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

2013-11-05 07:48
浙江林业 2013年7期

福建最大花卉苗木集散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海西两岸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花卉集散中心——福建海峡花卉集散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位于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由国台办批准设立,占地4500亩,总投资达3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蝴蝶兰、红掌、菠萝花、蕨类植物等系列产品,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市场提供高档盆花约2000万盆,为漳州开拓台湾、东南亚等地花木市场提供重要渠道。福建海峡花卉集散中心一期项目占地1915亩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设有市场管理中心、资材市场、台湾一条街、检验检疫隔离区及台湾农民村等,可容纳商户400家。目前,已有90多家海西两岸的花卉企业与中心正式签约,25家已正式进驻营业。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获林业特殊政策支持

近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函复四川省林业厅的请示,出台了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特殊政策。据了解,这些灾后重建特殊政策主要包括简化林地使用手续,原则同意专项追加100万立方米采伐限额用于清理受灾林木和灾后重建用材,将灾区25度以上坡耕地纳入重启退耕还林工程范围,将地震受损的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站(点)及其配套设施设备、受损的灾前新建棚改房、受损的棚户区住房及其配套设施等纳入灾后重建范围,按照现行规定对涉及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灾后重建项目从快从简办理相关手续,协调财政部核销地震灾区世界银行林业贷款项目挂账部分等,为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宁夏投入600亿元“酿”千亿葡萄产业

近年来,宁夏通过采取抓苗木繁育、加快国外苗木引进,抓市场推介、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力,抓人才培养、提供充足人才支持,抓法制建设、规范葡萄产业发展,抓社会服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抓资本运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等措施,不断推进葡萄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以银川、石嘴山、青铜峡、红寺堡区和农垦集团为主体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

据了解,宁夏计划每年投入2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00亿元,5年累计投入600亿元,到2020年将葡萄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万亩,建成1个葡萄文化中心、3个葡萄酒生态文化城、10个各具特色的葡萄主题小镇和100家以上高品位的酒庄或酒堡,实现千亿元综合产值。

中国生态城市前十位名单新鲜出炉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公布了2011年中国生态城市前十位名单: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南京、珠海、厦门、杭州、东莞、沈阳。《生态城市绿皮书》指出,在2008年至2010年间,我国62%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发生3次以上较大内涝事件的城市有137个,这暴露出我国城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对排水系统不够重视、投入严重不足;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干扰地表覆被和自然水文条件;对园林、水利、道桥等方面缺乏综合规划;面对极端的降雨事件,许多城市缺乏科学的预警机制、应对技术和治理手段。这表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吉林成立“生态110”保护东北虎

近日,吉林长白山林区频繁发现野生东北虎行迹,这既让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和相关组织感到振奋,同时也给野生东北虎保护带来难度。为此,吉林省白山市公安边防支队官兵组织当地村民联合成立了“生态110”,开展“巡山清套”,保护东北虎。

据了解,野生东北虎行迹被频繁发现之后,长白山林区的40多支“生态110”小分队将定期组织开展集中“清套”行动。在东北虎经常出没地区开展地毯式巡山,根据东北虎粪便、毛发等及时了解东北虎出没地区,扩大保护范围,及时清理、收缴不法分子在林区设置的钢丝套、捕猎夹等各类非法捕猎工具,联合当地林业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行为,给野生东北虎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 甘肃大熊猫或将“移居”

近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召开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肃大熊猫栖息地潜在扩散区调查结果分析研讨会”在甘肃天水市召开,与会专家分析讨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甘肃大熊猫栖息地扩大的可能性和对策,并就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潜在扩散区调查形成了初步结论:迭山山脉一带或将成为甘肃大熊猫未来的“新家”。

据了解,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前期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暖,低海拔、低纬度地区大熊猫的现有栖息地环境将逐渐改变,大熊猫将可能向高海拔、高纬度区域迁移。不过,专家也表示,这一研究结果仅仅是基于气象数据,没有纳入生境、植被、人口活动等因素,只能说大熊猫向西、向北迁徙的结果是可能出现的。

山东东营修复百万亩湿地 打造“东方湿地之城”

近日,“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北线采访团来到山东东营。在东营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东营市副市长王吉能介绍说,为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东营实施了生态林场建设工程和百万亩湿地修复工程,作为山东省唯一全部纳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东营将努力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打造“东方湿地之城”。

