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芩清胃汤治疗中焦湿热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2013-11-08 07:54张雅丽范明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湿热型浅表性病证

徐 庆,张雅丽,范明明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综合内一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我们自拟柴芩清胃汤治疗中焦湿热型胃脘痛6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均为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门诊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焦湿热型胃痛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2个月;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病程最长16年,最短1个月;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2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根据肝胆脾胰彩超及生化等理化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其他肝、胆、脾、胰腺等并发症。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诊断标准。胃脘部疼痛,常伴胀满不适、嗳气、泛酸、嘈杂、恶心,舌红或偏红或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胃镜示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柴芩清胃汤。柴胡20g,白芍20g,黄芩15g,黄连15g,枳壳15g,干姜10g,木香15g,生地15g,薏苡仁20g,厚朴20g,砂仁15g,法半夏15g,茯苓20g,薄荷20g,焦三仙各15g,甘草10g。水煎,每剂150mL,每日1剂,早晚温服。

对照组: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每6~8h1次;法莫替丁20mg,1日2次,早、晚餐后或睡前服;丽珠得乐0.3g,每日4次,前3次于三餐前0.5h,第4次于睡前用温水送服。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两组均1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随访半年以上。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胃脘痛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0.5~1年不复发,胃镜检查及其他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显效:胃脘痛等主要症候减轻或消失,0.5~1年内偶有发作,疼痛程度减轻,疼痛时间缩短,胃镜检查及其他理化检查好转。无效:主要症候无变化,主要理化检查无改变。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胃喜润恶燥,其气以和降为顺,因此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伤胃,或素体脾虚,久病耗阴伤阳,皆可致胃气失和,气机失于调达,而致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等范畴[2]。张雅丽教授在临床中发现中焦湿热证型胃脘痛患者除了有胃脘胀满,还伴有精神抑郁、胸闷太息。柴芩清肾汤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表里,其有效成分可以抗菌、抗病毒,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3]。枳实、厚朴、木香调理肝胆气机,又能调理脾胃气机。黄连清心火。黄芩清胃泻热。薄荷既可以搜泻肝郁所生之热,又助柴胡解郁和中。白芍、甘草可缓急止痛,并能滋养胃阴、养血柔肝,防止理气太过劫伤肝阴[4]。薏苡仁、茯苓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甘草调和诸药。观察证实,柴芩清胃汤治疗中焦湿热型胃脘痛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2]李逊.柴胡疏肝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湿热型胃痛证40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94-95.

[3]沈映君.中药药理学专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3-165.

[4]许济群.王绵之.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123.

猜你喜欢
湿热型浅表性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