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东方莫斯科商住小区环境设计初探

2013-11-21 00:45任子民耿美云王洪成
关键词:绿地景观设计

王 彤 李 岩 任子民 耿美云 王洪成,4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分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2.大庆油田创业腾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绿化工程分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3.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4.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本设计从全局着眼,注重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考虑地块所在地的位置和文化背景,突出俄罗斯风情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小区的整体构图采用柔美的曲线和刚劲的直线相结合形式,主要道路采用直线,组团绿地、水体等景观采用方块与条形相结合的形式。设计中自然生态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追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在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追求各自特色,让自然、时尚的气息吸引人们走到户外,投入自然的怀抱,融入绿色的环境,享受美好生活。

1 项目背景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东方莫斯科商住小区坐落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南岸的群力开发区内,占地面积82.6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规划格局为板式高层,层数为24层,是集居住、休闲、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式新型城区。

2 设计原则

(1)尊重总体“东方莫斯科”的理念,体现社区的独特灵魂和气魄。把建筑流露出的现代、富含文化韵味的气质通过景观元素延续、渗透到社区的每个角落,把园区狭长的道路设计成充满变化和趣味的景观轴,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环境,为居民提供室外休闲、邻里交流、散步、晨练等活动的室外绿色场地。

(2)可持续的生态原则,突出永恒的自然绿色主题。建立以“绿”“生态”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利用植物造景等手法营造充满立体感的居住环境,充分发挥绿地对居住区环境的改善作用。

(3)提倡邻里交往的社会原则。加强场所的多功能使用,创造个性特色的家园环境,加强园区的归属感。提供多样的大小空间,满足多种交往活动产生的可能。提倡邻里交往,社区活动公共参与,增加业主的家园感和主人翁感,有利于营造温馨、宁静、祥和的社区氛围。

(4)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各绿地内相关设施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活动要求,提供不同性质、功能、尺度的交往空间。

(5)以现代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艺术等现代科技理论来研究人们生理、心理审美的各类活动。设计中融入人的情感、心理导向,充分挖掘哈尔滨的历史及外来文化素材,创造出文化、感知兼有的景观。

(6)摈弃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夸张戏剧性的主题来获取卖点的做法,本着踏实的设计精神来推敲人与坏境及相关元素之间的关系(图1)。

3 设计理念

居住区绿地是人们聚居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由“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活动体系的有机组合。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

本次设计的主题是“东方莫斯科”,重点突出俄罗斯的园林、建筑文化内容以及哈尔滨本身的文化以及内容,在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需要的同时,将两种文化有机地融合,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充分彰显地域特色。

4 设计方法

通过一条景观轴线有机地把各主要景点、景观要素联系起来,充分展示“东方莫斯科”小区的景色宜人之处、生态自然之美。

4.1 人车分行

本小区的交通组织采用人车分行系统。主要的车行路为中间连接主入口和次入口的主要道路,园区内设有停车库,为业主的爱车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宅前路沿着主路展开,最大路宽设为4米,与主路连接处设有可拆卸的隔离墩,既保证了人车分行,又为消防车辆的通过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为业主们提供了不被机动车打扰的活动休闲空间。

4.2 景观设计

根据已有的建筑规划把园区分为A、B、C、D、E、F六个区(图2)。

4.2.1 A区景观:关键词——序列

A区包括主入口空间以及入口两侧的绿地。在小区主入口前设有大型集散广场,开敞的大空间既为出入的业主们带来了方便,也展示了楼盘的气势。主入口大门设计现代、简约。 由小区的主入口处进入小区,为大型的主景广场。点式的喷泉、特色灯饰柱、主题雕塑等形成了小区的主景观。两侧的宅间绿地横向展开,设有景观灯、景观座椅、欧式亭子等景观元素。

A区的最东侧设有儿童活动区,模仿时钟形式制作。开敞的小空间、精致的座椅、活泼的沙坑等游戏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了尽情游戏玩耍的地方。周围的花架又为看护儿童的大人提供了休息场所。最西侧为一个小型的运动空间,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这里进行轮滑、滑板等运动。

