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社会语言学综述

2013-11-04 06:39王显志
关键词:语言学话语语境

王显志,王 杰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互动社会语言学是研究会话参与者通过语境线索和背景知识对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作出推理、判断和回应的互动过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2)。它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个社会语言学分支,源自人类学、社会学和语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深受语用学、会话分析、跨文化交际、交际民族学等学科的影响(刘杨,2012)。互动社会语言学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研究方向,用语言学知识解释人际互动的过程与结果。随着研究的发展与进步,一些社会语言学家把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大到连续的谈话和篇章上面(赵文学,2005),而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语言与非语言知识在会话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说话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与这些知识相互影响。

社会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互动。在互动中,信息得以传递,参加者的身份得以确认,文化得以传播。学术界,如孙咏梅(b,2007),一致认为1982 年甘柏兹(Gumperz)的《话语策略》(Conversational Strategies)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正式创立。作为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奠基人,甘柏兹(Gumperz)的观点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互动社会语言学在国际学界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本文简要介绍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学术渊源、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一、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学术渊源

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以人类学、社会学和语言学为基础,是在交际民族学影响下结合会话分析发展出来的一个社会语言学分支。交际民族学把语言和交际看作文化行为加以研究;会话分析则更加注重研究自然会话中的顺序结构,解释自然会话的连贯性及其构成规律;而互动社会语言学将语言、文化和社会结合加以研究。

互动社会语言学在核心概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沿袭和扩展了交际民族学。首先,它继承了交际民族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如语境化提示、交际能力等,并进行了动态的、深层次的发展,具体体现为语境内涵由静态发展到动态、语言研究从句子层面发展到会话层面、语言研究范围由单语社区发展为多语社区等。其次,互动社会语言学沿袭了交际民族学的实地考察、深度参与的研究方法。例如:互动社会语言学家首先对交际互动过程进行民族学调查,通过观察、访谈和深度参与来发现和了解产生的一系列自然交际事件;之后,互动社会语言学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交际互动进行录音或录像,并把它们转写成“互动文本”(董敏,2008)。最后,交际民族学研究交际能力的落脚点是言语事件,而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落脚点是会话策略。互动社会语言学并不是单一的、静态的研究而是发展为对单一或系列的言语事件进行汇总和分析,通过动态的发展来维持会话的进行、从而达到交际目的的研究。

互动社会语言学也继承并发展了会话分析的观点。话语分析学家研究话语本身的规范化秩序,试图通过话语过程本身进行研究,而不对会话参与者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任何预设。互动社会语言学对话语的解释评价通常建立在与特定语境相联系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上,这些背景知识以预设的形式出现,在互动的交际过程中不断地转移、转换(孙咏梅a,2007)。即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一种动态、不断转换的话语流。互动社会语言学继承了对话语的分析,并发展和运用了动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剖析会话过程,如社会权势关系的意识形态等。

二、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核心概念

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会话策略、语境化提示和语境规约、会话释义和会话推断,即通过观察交际双方在会话过程中的“互动”来推断交际者在采取某个行动时所依据的社会概念,并检验言语与非言语信号是怎么在释义过程中被理解的(Gumperz,1982)。笔者下面总结了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一)会话策略

会话是指由发话人和听话人共同参与合作所产生的社会交往,或者谈话各方相互协调谈话内容的交往过程(张荣建,曾文武,2006);策略一词源自于军事术语,一般指战争中的军事部署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具体行动。会话策略在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指会话参与者保持会话持续进行,并且使双方增进相互理解的能力(Gumperz,1982)。为保持会话持续进行,会话参与者不仅需要根据语境化提示理解一段话语,而且需要不断推断和修正推断会话合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交际者需要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说话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这些知识的相互影响来作出正确的推断,推进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语境化提示

语境化提示是互动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研究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话语信息表面特征的集合,说话人和听话人依据它们来判断活动是什么,话语语义应当如何理解,话语的每一句和前后句又是如何关联的(Gumperz,2003)。语境化提示的基本功能是在交际互动中引导和指示话语和行为进行情景预测。它包括语码转换、超新段标记(如:语音、语调、节奏、语速等)、程式化表达和副语言符号等。当它与其他语法、词汇标记共同出现时,就能一起对话语的理解过程和释义过程产生影响。语境化提示只标识关系内容,没有赋予脱离语境的词汇意义。语境化提示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把语言学家所说的“话语结构”(discursive structure)转换成为导向的活动方式(Gumperz,2003)。在会话过程中,交际所需的所有信息不可能都以显性形式表达出来。所以,会话的顺利进行需要语境化提示的间接作用。交际双方无意识的发出、接收某些语境化提示,揭示了会话释义许多没被注意的方面,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三)会话推断

