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挑战 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航空技术在民用产业的应用

2013-10-30 02:29中航工业总经理助理谭卫东
中国军转民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品航空飞机

中航工业总经理助理 谭卫东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2008年11月6日整合重组以来,经过近四年的战略转型,已经形成了以航空产业为主体、民用产品与服务并存的格局,正朝着实现“航空产品、非航空民品、三产服务业”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迈进。

一、中航工业推进航空技术在民用产业应用的主要成绩

航空工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长周期、竞争激烈的产业,具有产业价值链条长、技术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的特点。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技术有60%-70%的通用性,同时大量航空技术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军民融合式发展已成为美、欧、俄等世界航空工业强者为更好应对全球竞争、更好服务国民经济的共同选择。

中航工业自2008年整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发展方针,以技术相通、工艺相近、设备通用的相关原则为基础,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加快航空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扩展速度,同时积极吸纳民用技术支持航空工业发展。主要成绩可以归纳为:

新舟60飞机

小鹰500

(一)民用航空产业硕果频结

民用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领域,是典型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是国家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中航工业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发动机等领域的民用航空市场上硕果累累。其中,新舟系列飞机(新舟60飞机和新舟600飞机)累计获得订单近200架,出口国外用户覆盖亚非拉美14个国家,在国内外200多条航线上运营,新舟700飞机完成前期研究,正在申请国家立项。通用飞机也已市场启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不但助力通飞产业和机场基础建设,还将对航空救援体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中航工业通飞公司、直升机公司等直属单位先后研制了小鹰500、运5系列、A2C超轻水上飞机、特种飞行器、浮容器等多种成熟的通用航空产品,并正在研发4-5吨单发涡浆、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Y12F飞机、蛟龙600大型灭火/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领航150、SF50轻型公务机等新飞机型号。民用直升机方面,自主研发的AC311、AC313已经取得适航证并签定60余架订单,中法对等合作的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直15正在开展研制;转包生产取得现出取得显著成绩,为空客、波音等国际主要航空制造商承担机体结构件转包生产项目,例如空客A320系列机翼、波音B737垂尾、波音B747-8内襟翼和附翼、波音B787方向舵和翼身整流罩。同时,作为ARJ21和C919主要供应商,中航工业承担了大部分机体结构大部件的研制工作,目前C919多个机身部锻样件已经相继下线,ARJ21正在试飞取证阶段。此外,民机发展立足全球,中航工业积极“走出去”,成功并购美国西锐公司、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收购奥地利FACC,这些国际并购使我国高端通用飞机、先进活塞发动机的研发制造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

(二)非航空民品向高端和新兴产业挺进

中航工业一直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强调军民产品同源、技术同根的研发,积极拓展非航空民用产品领域,形成了以航空技术延伸为主导、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非航空民品产业规模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销售收入规模由2009年不到400亿元增长到2011年底的862亿元,实现了翻番,占集团总收入比到达33%,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近些年,航空技术在众多非航空民品领域中得到应用,并依托自身技术和工艺优势,不断推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其中,燃机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开发的QD16B燃机发电机组顺利完成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海世博会、天宫一号发射、神九发射等国家重大活动应急供电保障;QD128燃机成功销往伊拉克,标志着该型燃机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国家“863”计划支持的R0110重型燃机、WR100燃机、兆瓦级燃机也进展顺利。“黎航化机”自主研发的“百万吨级PTA/CTA干燥机”首台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结束了我国长期完全依赖引进技术和设备建设PTA装置的历史;中航锂电利用导弹院军用技术自主研发,自我配套的年产1.2亿安时全自动化生产线按时建成并顺利投产,工艺性能和自动化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贵航大型采棉机械、制造所轮胎机械等也正逐步向成套和数控化方向发展,经济规模有望得到较大扩展;成发的TRT透平发电装置进入变压吸附制氧领域,材料院把异型薄壁钛合金铸造技术向汽车壳体延伸,上电所利用已有技术开发海上安全智能导航系统等等。这些突破都使得航空技术转向民用领域应用迈出了坚实步伐,并不断释放航空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带动效应。

二、中航工业推进航空技术在民用产业应用的基本经验

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成就,关键在于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基本经验是:

(一)军民融合是必由之路

“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是军工企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也是航空工业实现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只有坚持军民结合,才能充分利用航空产品形成的研发条件和制造能力,进一步发挥航空产业优势,发展壮大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

(二)自主创新是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们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思路,狠抓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大力提升技术水平和制造实力。事实表明,只有强化自主创新,才能打破技术垄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三)开放合作是重要途径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也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国际化开拓对于全面、快速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管理、设计、加工等技术水平乃至整体实力有重大意义,对迅速缩小与航空强国的差距功不可没。

(四)市场化改革是动力源泉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充满活力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航空工业面向世界市场,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理念,不断转变经营机制,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市场化改革,对融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奠定了非常雄厚的基础。

(五)资本化运作是重要推手

在中航工业旗下二十多家上市公司中,有16家是以非航空民品为主的公司。这些上市公司不仅为现有企业带来良好的体制机制,也为进一步融资、整合、并购和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航空工业借助资本市场,三年累计从境内外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过人民币130亿元,实现了企业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价值和航空工业整体形象,以高科技为突出特点的航空板块已成为资本市场一支重要力量。

