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导演之崛起

2013-11-22 00:35王硕,孙文佳,潘瑞金
电影评介 2013年3期

自2003年起,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拉开了帷幕。从此,中国电影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电影票房跳跃式发展,年年刷新飘红,从当年票房十亿到现在的160亿,它标志着中国电影迎来了繁荣的春天。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这十几年中人们能耳熟目染的影片,以及在国内票房市场份额上贡献最大的,都是出自以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姜文、韩三平、黄建新、杨亚洲等为代表的中国大导演之手,偶尔也有青年导演出个惊喜。这说明被称为“中国第五代导演”肩负起了为中国电影鼓与呼的重任,也正是他们曾经带着中国的电影走向世界舞台。近两年,我国每年都有500多部影片问世,人们只知道上述的几位导演,至于其他的导演知之甚少。事实上,随着国产电影的长大,中国青年电影导演也在异军突起,只不过他们还没有被人们所认知。电影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产业,艺术需要传承,产业需要做强,要做好这两点是需要有一个人才的链条,这个链条中既要有老一代导演领路,也要有青年导演的跟进,两者同行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共同推进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曾获奥斯卡金像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美国著名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电影代表作《教父》)他这样认为:“我认为电影是当代最强大的一股力,特别是考虑今后几年电影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创造出来的梦想和幻境将越来越成为集体的意识。”这说明电影这个强大的力量,是需要大智慧,需要共同努力的。中国的电影实践也证明了集体的意识的重要性。

中国电影处于大发展时期。青年导演也不甘落后在悄悄地迅速成长,他们在国内票房上没有太大建树,可是他们在国际上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还是做出了不小贡献,只是其作品在国内被观众接受的程度还不够。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出现,确实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带来了一股新的力量。他们追求一流、追求卓越、创新思维、艰辛奋起、不懈努力、令人刮目相看。

中国青年导演的作品异彩纷呈、风格各异,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愿意走国际化线路,并在国际电影节上捷报频传获奖不断,可在国内还不能够成功进入电影主流市场,处在墙里开花墙外红的状态,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青年导演刘浩代表作:《老那》影片讲述了时代变迁下,空巢老人如何对待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故事。影片以尊严为叙事主线,摆脱了一般老年题材影片沉重严肃的调子,从全新角度表现老年人的生活、爱情及疾病。片中独特风格、极具人文气质,颇受国外观众欢迎。该片获得了17届法国维苏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三轮车奖”及埃米尔·集美奖和巴黎东方语言奖。之前刘浩还凭借《好大一对羊》在维苏尔获过最佳亚洲电影大奖等。

张弛青年导演代表作《地下的天空》讲述一个普通矿工家庭的故事,两代人有代沟,由于观念上的不同,在现实生活的有着不同经历。故事讲得很真实,叙事手法也独特,简单的色调透出唯美的艺术画面,生动的镜头语言,引发了人的思考与感动。该片获得了哥伦比亚波哥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多项国际奖项。

80后导演胡波代表作:《幸福并不遥远》是一部反映时代大主题的影片,它讲述了大学生村官成长、奋斗的故事,让人们在困境中看到新的希望。该片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唯美的创作理念,展示了乡村的风情与人际关系。女主人公宝凤(宋小宁饰)淳朴美丽、情真意切的表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的主题歌清纯悦耳、寓意深远:“插上心中的翅膀,追逐儿时的愿望,走过田埂,穿越麦浪。其实,幸福并不遥远……”2010年影片播出后反响很大,一时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幸福”热浪。该片入围了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也是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新片展映影片。导演胡波获得了山西太原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导演奖;获得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大奖。

80后导演路阳代表作:《盲人电影院》影片讲述了无业青年卖盗版碟被城管追赶,情急之下误入为盲人放映电影的“电影院”,此后发生一列的事情。该片以独特的视觉、用真实的镜头述说着很有味道的故事,清新的风格能扣动你的心扉。这部影片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受观众欢迎大奖。

中国青年导演有创新精神,有先进的电影创作理念,正处于上升时期,在国际上颇有名气,在国内电影市场上还没有成气候,他们拍摄电影措筹资金很难,历尽艰辛万苦,拍出的影片由于资金有限,没有实力大张旗鼓搞影片行销,只好另辟蹊径去走国际线路,一旦在国际上获了奖影片就有人买了,至少国际版权卖掉能回收一部分成本,而且影片在国外的艺术院线上映还是有不少观众喜欢的,这对于一个年轻的电影追梦人来说是很大的安慰。带着影片走向世界舞台也不是个容易的事,需不仅要勇气更需要实力。国际电影节上参赛影片有几百部或者更多,奖项就那么几个,多大的雨点能落到头上,得奖谈何易,奖杯的背后是一把艰辛的泪。不过一旦得了奖就不一样了,自己受益,也为国争了光,扩大了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两全其美的事,从某种角度讲也算是走了个捷径。

为什么青年导演的作品敢冲击国际电影节,因为他们大部分的作品不矫情、不哗众取宠、很真实。他们把拍电影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真诚的态度和与众不同的创新手法,将事物的原貌表现出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让观众身临其境的过一把瘾。作品也大多是描绘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的命运,很能赢得国际上的认知,这些作品能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奖,有它独到之处,需要去品味。电影既有大众影片,也有张扬个性的影片,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两种电影形态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综上述,中国要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之路,青年导演之崛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