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唱好民族歌曲的粗浅体会

2013-11-21 22:46查明安
剧影月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咬字首歌曲歌者

查明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各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尤其我国精彩的民族声乐艺术,体现了各时代、各地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涵盖了情感精神及民族的灵魂与思想。

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声乐艺术,尤其是我国各民族精彩的声乐艺术取得长足的进步,那么怎么唱好民族歌曲?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专业声乐演唱的歌者,在歌唱中体会到唱好民族歌曲应注意正确掌握民族民间的发声方法,从我国的戏曲、曲艺、民歌乃至西洋发声中吸取营养、吸取精华,在不同程度上掌握歌唱技艺,使其具有科学的发声:如气贯丹田(上、中、下丹田)的呼吸,鼻咽腔的打开及高位置的明亮、清脆、集中地发声,相对喉头位置的稳定,声音的流畅统一,并有一定宽度的音域,适合需要的共鸣。自然呼吸的流动,字正腔圆的吐字及西洋和民族唱法相结合的科学发声,并发挥极其鲜明的个性及风格特点。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爱好,创造出了大量内涵丰富的民族音乐,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的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情思。其中《草原之夜》这首歌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的小夜曲,也是中国的民族经典,至今久唱不衰。如何演唱好这首歌曲,并准确地表达和体现这首歌曲的情感和意境,我认为首先要确定这首歌曲特定的环境,它是在西北草原的沉静的夜晚,以蒙古民歌旋律为主的乐曲,曲调高昂奔放,亦舒亦缓,款款深情。在这美丽的中秋夜色中,勾起人们对大草原的深深眷恋之情。我在唱这首歌开头第一句“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运用了轻声和非常靠前的咬字来演唱,尤其是:“多沉静”,在“多”字上面采用了比较夸张的咬字,强调了这个“多”字,并在“多”字后面换口气。“沉”字则用了气声,突出了这个“沉”字的寓意。第一段按中速和中弱不加任何旋律上的装饰。第二段的间奏就与前段不同,从歌词内容来看,它充满了青年建设者的希望和对生活的热情。所以第二段的演唱是开朗激动的。最后结束“唻……唻……”至“琴声”反复用弱声控制,使歌声远远飞去传到远方亲人那里的意境。最后“琴声”采用了弱唱重吐的方法,在“声”字收尾时则完全入鼻,以“中东”辙的高位置穿鼻而出,消逝在远方,给人留下了余韵和回味……

总之,民族音乐既要科学的发声,正确运用发声技巧,又要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在民族声乐中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境界,从而准确形象地再现作品。对一名歌者来说,还需不断努力,尤其更需不断强调:歌唱艺术是个整体,歌唱技术也是个整体。我们要学习借鉴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发声与西洋唱法的科学理论发声相结合,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得我国民族声乐跻身于世界之巅。随着中西方声乐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我们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猜你喜欢
咬字首歌曲歌者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歌者
裸露
黑暗中的歌者——试析《寻找小糖人》的叙事技巧和情感诉求
歌唱的咬字艺术
民族唱法要适应民族语言的规律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