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感动观众 先要感动自己
——论真情表演对烘托气氛的重要作用

2013-11-21 22:46史媛
剧影月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性格特征清风真情

■史媛

戏剧的表演,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人物的塑造。无论是形体的表演;台词的念白;唱腔的运用等等,目的就是要把所饰演的人物,真实而又艺术化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让观众在欣赏戏剧剧目的同时,能够产生共鸣,从中能够得到一些生活的感悟,产生一点体会。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戏剧艺术要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

我是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的一名青年演员,主工小花旦这一行当,同时也经常反串娃娃生一类的角色。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其中也塑造了一些人物。就人物塑造而言,我始终坚持“若要感动观众,先要感动自己”的创作论点。“感动观众”自不必说,随着剧目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剧组演员的倾情演绎,以及林林总总的综合因素的完美合成,这样或可 “感动观众”。那么,如何“感动自己”呢?就这一点,我作如下详细的论述:作为演员,我们一进入剧组就要阅读剧本,并且要和导演一起分析人物,细致地把握所要饰演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塑造好人物的关键。因为,人物性格决定着人物的言行举止。例如,在《清风亭》中,我所饰演的少年时期的张继保。他的性格特征就是少不更事,叛逆而又任性。因此,在《清风亭》的第二幕中他才会有“等我做了大官,我也要好好的气气他们”的言语。以及为了弄清身世真相,负气离家的行为。所以我以为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是能否达到“感动自己”的第一步。走好这一步,就必须细细体会剧本中规定情景内的所有人物,而这些不是你饰演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感动自己”的诱因。例如,《清风亭》中,我饰演的少年张继保,听说自己的亲生父亲是礼部侍郎的时候,兴奋异常。跟养父说要去找亲生父亲,被养父急怒痛心的情况下打了一个巴掌,随后伤心欲绝地唱了一段如何含辛茹苦养育十三年的唱段。此时,我依偎在养父身边,一边听他唱,一边不断地回想着那些年养父母的艰辛。这个时候,我把自己真正当成小继保,有意识地跟随着张元寿唱词的内容,仿佛看到了襁褓中奄奄一息的自己被一对善良的老人捡起。看到老人为了我不挨饿,抱着我到处讨奶喝。看到老人为了不让我受冻,暖被给我一个人盖,两人簌簌发抖地挤在一张小床上合盖一条薄被相互取暖。看到老人步履蹒跚地用力推磨,为的是做豆腐能够换钱来买我喜欢吃的肉包子。看到自己一天天健康快乐地长大,看到老人的头发一天天地由灰变白……等张元秀唱完,我已经泪流满面。听到养育了自己十三年的父亲张元寿用凄凉,悲哀的口吻,对自己说:“可怜天下父母,一心都是为了儿女,继保,你就随你的亲生母亲去吧……”的时候,我已经彻底感动了自己。一方面是主要演员“张元寿”的扮演者张金华老师的表演给予我情感的流露作了最大程度的刺激,更为主要的是我真实地体会到了我所饰演的少年张继保在面对父子别离时的悲伤心境。正是有了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动,我自然而然地真情流露,泪流满面地扑抱了上去,撕心裂肺地哭喊着:“爹爹,孩儿不走,孩儿不走……”这一段短短的真情表演最大程度地渲染了这场戏的气氛,同时也深深地感动了全场的观众。每一次演出到这儿,观众都会流着泪水为我们鼓掌。

上述所举的两例,是我在演出《清风亭》时的参悟和心得。总结下来,要做到“感动自己”首先要细致地分析人物,做到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其次,仔细体会剧中关联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征,达到和所关联人物的配合,进而用自己的真情表演来“感动观众”,使之进入演出者和观众一起融入剧目情节之中的境界。

戏剧表演的形式很多,我这里仅就真情表演及如何能达到真情表演,写下了我的一点心得。首先,要达到自然而然的真情表演,就必须先“感动自己”。而自己感动的真情表演则一定能“感动观众”,自己感动了,观众就被感动,那么这就是真情表演对烘托气氛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青年演员,我塑造的大多是一些配角人物。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我也有了一些在表演上的心得和体会,虽然其中有很多不足并且有点浅薄,毕竟是我从业二十多年以来的点滴积累。正因为如此,我才想把这些心得体会写下来,期望能得到专家及老师的纠正及指点,为的是让我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能走得更快,更远!

猜你喜欢
性格特征清风真情
以画换真情,“解忧杂货店”收录善良和温柔
风雨真情
9月,清风送爽 高远辽阔
真情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唐顿庄园男主人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讨
葫芦丝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