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计时装置设计

2013-11-24 03:01
物理教师 2013年2期
关键词:三极管高电平控制电路

钱 侬

(苏州大学物理科技与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激光具有相干性、单色性、方向性等很多优良性质.激光器种类繁多,分气体、固体和其他激光器(如准分子等).我们用的较多的是气体激光器,它工作物质均匀一致,保证了激光束的优良光束质量,使大部分的气体激光器能产生接近高斯分布的光束模式.谱线范围广,有数百种气体可以产生激光,已经观测到的激光谱线接近万余条,既能连续又能脉冲工作,且效率高,输出激光功率大,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材料加工、医疗、测量、能源、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这里设计利用He-Ne激光器来进行发射和PY1接收放大,利用分频器对时基信号进行分频计时.

实验1.前置放大.

本系统中,由于激光接收头得到的信号比较微弱,而且存在背景及接收器本身有源和无源电路产生的噪声,所以必须增加高增益和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进行滤波、放大、修整.一般情件况下,可用运算放大器来完成,在这里选用HA17324四运放.图1是HA17324运放的工作电路图,图2是四运放的内部框图.工作原理是PY1检测到信号后,由PY12脚输出很微弱的电信号,经低通滤波后送到IC10脚,信号进行一级消噪放大,此放大倍数很小,放大后信号从8脚输出,由电容C8耦合到IC的6脚做二级信号放大,提高了稳定性和抗干扰性.IC的另外两个运放构成窗口式电压比较器,当IC的7脚电压在Ua和Ub之间时,IC的1脚和14脚均无输出;当7脚电压大于Ub时,IC的14脚输出高电平,当7脚电压小于Ua时,IC的1脚输出高电平.经过D1D2互相隔离及逻辑或的作用从P点输出控制脉冲信号.其中R11用于设定窗口的阈值电平,调节R11可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HA17324各引脚的实测工作电压如表1.(用MF47型万用表测得)

表1

图1

图2

通过测量可知,放大器有信号输入时,它的1脚和14脚输出3.8V脉冲信号.

实验2.门控电路和连接电路.

门控电路是由与非门和反相器构成,电路如图3,其中加入了连接电路图4.门控电路输入信号端接收从前置放大电路传来的信号.如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微小继电器通电工作,常闭开关断开,下一三极管导通,在A点产生低电平“0”,经反相器再与控制信号进入与非门,可在控制信号端加一高电平信号(可直接接在电源上,这样在开启装置时就有高电平输入),与非之后再经过一个反相器后,信号L送入下一级.如果输入信号处于低电平的情况下,不能使三极管导通,继电器不能工作,常闭开关闭合,A是高电平,最后得到信号L为“0”.

图3

图4

设计如图4的一个连接电路,是为了使电路相互隔离,互相独立,这样既可以使电路模块化,可以使它们不互相影响,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目的.电路如右图所示,它通过一微小继电器在不同信号下控制电路工作,其中,调节Rb可以使三极管饱和导通.

实验3.钟控电路部分.

钟控电路是此计时装置的又一组成模块,它是由计时电路、编译码电路、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主要起到记录时间、显示时间和开机清零的作用.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电路.

(1)振荡电路.

该系统中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石英晶体等效电路符号和阻抗频率特性如图5所示.

图5

由阻抗频率响应可知,石英晶体的选频特性非常好,它有一个极为稳定的串联谐振频率fs,且等效品质因素Q值很高.只有频率为fs的信号最易通过,而其他频率的信号均会被衰减.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如图6所示,图中并联在两个反相器输入、输出间的电阻R的作用是使反相器工作在线性放大区.R的阻值,对于TTL门电路通常在0.7~2kΩ之间;对于CMOS门则常在10~100MΩ之间.电路中,电容C1用于两个反相器间的耦合,而C2的作用,则是抑制高次谐波,以保证稳定的频率输出.电容C2的选择应使2πRC2fs≈1,从而使RC2并联网络在fs处产生极点,以减少谐振信号损失.C1的选择应使C1在频率为fs时的容抗可以忽略不计.下左图的振荡电路是另一种接法,它仅取决于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fs,而与电路中的R、C的数值无关.这是因为电路对fs频率所形成正反馈最强而易于维持振荡.

图6

选用8~16pf微调电容,以对振荡频率作微量调整.从精度考虑,振荡频率越高,计时准确度就越高,但这样会使分频器的级数增加.所以,要确定好振荡频率和分频器级数还有分频的次数.此设计中100kHz振荡频率需要将它变成周期为1s的脉冲信号,为此,需对它进行5级十分频实现,采用五片C180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组成分频器.如图7,当控制端EN=1时,CP上升沿到来时计数;CP=0时,EN下降沿到来时计数.Cr为正脉冲置零端,QD为十分频输出,将十分频器串联起来,如图7所示.由QD5得到周期为1s的秒信号,由QB5得到周期为0.4s的秒信号,在此设计中,我们要的就是周期为1s的秒信号,即QD5的输出端信号.

