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化妆艺术浅析

2013-11-21 22:46李媛媛
剧影月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花旦现代戏青衣

■李媛媛

戏曲艺术的化妆设计是塑造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化妆是化妆人员根据演员也就是戏曲人物所要求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所采用的技术塑造手段,以达到可以使演员相应改变其面貌的能力。化妆一定要根据剧情需要、环境要求、人物性格和年龄大小,把握好尺度,这样才能帮助演员塑造鲜明的角色形象。

江苏徐州梆子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地方剧种。常演的剧目以古装戏和现代戏为主,主要行当生、旦、净、丑。戏曲的化妆,一般分为美化化妆(即俊扮,一般为生、旦角色所用)、性格化妆(突出表现为净、丑的脸谱)、情绪化妆(即变脸,各行角色均有)和形象化妆(脸谱带有各种动物形象图案,亦称象形脸)等四种类型。要使用不同的化妆技巧来区分戏曲演员角色。化妆一定要区分小生、武生、娃娃生、官生、老生等。旦行主要区分花旦、青衣、闺门旦、帅旦、老旦、彩旦等。花脸行当主要采用抹脸、勾脸、揉脸。现代戏一定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特征来定。化妆一定要拥有完善的化妆用具,备好各种不同的油彩和颜料。常用底色有大红、朱红、黑色、白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等。采用不同的色彩和熟练地化妆手法来塑造各个不同行当的艺术形象。

化妆不能老一套,走进化妆室就开始化妆,工作前一定要看看舞台的设计,了解灯光的强弱,看看服装的搭配再进行定妆。化妆一定要适合灯光照明的需要,符合观众的需求。不管近距离、远距离都能让观众看到化妆效果,如何达到角色在台上生动鲜明的形象,必须采用油彩把演员的底色、面色配好。再把眉毛、眼睛、鼻子、嘴等部位画的明显清晰,这样才有感染力。

化妆不能总在幕后,一定要到台下观看化妆效果。如发现在古装戏里花旦和青衣同一场演出时,脸上的妆没有区别都是用同一油彩,这样看来没什么年龄区别,行当也不突出。然而我采用了花旦用嫩肉色打底,大红色加点白色变成桃红色用来作腮红,眼皮上画稍红。青衣用肉色加点朱红打底色,朱红加点白色当面红、眼皮上画稍红,这样再按顺序画出来就有很大区别。花旦面如桃花,青衣端庄大方。人物和行当就区分开了。

化妆的作用是改变演员外貌,改变演员本身不符合角色的缺点以符合剧中人物需要。例如,徐州梆子剧团排练的现代戏《桃花庄》发生在苏北一新农村,故事中,老支书雷振汉经历支书落选,身患绝症,但是他在深思熟虑后坚持带领群众致富,维护了党的形象,用生命塑造了共产党员的不朽英姿。扮演雷振汉的演员身高体胖,为了弥补他造型上的不足,就必须采用化妆手段和服装设计。服装上尽量穿深色,宽松的,脸部化妆采用咖啡色把两腮压住,这样面部就显消瘦但又不像病态,很符合人物要求。其他角色上我根据服装来定妆。穿深色衣服妆一定不能太深,穿浅色衣服妆应有重点。这样看起来就有层次感。整台演出看来真正具有了综合艺术的感染力。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及表演、造型艺术形式为一体,为使中国戏曲表演在舞台上得到美的艺术呈现,生动的戏曲化妆是必不可少的。戏曲的化妆艺术,离开了表演的舞台,所有的脸谱只剩纯粹造型的形式美,并且也失去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戏曲艺术要发扬光大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我从事十几年的化妆过程中,我发现任何细小的创新改变都将增进演员的表演欲和创作欲,也能帮助观众更好地领悟角色。所有戏曲传统化妆技巧也需结合借鉴现代化妆艺术,才能在社会变迁的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

猜你喜欢
花旦现代戏青衣
青衣覆雪
花旦
花旦
花旦
花旦
筋骨与温度
——对戏曲现代戏的探索
集 思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
青衣
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