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13-11-21 22:46卢婷婷
剧影月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弹奏民族音乐钢琴

■卢婷婷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卢婷婷

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使学生掌握其弹奏风格提高弹奏技巧,体会作品中的民族气质、风格、韵味,使得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拓展学生钢琴弹奏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高职高专钢琴教学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 民族音乐

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多数接触的音乐作品往往是一些传统的外国音乐作品,像巴洛克时期,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印象派及近现代作品。对于中国风格作品涉及较少,即便是接触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也是泛泛而谈,多是解决弹奏技术问题,学生缺乏对于作品的音乐素材、音乐内涵、音乐背景等深入的了解,致使培养的学生“重技轻情”。处于祖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高专,在钢琴教学中更应结合当地的民族音乐教学,促使学生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增强民族精神,感受中国艺术魅力。

一.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起源和发展

所谓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指的是具浓郁的民族音乐色彩,表现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它讲究的是意境和韵味。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就是运用了钢琴横向、纵向的立体音响,把民族音乐和地方特色音乐表现得更具艺术生命力和艺术韵味,让人们的感受力得到新的体验。

用西洋乐器——钢琴来表达中国题材的音乐作品,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韵,领悟“琴韵悠长”的艺术魅力,是一代代音乐家不懈努力地追求。从1914年赵元任作曲的《和平进行曲》发表,就标志着中国音乐家能西学东用地创作属于自已民族的钢琴曲,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至现代作品《版纳风情》、《忆》等,使得中国音乐文化元素在钢琴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中西方音乐文化得到融合。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取材的范畴很广,但大都脱离不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各民族地方音乐基调。它是中国音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以贺绿汀为代表的作曲家创作了《牧童短笛》、《午夜的琵琶》、《买糖小贩的金芦笛》等等作品,都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中国风格钢琴曲开辟了一条坚定的道路。20世纪40年代以丁善德、桑桐为代表的作曲家综合所学的西方作曲结合民间音乐创作了《第一新疆舞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作品为中国钢琴音乐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解放初期作曲家们根据民间民族音乐创作了大量的钢琴曲,如杜鸣心的《水草舞》、陈培勋的《旱天雷》、汪立三的《兰花花》、黄虎威的《巴蜀之画》、石夫的《第二新疆舞曲》等等,使中国风格钢琴曲得以拓宽和发展。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时代流行的歌曲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钢琴曲,像王建中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汪立三的《兄妹开荒》、储望华的《翻身的日子》、黎英海的《夕阳箫鼓》、杜鸣心的《快乐的女战士》等等作品,让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人民群众中产生良好效应,掀起高潮。20世纪80年代至今作曲家运用现代作曲创作思维,结合民族音乐基调创作出极富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例汪立山的《东山魁夷画意》、赵晓生的《太极》、权吉浩的《组曲一“长短”的组合》、陈怡的《多耶》、谭盾的《忆》等等,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推向一个多元化、多层次、与时俱进的阶段,让中国风格钢琴曲成为世界钢琴音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钢琴风格作品得以壮大发展与众多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的艰辛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大量优秀的作品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应当合理运用,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审美意识,掌握弹奏技术和演绎风格。使得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为培养多元化、复合型的音乐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的意义

1.丰富高职高专钢琴教材建设。高职高专钢琴教材的编订应遵循高职高专音乐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根据高职高专钢琴教学的实用性、师范性特点,更要区别于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四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钢琴教程》四册。也有地方院校自编教材。这些教材中都包含了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中小型乐曲、大型乐曲、四手联弹、歌曲伴奏等等。在中国风格钢琴曲中大量选入了具有民族风格的代表性作品。特别是地方院校选用的作品都具地方民族特色音乐,像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钢琴课选用的作品《刘三姐主题幻想曲》(蔡世贤曲)极具广西壮族彩调色彩;《DOSOLRE——白裤瑶印象》(蔡世贤曲)表现了白裤瑶民俗风情;《山歌与铜鼓乐》(陆培曲);《东兰铜鼓舞》(陆华柏)等等,展现了广西山歌与铜鼓的文化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民风特色。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选用丰富了教材曲目,展示了地方教学的特色。

2.传承中国音乐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要想完美地演绎一首作品,不单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更要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包括它的创作背景、音乐取材、音乐构思、表达的意境。这就需要学生贯通理解民族文化、艺术形态,、音乐基调,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研究相关知识。例如学习《DOSOLRE——白裤瑶印象》(蔡世贤曲)这首作品,应了解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因男子穿齐膝白裤而得名,主要聚住在广西河池南丹县及贵州省荔波县,人口约三万。白裤瑶民族勤劳、朴实、勇敢,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创造了自已独特的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铜鼓舞”、“猴鼓舞”。它是民族的象征,精神的寄托,更是白裤瑶人民婚嫁、丧葬不可缺少的音乐。《DOSOLRE——白裤瑶印象》采用了白裤瑶民俗音乐中“512”三声音列写成。其音乐色彩是传统的五声调式与瑶歌音律的融合。通过深入地理解音乐,学生弹奏出来的作品才能正确把握音乐风格,反映出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向往,体现出民族精神。通过钢琴的弹奏传承了白裤瑶的音乐文化、民族文化。