三、抢抓机遇,放手推进航空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十二五”期间是民机产业和非航空民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民机领域看,国家高度重视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民用航空领域市场前景广阔。中航工业最新发布的预测显示,未来20年我国需增民用飞机4933驾,其中大型喷气客机4041驾,支线飞机892驾。从非航空民品领域看,“十二五”期间,专用汽车、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大型成套装备等重点民品产业以及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巨大,航空高科技优势会逐渐显现。可见,市场机遇不言而喻,关键是能否抓住。

(一)加快发展民用飞机产业,实现商业成功和产业化发展

遵循市场化、国际化、产业化方向,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一是扩大支线民机的市场份额,加大适航取证力度,加快民机市场营销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舟700研制成功并投入市场,涡桨支线飞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力争超过30%,成为ARJ21、C919飞机的优秀供应商。二是积极参与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通用飞机形成水陆两栖飞机、15-30座级涡桨多用途飞机、喷气公务机等系列发展格局。三是开发重型直升机及新一代、新构型直升机,形成自主研发第三代直升机和年产各系列直升机300架的能力。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和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应急装备、救援装备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民用航空产品。

(二)开放式发展非航空民品,实现非航空民品上规模上水平

以价值链相关为原则优先发展航空技术延伸产业,以产业链相关为原则积极拓展航空产品上下游产业。坚持三个原则:①重点支持原则: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航空技术产业同根技术同源、对航空工业经济发展有带动效应的项目。②规模趋向原则:推动已成规模或未来市场前景良好有望形成规模的项目,促进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③合理布局原则:非航空民品产业要本着有进有退、专业化整合的思想,突出重点主业。实施四项措施:①战略引领、资本运作;②政策导向、技术延伸;③品牌建设、机制创新;④资金支持、聚焦高端。

在具体操作层面,①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领域过多、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小品种多的状态,提高产业集中度。②产品优化调整:重点培育集成度高、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广的产品,形成以航空技术延伸为主线,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③提升创新水平:通过军民技术融合,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带动民品产业在关键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构筑民品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军民技术转化。④加强品牌塑造:充分借助“中航工业”企业品牌,发挥其对非航空民品重点产品的带动效应,且最终要打造一个品牌,类似GE,发挥品牌的溢出效应。⑤创新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着力点要放在对原有业务系统的再梳理,在明确关键资源能力的基础上,放手、放胆、放量地设计合作共赢的模式,与其他企业合作时可以不拘泥于合作的形式,要尝试轻资产的运作方式,将企业的优良口碑转化为发展资本,把成本点变成赢利点,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把产业做强做大。

对于专用车、汽车零部件、以及摩托车、空调压缩机、液晶显示屏等已形成规模的产业,要优化结构、提升档次、提高集中度、增强盈利能力,把产业规模和品牌做到行业前列。对于燃气轮机等军民融合特点突出产业,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产业化速度,确保技术和规模在国内领先。对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材料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产业,要加大投入,采用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用5至10年的时间做成3-5个国际知名品牌。要抓住新能源、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浪潮,积极探索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发展模式,研发智能机器人等适销对路的时尚消费品,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四、对促进航空技术在民用产业应用的相关措施建议

一是系统深入推进低空空域开放。由于空域管理改革必须统筹协调好军与民、国防安全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还停留在“意见”和“试点”层面,低空空域开放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建议:下一步一方面需要制订完善低空空域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例如,加快《民用航空法》向《国家航空法》过渡,为《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制订具体标准和细则,使其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提供法律保障,满足低空空域管理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尽快建立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加快低空空域开放在全国的推进步伐。

二是引导扶持本土通用航空制造业发展。通用飞机制造业的行业垄断程度非常高,前10家制造商占领了全球90%的市场。随着低空空域开放的号角的吹响,国外通用飞机制造商已为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做好了准备,已通过在华设立办事处或委托代理等形式建立起了飞机销售渠道。相较而言,本土通用航空制造业还处于刚刚发芽的阶段。建议国家尽快出台通用飞行器国家标准,引导和扶持国内企业发展,使民族工业具备与世界航空强者同台竞争的实力,使通用航空真正成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牢固基石。

三是大力支持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国产化能力建设。在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中已明确提出“促进航空器及装备国产化水平的提高”。目前,航空应急救援的国产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不同程度差距,建议国家通过“加大航空器加改装力度、加快特种航空器研制、提高配套装备研制水平、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合作”等途径来大力支持装备的国产化能力建设。

四是制定有力政策支持军工企业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金融产业尤其是受军工企业集团控制的金融运作在并购相关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拓展,以及为拓展国际军贸市场,提供研发资金甚至卖方信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外军工企业普遍采用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美国GE、波音公司就是典型的代表。在现有的经营环境下,我国军工产业要做大做强、问鼎世界强者的地位,没有内部金融业务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建议国家在推进金融业务改革调整中,出台有关政策支持像军工这样的特定行业实施产融结合发展,引导和指导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军工企业集团有序发展金融业务,促进我国军工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提高。

五是积极推动军工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尽快完成军工产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快速发展、规范运作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充分借鉴欧美军工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军工产业整体上市,实现资本证券化,这是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国防工业,集聚社会资源甚至全球资源发展国防工业的最有效形式。我国军工要加快发展,必须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功能,一方面降低融资成本、增强“造血”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刚性约束,强力推进军工企业转型。

猜你喜欢
民品航空飞机
飞机失踪
航天企业民品文件归档工作的思考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湖北省民宗委组织召开全省贯彻落实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视频会议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政府投资、军民工业标准差异与民品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困境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