据了解,东营已修复湿地35万亩,黄河口湿地状况得到显著改观。目前,该地区正在建设总面积4.33万亩的东湖、西湖、中央湖景观和8655亩的东八路湿地,规划建设城市南部生态水系,力争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构筑起森林环抱、水系环绕、湿地相间、绿茵棋布、鱼鸟共生的生态系统。

湖北十堰发现大面积野生蜡梅群落

日前,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业技术人员在十堰市竹山县进行野外资源调查时,发现了大面积野生蜡梅群落。群落主要集中分布在竹山县文峰乡小油榨沟、深河乡北川沟及龙王沟等深沟河谷两侧,海拔区间为300—700米,连片面积达800亩以上。由于沟谷常年人迹罕至,蜡梅群落保存完好,与深沟幽谷、奇峰峻石等观赏资源共同构成一幅奇丽画卷。

野生蜡梅是第四纪古冰川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全国已有河南鄢陵、湖北保康和重庆北碚区静观三大野生蜡梅基地。此次发现的大面积集中分布的野生蜡梅群落十分罕见,是湖北继保康县七里扁蜡梅群落之后发现的最大连片野生蜡梅群落,对于蜡梅的起源、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极高的研究、观赏和开发价值。

云南完成首笔森林碳汇交易

日前,云南省林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曲靖双友钢铁有限公司在昆明签约进行森林碳汇交易,双方以106.8万元的价格交易了1.78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完成云南省第一笔碳汇自愿交易项目。此举标志着云南正在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安全、有效的低碳发展模式。作为云南第一家以碳汇交易模式进行捐资造林的企业,曲靖双友钢铁有限公司的这一做法将为云南省林业投资有限公司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荒山荒地的龙竹造林活动贡献极大的力量。

同日,由云南省发改委主办,云南省教育厅、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省科技信息情报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全国低碳日“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云南公众宣传活动也在昆明理工大学启动。

浙江又添一“杨梅之乡”

近日,经过专家实地考察和评定,正式命名长兴县为“浙江省杨梅之乡”,进一步提升了长兴杨梅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长兴自古就有栽种杨梅的传统,尤其是渚山杨梅,已有1800余年的栽培历史,并一直以果肉细腻柔软、口味酸甜而为市民所青睐,每年6月杨梅季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近年来,在杨梅节的带动下,渚山杨梅的价格不断上升,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果”。在获得“浙江省杨梅之乡”称号之后,长兴将继续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滴管栽培技术,探索提升杨梅口感的方法,实施杨梅深加工,不断延长杨梅产业链,使其真正成为长兴的“金名片”。

(陈光华)

“森博会”首次漂洋出海

近日,第14届马来西亚国际饮食品贸易展在吉隆坡太子世界贸易中心展馆开幕,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组织参与了此次贸易展,这也是义乌“森博会”的首次海外展。

据了解,本次“森博会”海外展组织了浙江神茗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市年年青蜂产品服务中心等8家企业参展。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国家农业部特别对中国展区展位进行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标改特”设计及搭建。开展第一天,参展义乌企业就与20多家采购商达成了采购意向。参展企业对此次“森博会”海外展表示非常满意,希望组委会和相关部门今后能多组织类似的海外展项目,让浙江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出去展览、交流、学习。

(吴晗妃 陈小宝)

常山县“四下功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为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常山县委、县政府加快良种繁育,从“娃”抓起,在苗圃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加强集约经营,示范带动,在做优基地上下功夫;建立行业规范,突出品牌,在实施品牌战略上下功夫;开展精深加工,深度开发,在延长油茶产业链上下功夫。2012年,全县油茶加工产值1.5亿元,出口创汇53.7万美元。新昌乡举办了油茶文化节,以油茶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正逐步兴起。今年,该县又新增油茶良种苗圃基地50亩、油茶良种示范基地3000亩,生产良种穗条1400公斤,培育良种苗木200万株。目前,全县已有6家公司产品通过绿色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基地认证,拥有省级名牌产品1个、市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市级著名商标2个。

(刘生有)

奉化将建成国内首个乌桕树种基因库

日前,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与宁波杰森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建立国内首个乌桕树种基因库。协议规定,双方将合作开展油料作物种植,在松岙镇种下400亩乌桕树生物能源林,作为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基地。

据了解,100吨乌桕籽原料可以生产出85—90吨生物柴油,除去加工成本,每吨生物柴油仍比市场上的柴油价格便宜几百元,且具有环保效益,优势非常明显。浙江种植油料植物的发展空间较大,加上地处亚热带,特别适合油料作物的生长。在不适合其他农作物生长的地带种植油料作物,既可绿化山坡,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能极大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奉化乌桕树种基因库的建立就是一次很好的探索。