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1.有效地整合、学习相关课程。掌握好中国风格作品最主要的是要正确把握演奏风格。只有深入了解民族文化、音乐意境才能把握风格。这就要求学生要学好相关课程,像《音乐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声乐》、《视唱练耳》、《民族器乐》、《器乐合奏》等。如学习《百鸟朝凤》这首作品,它的音乐元素来自于唢呐主奏的民间鼓吹乐合奏曲。可通过《音乐欣赏》、《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课程熟悉原曲,了解创作背景、乐曲思想内容,在《民族器乐》、《器乐合奏》课程中学习掌握唢呐的演奏方式和音色,只有准确地把握唢呐音色才能在钢琴中真正演绎好此曲。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中国风格钢琴曲结合着西方作曲和声思维,用民族的表现手法和民间音乐素材。熟悉的旋律更容易让学生接纳和领悟。对学生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提高学习积极性。

3.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人文、美学素质。学生在学习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时,通过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和声色彩,能归纳总结出作曲者是如何把钢琴的多声性与民族音乐的单声性结合起来,演绎别具风格的旋律线条。特别是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散板音乐”,它是西方钢琴作品中没有的音乐表达方式,是中国钢琴作品中最具特点和较难演绎的音乐。如《浏阳河》中多次出现的散板要求音乐处理中松、紧、快、慢的变化都体现出该曲浓郁的湖南民歌特色。再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引子部分采用了散板手法,展现了浓郁的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色彩,表现出陕北朴质、豪爽的民风。通过分析学习,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散,有利于歌曲写作,帮助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人文密不可分,要求学生在中国画、民间舞、文学作品、茶文化等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让民族音乐在钢琴演奏中散发活力,彰显魅力。

4.使舞台音乐表演形式多样化,促使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学生在舞台艺术实践中,可通过演奏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来丰富音乐会的内容。它浓郁的民族基调和熟悉的旋律更能使听众接受、喜爱,甚至推起音乐高潮,引起共鸣。像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此曲以短促跳跃、激动人心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逐渐激进扩张的音型,刻画出游击队员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场面。通过民族乐器与钢琴的结合(民乐与西洋乐结合)弹奏;钢琴与电声乐队的组合演奏;钢琴与文学诗朗诵结合;钢琴与声乐、舞蹈结合;钢琴与多媒体现代数字信息化的结合,以这些形式来演绎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丰富表演形式,促进学生的舞台表演欲望,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像弹奏孙以强《春舞》,配合多媒体展示画面,可以让观众在欣赏琴声的同时观赏到画面,感受到新疆少数民族的音调与节奏和异域风情,体会新疆人们载歌载舞、兴高采烈的气氛。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促使着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学习推动着高职高专钢琴教育的发展

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学生对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演绎较为欠缺。原因在于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未能透沏了解。侧重偏向于外国作品的弹奏。然而只注重外国作品教学,忽略中国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艺术蕴意在学生学习钢琴音乐中丧失。如果连自已的民族音乐都不能理解透彻,又何从谈论外国作品的演绎呢?

高职高专钢琴教学应该立足于中国风格作品,利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素材。在中西音乐中相融发展,在民族音乐中求创新。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编订上加大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数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编、改编民歌弹奏。增强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启发学习钢琴思维,培养音乐创造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让学生到实地观摩,大量采集本土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教师通过分析本土音乐作品,渗透广西民族民间音乐到教学中,让教学具有民族化、特色化,促使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拓展。

通过开展专题音乐会(中国风格钢琴作品音乐会)、(广西民歌钢琴作品音乐会)、专题讲座、专题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举办中国钢琴作品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信心和荣誉感。从而推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向多层面、多元化的发展。

结束语

在高职高专钢琴教学中,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应用与学习促进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发展,培养了学习音乐的创造力、想象力。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彰显地方办学特色,使得中国民族特色音乐在教学中得到传承,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

(桂林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

[1]赵意明.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新探【J】.中国音乐,2009(3).

[2]杨树.简论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音乐,2009(2).

[3]王庆.钢琴中国卷【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猜你喜欢
弹奏民族音乐钢琴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野蔷薇倚着桥栏开了
动人心弦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