图7

(2)编码﹑译码显示电路.

前面利用石英晶体振荡电路来输出频率一定的脉冲,利用分频器得到所需的时基信号脉冲,再把此脉冲加到计数电路上.脉冲送到4518构成的二进制编码电路,每输入一个脉冲.输出脚就进一位.输出的BCD码经过解码电路驱动LED显示.电路图如图8所示.

图8

(3)单稳态延时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是自动控制编码﹑译码显示电路的开启、清零,为下次测量做准备.它是用一片555电路做成的.它内部结构的简化原理如下图所示,由3个阻值为5kΩ的电阻组成的分压器、两个电压比较器C1和C2、基本RS触发器、放电BJT T以及缓冲器G组成,如图9

图9

图10

图中RD为复位输入端,当RD 为低电平时,不管其他输入端的状态如何,输出V0(3脚)为低电平.因此在正常工作时,应将其接高电平.由图可知,当5脚悬空时,比较器C1和C2的比较电压分别为2/3 Vcc和1/3 Vcc.555定时器作成的单稳态电路如图10所示,电路中RP、R2、C1决定延时清零时间,在上面的控制电路中,其工作原理是:当3脚输出为高电平时,三极管导通,则继电器工作,常开闭合,电源就导通,控制编码﹑译码显示电路开启工作;反之,当3脚输出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继电器不工作,电源断开.

总图:激光计时装置电路涉及到光电转换电路PY1﹑运算放大电路﹑门控电路﹑连接电路﹑时钟振荡电路﹑分频电路﹑编码和译码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几个方面,设计起来比较复杂,但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模块化的理念,不同模块相互之间的联系尽可能的少(可用连接电路连接),一个模块在逻辑上尽可能独立,有完整单一的功能.在这个设计中,主要针对用于小球在液体中下落的计时,具体的电路框如图11.

图11

首先来介绍上面的部分,由于已经在前面具体的介绍了各个模块电路,这里就不在重复了.根据电路框图,具体如下:小球下落过程中,挡一下上面激光束(图12),上端接收器接收到信号,脉冲信号经过放大,进入隔离电路和主控门电路,之后控制可控硅导通(在电源和可控硅之间有一个继电器2,它是常闭的),从而使时钟电路工作,再把时钟信号输入计数器累加,最后进行编码,译码和显示.这个阶段是小球下落进行计时的过程.

图12

在小球到达下面激光束时,下端接收器收到信号(图13),输出一个脉冲,进行放大.然后信号一路传给三极管,三极管导通,则继电器2工作,常闭开关断开,可控硅断开,则时钟电路停止工作;还有一路是接555延时控制电路,延时一段时间后,控制三极管导通,继电器3通路,常开开关闭合,译码显示电路延时清零.具体的工作电路如下.

在上面的这些电路中,可控硅起到关键作用,有必要介绍一下.可控硅是一种控制器件,它可以控制开关,可以用微小的功率控制较大的功率,在随动系统中有广泛的作用.它有三个脚组成,即阳极 A、阴极C和控制极G.当控制极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一般为几十mA),阴极与阳极之间导通,且管压降很小,约为1.0V.可控硅一旦导通后,控制极不再起作用,保持导通状态,若想要断开,应将阳极电流减小到某一数值或加反电压.

激光计时装置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科学研究的需要,它能够解决以前实验中的系统误差问题,大大提高实验的效率.如果加以改进,这个装置还可以用于其他很多方面.比如说交通,报警,体育等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在实际试验时,由于激光束通过液体时会发生散射现象,方向不集中,造成激光束不易对准,PY1不易检测到.可通过可降低发射管的限流电阻(150Ω降至20Ω)提高发射功率,同时调节运放R11阈值电平灵敏度,可得到满意效果.这同时也给了笔者一个启发,即用在仓库里作为近物点的烟感报警器时,可降低发射管的限流电阻,降低发射功率至接收临界点,达到有烟雾使激光束发生散射现象时可迅速报警的目的.

图13

1 秦诚.医用电子学及实验(第1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2.

2 最新集成电路应用大全(第1版).北京:北京希望电脑公司,1995.

3 电子报(95年合订本).成都:成都大学出版社,1995.

4 康华光.电子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三极管高电平控制电路
一种基于FPGA的PWM防错输出控制电路
TS-03C全固态PDM中波发射机开关机控制电路原理及故障分析
2017款本田雅阁车控制电路(二)
基于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电路分析
2014款雷克萨斯CT200h车控制电路(一)
2018款别克GL8车控制电路(二)
2016款迈腾B8L车控制电路(一)
浅谈物理电路与数字电路
三极管引脚折弯机双凸轮机构的分析与仿真
PDM 1kW中波广播发射机保护电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