(卞正平)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攻克竹林碳汇共性技术难题

日前,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杭州举行,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领衔完成的《竹林生态系统碳过程、碳监测与增汇技术研究》项目,揭示了竹子固碳过程机理特征和影响机制,创建了竹林碳储量通量计量监测与预测方法,研发形成了竹林增汇减排综合技术体系,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项目成果向世界展示了竹林强大的固碳能力和可能的增汇途径,为科学评测和大幅提升竹林碳汇功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为编制林业温室气体清单和国际林业议题谈判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对于促进和推动国际社会把竹林纳入林业议题和森林碳汇减排范畴产生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我国碳汇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陈胜伟)

临安3个农产品区域品牌总价值近50亿元

近日,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了2012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评估临安“天目雷笋”、“临安山核桃”、“天目笋干”3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为48.39亿元。

临安现有竹林面积100万亩,山核桃面积46万亩,全市竹笋年产量21万余吨,山核桃年产量1万余吨。近年来,临安市政府和行业协会不断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集中精力,明确目标,出台政策,加快发展,多次组织企业参加浙江笋竹产品推介行、中国义乌森林产品博览会、中国杭州临安山核桃文化节等活动,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积极作用。2012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51.99亿元,其中竹产业31.84亿元,山核桃产业28.4亿元。

(张 慧)

罕见白色燕子现身江山

近日,江山市张村乡发现了2只罕见的全身都是白色的燕子。据张村乡的朱女士介绍,她的房子建好将近20年,近10多年来一直有燕子来她家做窝并“生儿育女”。每年见到的燕子都是黑羽毛、白肚子,但是今年却发生了奇事:4只雏燕中竟有2只通体雪白,没有一根杂毛。当地一位80多岁的老人也感到很稀奇:“我这么大年纪,还从来没有见过白色的燕子,今天真算是开了眼界了。”

据浙江省林业厅资源处有关专家分析,初步判断这2只燕子是因为得了白化病才变得通体雪白,而燕子得白化病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得病后能够存活的更是微乎其微。

(祝日耀 黄水福)

永康灵芝盆栽引客来

近日,不断有花卉爱好者慕名来到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食用菌研究所的试验基地,以每盆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高价争相购买灵芝盆景,该研究所今年刚刚培育出来的1000多盆灵芝盆景在短短几天内就被抢购一空。

据了解,该研究所在尝试培育灵芝并获得成功之后,又别出心裁地尝试培育灵芝盆景。在灵芝盆景培育过程中,该所研究人员根据灵芝的形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培育出了100多盆类似各种动物、神话人物的造型独特的灵芝盆景,并根据实际造型给盆景配以“八仙过海”、“仙女下凡”、“葫芦兄弟”等动听的名称。这些灵芝盆景在去年永康市举办的农展会上首次亮相时,就曾吸引众多客人驻足。

(李 凯)

白腹隼雕偷鸡被捕 环保组织积极救治

近日,温州市林业局和温州绿眼睛环境组织及数位热心市民一起,在乐成街道水塘山村龙泉坑自然村放飞了2只白腹隼雕。据了解,白腹隼雕为大型猛禽,体长达70—74厘米,体重一般在1.5千克至2.5千克之间,较为罕见,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丘陵地区及水源丰富的地方,以鼠类和小型鸟类为食,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上游。这两只白腹隼雕是5月中旬先后在该自然村一野生动物驯养公司的养殖场偷鸡时被网钩住而捕获的,经过温州绿眼睛环境组织观察、救治,现已完全恢复野外生存能力。此次原地放飞有利于维持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被放飞的还有2只鸺鹠。

(林海鹏)

台州建成全国首个“四化一体”高科技蜜橘示范基地

近日,临海蜜橘信息化精准管理示范基地建设(一期)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临海已建成全国首个集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机械化为一体的高科技示范基地。基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大幅增强,省力增效明显,对今后引领浙江乃至全国的柑橘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临海市涌泉镇,项目建设内容有多源信息采集共享系统、精准变量施肥处方图生成系统等十大内容。通过项目建设,可以使原先蜜橘基地的精品果率提高10%以上,亩增收2100元。就柑橘示范基地信息化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副书记邓烈表示,今后可扩大推广应用范围,充分发挥柑橘产业增效、橘农增收致富的科技示范作用。

(卢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