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建筑造型与环境布局

2013-11-19 03:26姚伟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9期
关键词:图书馆

姚伟文

【摘 要】北海市图书馆以其新颖独特的造型、海洋文化的风格,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本文就其建筑造型与环境布局的合理性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造型;环境布局

21世纪是信息及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图书馆的主要硬件——图书馆馆舍建设,是衡量图书馆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一座城市的文化设施,特别能体现其精髓。上世纪末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北海市图书馆以其“珍珠”的新颖独特造型、浓郁的海洋文化风格,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该馆填补了广西北海市一直以来没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空白,成为北海市乃至广西区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在全国同类地市也不多见。本文就其建筑造型与环境布局的合理性作一些分析探讨。

1.北海市图书馆独特的建筑造型

图书馆建筑是一种文化,不仅要给人以文化享受,还要给人以文化熏陶,在建筑造型上一定要力求典雅美观,简洁明快,要充分体现其深邃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图书馆是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象征。应当是城市文明与文化的一大景观,是城市建筑的名优产品。

从正面望向北海市图书馆,人们就被它那倾斜的外形和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的球形网架玻璃体—“珍珠”所吸引。它造型独特,是一直径为70米的圆柱体倾斜20度角并切割成大小均等、左名对称的扇体,中间夹着一个球形圆架玻璃体,形成一个极具震撼力与雕塑性的建筑。充分体现了现代图书馆时代性、地方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极具浓郁的海洋文化风格。这种拾阶而上的形体与球形网架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想象空间,同时也象征了人类向知识高峰不断攀登的进取精神,而那镶嵌在中间的球形网架玻璃体,则象征了人类通过艰辛努力而结出的丰硕成果和珍珠。北海市图书馆独具特色的外形让人过目难忘,难怪其建筑设计师豪气地说出北海市图书馆起码二十年不落后。许多来北海市图书馆参观的图书馆界及建筑界的专家都异口同声说北海市图书馆是同类地市级图书馆中的佼佼者,该馆入选了《中国新时期优秀文化设施图典》。

2.北海市图书馆的环境布局

图书馆的内外环境与建筑主体共同构成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图书馆的优美环境不仅使读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消除紧张感和疲劳感,而且宁静典雅和谐的气氛可以刺激读者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对于读者身心健康、提高阅读效率、保持愉快心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整洁高雅的环境还能影响读者的修身行为,使读者在无形中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消除各种不文明的行为。

北海市图书馆选址在北海市中心长青公园的东南角,面临北海市的交通枢纽——北海大道,馆东北边是居民区,可谓闹中取静,环境怡人,方便读者。该馆占地11693平方米(17.3亩),框架七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8719平方米。从正面宽阔的小广场步入大厅,直径达30米的圆形大堂开阔明亮,显得很有气派。在大堂抬头望向退台式的各楼层上面,中间是一个硕大的网球体,网架顶部离地面有30多米,其支架纵横有序,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堂有1000多平方米,是该市重要的文化展览场所。大堂左右两边分别是现刊和现报阅览室,是每天读者流量最多的地方。二楼左边是自然科学外借部,右边是社会科学外借部,读者在这里可尽情邀游于书海中,汲取精神营养。看书累了,在窗边向外望去,长青公园的葱葱树木令人心旷神怡,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使人马上解除了疲劳,恢复精神又投入到书海中去。在这里你也可以感受到该建筑外形是倾斜的,而里面楼层都是平直的,这时你也许会佩服建筑设计师的巧妙构思了吧。自然科学外借部后面是文献过刊部,收集该市各种地方文献和各类过刊。社会科学外借部后面是新技术部,里面有几十台电脑,环境优美舒适,是读者学习电脑知识、畅游网络世界的理想场所。二楼大堂悬梁式走廊两边是办公区域和采编部,二楼前厅上面是全馆“装备”最好的影视报告厅。该报告厅有座位560个,座椅豪华舒适并配有各类音响、照明设备,可举行中、小型晚会、音乐会、歌咏比赛、报告会等,是北海市同类型的会议厅中功能最齐全、环境最好的一个。设计师把它与业务区分割开来,并有两个单独向外的大楼梯,避免干扰图书馆宁静的环境,影响读者正常的学习,布局可谓恰到好处。

一楼东侧新设了一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北海市图书馆于2012年底开始筹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处于内部试运行阶段,争取早日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正式向读者开放。届时,自助图书馆将为市民提供自助办证、自助借阅图书服务,市民凭二代身份证和押金,即可自助办理借书证,并自行完成借书、还书手续,还可以在自助图书馆内看书,以及通过大屏幕触摸屏来阅读全国的电子期刊等。“自助图书馆”为图书馆发展探索了新思路,是推行图书馆建设进程中思路创新的产物,有效地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管理创新,实现了图书馆建设模式创新,为统筹规划图书馆布局,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提供了新模式。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馆的后区有一个约200平方米的不规则形状的景观鱼池,池中间的檐廊布置得精巧细致。读者读书累了,漫步到这里,看着鱼儿在碧蓝的水中游来游去,非常惬意。

馆的四周是玻璃幕墙的设计,周围有3000多平方米的绿化带,两侧有生态停车场和一个3000平方米的地下室停车场,夜幕降临时,在夜景灯光的映衬下,北海市图书馆更显得美轮美奂。北海市图书馆成为了读书人向往的地方。

3.结语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象征之一,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因素,是城市文化传统延续的展示,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保存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以及促进全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北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化建设目标是:把北海建成具有鲜明南珠特色的海洋文化名城。北海市图书馆今后的发展与北海市城市建设密不可分,要同步进行。城市建设需要精品,北海市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更需要突出“海”的文化,打造南珠文化品牌。北海市图书馆建筑造型独特,在国内外都属超前意识的设计,环境布局、功能分区合理。该馆采用智能化综合布线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书刊管理的自动化化并与互联网相联,有中央空调及先进的消防安全监测系统设备,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多媒体视听、工具书检索、代查代译、网上漫游、各种培训以及各类展览、讲座、音乐会、文艺汇演、影视放映等多项服务。图书馆建筑是百年大计,我们要以长远的、发展的和变化的思维去认识和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回归本质,回归主体,追寻自然、建筑与人的和谐共生。

目前,北海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正在实施“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北海”的远景规划。北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条件。作为担负保存文献、传递信息、开展社会教育等职能的公共图书馆,要争取资金不断完善和维护原有的设施,充分发挥馆藏文献资源的作用,使北海市图书馆真正成为北海市城市建设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科]

【参考文献】

[1]王永珍,光秀梅.浅谈21世纪的图书馆建筑布局[J].山西建设,2001(5):22-23.

[2]马宏伟.环境与布局是图书馆整体形象的灵魂[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04(1):22-23.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