会话推断是话语理解的情景化或语境化过程,通过会话推断,交际参与者评估双方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作出相应的反应(Gumperz,1982)。在会话过程中,交际者不仅需要理解交际信息,而且需要交流和对交际对方的意图不断进行推断,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判断推断正确与否。“会话推断有两个层次:全局性的推断和局部性的推断。全局性的推断是指交际者推断自己所处的互动交流是关于什么的,有什么样的共同权利和义务,能够提出什么样的话题,什么可以说出来、什么需要被暗示等等。局部性推断是指交际者推断交际双方的每个构成话步的意图,以及由此需要作出相应的反应等等”(董敏,2008(2):40)。会话推断总会出现一些需要推导的问题,比如交际者进行推断需要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对方说的是什么?”,“对方为什么会这样说?”,“我需不需要作出必要的反应”等等。会话推断还包括从语音、音系层面的推断,比如对方说的是“f”还是“v”,哪个词发的是重音,哪个词起强调作用等等。与此同时,会话推断还可以考虑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背景信息和标记符号等。会话推断在交际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交际是否能成功进行下去。

三、国内外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及研究趋势

(一)国外研究

1964 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召开的“社会语言学研讨会”是社会语言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徐大明等,1997)。此后,与会代表约翰·甘柏兹(John·Gumperz)一直专注于互动社会语言学方向的研究,在1982 年出版《会话策略》(Conversational Strategies)一书正式创立了互动社会语言学。随后其他学者也在互动社会语言学上有所建树,如高夫曼(Goffman)、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席福林(Schiffrin)、坦嫩(Tannen)等。

甘柏兹(Gumperz)认为,属于一个社会组织的成员是社会意义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具有相应的推理认知能力(Schiffrin,1994)。高夫曼(Goffman)强调社会互动,是对甘柏兹(Gumperz)的语境推理的补充。甘柏兹(Gumperz)同样也强调情景知识自我和社会语境(刘森林,2001)。他还做了面子研究,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在此之上提出普遍礼貌原则(Universals of Politeness),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笔者文献调查,目前美国最有名的互动社会语言学家是坦嫩(Tannen)。她注重研究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的人,而且特别强调谈话的节奏性,其关于男女性别谈话差异的《你误会了我》(You Just Don’t Undersand)曾位于美国国内畅销书之榜,在美国学术界内外产生很大影响。

下面是笔者就所有在Science Direct 上发表的和互动社会语言学相关的研究的类型(图1)、主题(图2)、数量(图3)进行的趋势统计:

图3 国外互动社会语言学数量趋势图

由图1 可以看出国外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呈现在期刊上,还有一部分出版了书籍,研究成果还需进一步提炼成书。图2 显示国外对互动语言学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有涉及,在语用学和英语应用上最为突出。图3 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趋势,最近几年虽有波动但仍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国内研究

近年来,我国已有学者引进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据笔者文献调查,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最早在1997 出版的《当代社会语言学》一书中对互动社会语言学进行相关的介绍。2002 年9 月,互动社会语言学奠基人约翰·甘柏兹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了相应的专题发言,引起了学术届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极大关注。郑立华先后在2003 年和2012 年出版了法文的《语言与交际—互动社会语言学》和《交际与面子博弈:互动社会语言学》,对互动社会语言学进行了深层次的讲解,为国内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是笔者对中国知网上所有关于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文献数量(38)进行的趋势统计:

图4 国内互动社会语言学数量趋势图

由图4 可以看出在召开国际研讨会两年间发表的文章稍多,但据笔者调研均为理论引进、介绍与综述,并无运用与扩展。近几年间才逐步分析运用到电话访谈、冲突话语、课堂教学、小说分析等方面,但应用范围并不广泛,研究队伍有待壮大。

四、结束语

互动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国外发展三十余年,国内发展近二十年。其理论具有先进性,结合语言、社会、文化因素研究动态话语;在国外研究领域比较广泛,涉及语种、语用等方面,在国内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但研究理论有待发展、研究队伍有待壮大。互动社会语言学具有学术的前瞻性与深入性,必将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附录一 中国知网国内互动社会语言学相关研究文献

[1]本刊记者.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1-10.

[2]蔡超.学术语篇中转述的互动人际意义[J].人文论坛.2012:155.

[3]高海洋.甘柏兹教授谈社会语言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11-16.

[4]邓小琴.电子商务洽谈中互动语境化策略及言语礼貌策略研究[D].汕头大学.2008.

[5]胡曙中.演讲话语象征性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6]侯雪梅.中国法语课堂语言互动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7]黄敏.评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独特研究视角[J].外国语言文字研究.2008,8(2):36-41.

[8]黄伟,田彩瑞.通过电视谈话节目看会话分析[J].科技信息.2012(1):531,544.

[9]惠艳妮.从互动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话语标记语Oh 的语用策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7(5):76-79.

[10]李洪静.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J].大学英语.2007(1):55-57.

[11]刘森林.语篇语用分析方法论研究[J].外语教学.2001,22(6):3-8.

[12]刘杨.国外冲突话语研究概述[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3):293-297.

[13]罗益民,蒋文凭.基于语篇框架的词典交际系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4):29-32.

[14]马博森.话语分析及其方法(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11-14.