4.2.2 B区景观:关键词——直线

本区域大量采用直线条,中心区域设置一个亲水广场,满足人们亲水的需要。亲水广场为本区的主要景区,其中设置大小两个水池,上面设有木制的亲水平台,供人们嬉水;水池后设有树池座椅,供人们休息乘凉。本区最东侧为老年活动区,宽敞的器械区、供老年人休息聊天的廊架、棋牌座椅的设施的设立,为老年人的活动交流提供了保障。

4.2.3 C区景观:关键词——自然、随意

本区域大量采用曲线条,突出其自然、随意的特点。行车广场中的特色雕塑,新月蓝湾的新月形的景观小品,无不体现了小区现代的特征。本区的特色是采用三种特色景观廊架:第一种为网格状,中间有椭圆形的孔,大乔木从中间穿过,为廊架提供阴凉;第二种廊架与景观灯结合,在夜间形成特殊的效果;第三种为红色的落水廊架。

4.2.4 D区景观:关键词——自然

本区域注重自然材质的使用,强调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结合,在此区域内,有林荫步道、健身步道、青石汀步等,采用一些自然的材质,使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更容易结合,本区的重点是林荫步道和中心广场。林荫步道是为居民们提供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场所。布置上注重绿量,以树木为主,草坪为辅,植物应多选取低养护、少毒害的品种,如丁香、垂柳、榆叶梅、百华花楸等。中心广场以水景为主体,设有落水的景观廊架。广场中采用不同的铺装,并设有各种健身器械、儿童活动器械,为居民的活动提供保障。

4.2.5 E区景观设计:关键词——简约

本区为商业街,力求创造一种连续的开放的空间,所以设计采用尺度统一、整体多样协调的处理手法,采用大面积色彩鲜艳的硬铺装,并在商铺的门前设计了系列种植池、坐凳等小品,成为中心广场的休息区。

4.2.6 F区景观设计:关键词——活力

本区为商业街后的广场,名为活力之心广场。位于商服楼的后侧,设有音乐喷泉、树阵座椅,为居民以及前来购物的人提供足够的阴凉的休息观景闲谈的场所。这是人流活动密集的场所,树种选用银中杨。因其树冠舒展枝叶浓密,病虫害少,充分达到吸引人们活动、改善空气质量的效果;即使在阴霾笼罩的冬日里,这些树干挺拔、树形秀丽的植物也易给人明朗的感觉。

4.3 园林小品及园路规划

根据小区整体的环境特色,结合景观主题和功能需要设置少量园林建筑、小品雕塑。园林小品的设计力求在造型、体量、色彩和材料上均与小区总体环境立意和绿地效果相协调,同时突出园林小品的个性。园林建筑和小品利用自然材料、人工材料相结合,两者相互衬托。设计追求形体的简洁与流畅,并突出材料的“自然美”和质感。自然材料主要以石材为主,人工材质采用不锈钢、玻璃钢等。

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明晰,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形式简单,方便通入各个居住组团,并在各组团内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所有道路系统两旁均合理设置指示牌和路灯,在充分发挥其功用性的同时亦强化着主题,为小区增色不少(图3)。

5 结语

从整体平面、中心广场、功能分析、交通分析、植物配植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建设一个新型的居住区模式。居住区的设计就是创造一个更适合人居的环境,一切从以人为本出发。这种商业区与居住区的结合体,首先作为居住区,内部设施完善,满足人的各种生活需求。道路设施完整,安全设施完善,包含赏心悦目的景观造型。

参考文献:

[1]韩永红.浅论居住区绿地的作用及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J].科技信息,2012,(31).

[2]郭竹梅.北京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中国园林,2012,(10).

[3]徐文辉.开展城乡统筹中国绿道规划建设的建议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2012,(6).

[4]王琳.基于低碳理念的安康中心城区居住区绿地设计[J].林业调查规划,2012,(3).

[5]赵晖.寒地居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6]金志辉,段晓梅,樊国盛.普洱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J].林业建设,2010,(1).

[7]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绿地景观设计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设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