海就出现了汽车送书车形式的基层流动图书馆;1996年广州出现了上门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的流动图书馆服务点,1999年北京也出现此种形式的基层流动图书馆。除了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首都北京以外,沈阳在1999年就已开始建设服务于农民的基层流动图书馆。目前,我国的基层流动图书馆以汽车图书馆和图书流动站点两种形式为主[1]。在公共图书馆普及率偏低的情况下,基层流动图书馆对我国极其重要,它替代了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为基层读者的图书阅读提供了极大方便。

3.基层流动图书馆的优势

相比传统公共图书馆,基层流动图书馆在经济效益、方便程度以及操作难度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1)成本低廉

相比传统公共图书馆,基层流动图书馆规模较小,所需建设资金少,耗时短,投入使用快;由于流通能力强,基层流动图书馆的藏书量一般较少,购置图书所需资金也较少;此外,规模较小的流动图书馆运行、维护的成本往往也比较低。综上,建设、运行基层流动图书馆是十分经济的。

(2)针对性强

基层流动图书馆往往是针对特定群体而建设的,其藏书对读者的吸引力一般强于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馆随时开展图书宣传活动,与附近读者进行互动也会比较方便,能针对读者需求及时改善自身的服务质量。

(3)便民快捷

基层流动图书馆的最大优势便是它方便快捷的特点。由于基层流动图书馆通常位于居民点、工厂、学校等人口稠密区,或是交通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借书、还书困难是制约此地区读者阅读图书的最大难题,因此将流动图书馆建在身边必将大大方便他们的借阅行为,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

4.基层流动图书馆的作用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普及率偏低,这使得基层流动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大众上的空白,提供了更便利的借阅方式,更方便于读者借阅图书,增长知识。建设基层流动图书馆的意义重大,它既能方便读者查阅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专业书籍,又能为读者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书籍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进而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二、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的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建设发展速度极快,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建设流动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建设效果。

1.经费问题

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建设是一项公共事业,可是由于制度上的缺失,其经费却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经费缺失导致不少基层流动图书馆存在设施简陋、藏书量过低、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经费缺失这一严重制约基础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发展的最大问题,有关国家机关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切实保证基层流动图书馆建设及运行所需的经费;而基层流动图书馆所在地的政府也应大力支持,除了在税收及管理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之外,财政资金上也应给予一定补贴,以保证基层流动图书馆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总之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知识水平与精神境界,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工程,国家和地方都应该给予大力支持。

2.藏书不足、不当问题

由于基层流动图书馆的针对性极强,受众范围相对较小,因此务必根据受众要求确定藏书类型及藏书量。流动图书馆设立地点的读者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设立在学校附近的流动图书馆,其主要受众就是学生,而设立在工厂附近的流动图书馆主要受众则是工人,根据受众的特点购置图书才能使流动图书馆有效吸引读者。符合受众需求的藏书更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满足其阅读需求,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而藏书量往往反映了图书馆藏书的全面性,充足的藏书量通常更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这也是建设基层流动图书馆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建设基层流动图书馆时,既要注意藏书类型,又要注意藏书总量,做到质量并重,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运行管理问题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的作用,其管理者务必制定适当的运行管理制度。流动图书馆往往存在借书、还书程序混乱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但影响流动性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有可能造成图书馆藏书的遗失。为了更好服务读者,维护图书馆,管理者一定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既要满足读者需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要善于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对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4.图书馆选址问题

基层流动图书馆选址一定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方便,特别是行动困难的读者。对于那些行动困难的图书爱好者,例如老人和残疾人来说,身边的流动图书馆更是为他们的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读者使用方便必然使得流动图书馆的利用效率变高,图书馆的书籍及时得到更新又会提高书籍的使用率,这些优点都使得流动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能够更进一步。

三、结束语

1.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普及率偏低,建设更多的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能够有效解决广大图书爱好者借书难、还书难的问题。

2.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的建设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等诸多优点,建设过程中务必把握住基层流动图书馆的原有优势。

3.建设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过程中务必准确把握主要受众的需要,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去制定图书馆的运行制度。

4.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专业素质高、服务质量优秀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基础流动性图书馆务必注意培训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

5.基层流动图书馆服务点的运行固然要注意经济效益等问题,但是要切记建设流动图书馆的目的是服务读者,全面提高全民的知识水平与精神境界,不能因噎废食。

[1]张常明.基础流动图书馆服务点建设思考[J].图书管理,2010,10:12-13

[2]梁冠蓝.基层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初探—以顺德图书馆服务点建设为例.现代管理,2009,07:34-35

猜你喜欢
藏书流动图书
图书推荐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珍惜每一本藏书
流动的光线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