[15]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社会语言学名词[J].中国科技术语.2012(3):60-62.

[16]施春宏.交际空间与称谓系统的共变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11(4):35-43.

[17]孙咏梅.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历程:理论和方法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54-157.

[18]孙咏梅.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与互动社会语言学[J].外国语言文字.2007(2):104-107.

[19]王丹.互动社会语言学对教育的启示[J].中学课程资源.2008:108-109.

[20]王佳.影响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因素研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J].外语教学与教育.2011(1):140-141.

[21]王亚非,周云彩.互动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民族志学的渊源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24(2):65-68.

[22]王艳宇.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23]王艳宇,冷慧,宋兴蕴.约翰·甘柏兹的语境化理论对外语交际教学法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2):66-67.

[24]王正刚.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当代语言学.2003,5(1):85.

[25]伍彩芬.广告的图文互动意义共建及符际互补联系—以WWF 环保公益广告为例[J].2011,28(4):65-69.

[26]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7]徐大明.约翰·甘柏兹的学术思想[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1-6.

[28]闫佩佩.双重文化身份的话语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9]杨柳.语篇系统分析法[D].贵州师范大学.2006.

[30]杨增成.话语分析的社会文化角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147-149.

[31]约翰·甘柏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1-10.

[32]约翰·甘柏兹(著),高一虹(译).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1):1-8.

[33]张蕾.近三十年中国流行语的文化阐释[J].文艺研究.2011(12):32-41.

[34]张林玲.互动社会语言学与高低语境文化言语交际研究的互补对接[J].2012,25(10):110-112.

[35]张林玲.“语境化提示”概念内涵及运行机制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6):53-57.

[36]张绿云.师生互动中导师职业身份话语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2.

[37]赵蓉晖.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J].外语研究.2003(1):13-19,26.

[38]赵文学.英美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28-231.

[1]中国知网首页.Retrieved May 10,2013,from http://www.edu.cnki.net/.

[2]The search page of Science Direct.Retrieved May 10,2013,from.

[3]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ArticleListURL&_method=list&_ArticleListID=-252986722&_sort=r&_st=13&view=c&_acct=C000066745&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12372810&md5=e5a988045d41d3b02dd4fbc2d0d28e22&searchtype=a.

[4]Brown,P.& Levinson,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Schiffrin,D.Approaches to Discourse[M].Cambridge: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4.

[6]Gumperz,J.J.,1982.Discourse Strategie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Gumperz,J.J.,2003.Response essay.In S.L.Eerdmans,C.L.Prevignano,& P.J.Thibault (Eds),Language and Interaction:Discussions with John J.Gumperz[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8]Gumperz,J.J.1997 On the Interactive Bases of Speech Community Membership.In G.Guy,C.Feagin,D.Schiffrin and J.Baught(eds.),Towards a Social Science of Language Vol 2:Social Interaction and Discourse Structures,Amsterde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9]John J.Gumperz.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J].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1):1-10.

[10]Tannen.1990.You Just Don’t Understand[M].New York:William Morrow.

[11]本刊记者.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1-10.

[12]黄敏.评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独特研究视角[J].外国语言文字研究.2008,8(2):36-41.

[13]惠艳妮.从互动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话语标记语Oh 的语用策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7(5):76-79.

[14]高海洋.甘柏兹教授谈社会语言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11-16.

[15]马博森.话语分析及其方法(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11-14.

[16]李洪静.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J].大学英语.2007(1):55-57.

[17]刘红艳,李悦娥.话语分析诸方法对比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4):38-41.

[18]刘森林.语篇语用分析方法论研究[J].外语教学.2001,22(6):3-8.

[19]刘杨.国外冲突话语研究概述[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3):293-297.

[20]罗桂花.互动社会语言学:语言产生于互动互动塑造语言[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A07):1-2.

[2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社会语言学名词[J].中国科技术语.2012(3):60-62.

[22]孙咏梅.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历程:理论和方法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54-157.

[23]孙咏梅.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与互动社会语言学[J].外国语言文字.2007(2):104-107.

[24]王亚非,周云彩.互动社会语言学与交际民族志学的渊源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24(2):65-68.

[25]王正刚.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当代语言学.2003,5(1):85.

[26]徐大明.约翰·甘柏兹的学术思想[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1-6.

[27]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8]杨增成.话语分析的社会文化角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147-149.

[29]约翰·甘柏兹(著),高一虹(译).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1):1-8.

[30]赵蓉晖.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J].外语研究.2003(1):13-19,26.

[31]赵文学.英美社会语言学研究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28-231.

[32]张林玲.互动社会语言学与高低语境文化言语交际研究的互补对接[J].2012,25(10):110-112.

[33]张林玲.“语境化提示”概念内涵及运行机制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6):53-57.

[34]张荣建,曾文武.性别差异与话语策略:会话中的间接性、打岔、衔接[J].涪陵师范学报.2006,22(1):150-154.

[35]郑立华.交际与面子博弈:互动社会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36]郑立华.语言与交际—互动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语言学话语语境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