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3-11-30 06:45张志美郭时金付石军徐倩倩王艳萍沈志强
家畜生态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绿原金银花提取物

张志美,郭时金,付石军,霍 芳,徐倩倩,张 颖,王艳萍,沈志强

(1.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山东 滨州 256600;2.山东绿都安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 滨州 256600)

金银花为中兽医常用药物,应用历史悠久。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山银花(Loniceraconfusa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dasystyla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忍冬科植物忍冬为金银花药材的唯一来源[2]。金银花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萜类、有机酸及无机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多种病原微生物、抗炎、提高免疫力及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风热感冒、细菌或病毒感染及高热症等的治疗。现就金银花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等做一综述,供参考。

1 金银花主要活性成分

1.1 有机酸类

有机酸主要为绿原和异绿原酸及肉豆蔻、棕榈、咖啡酸和原儿茶酸等。绿原酸为主要有效成分,异绿原酸为混合物,其异构体有7种[3]。

1.2 黄酮类化合物

1949年有人首先从金银花中分离出木犀草素,1961年分离出忍冬苷[4]。1995年,高玉敏等[5]从金银花中分离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和金丝桃苷。

1.3 挥发油

从金银花中分离出的150多个挥发油成分,主要含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香叶醇、香树烯、苯甲酸甲酯、丁香酚及金合欢醇等,此外还有蒎烯、α-松油醇、1-己烯、苯甲醇及异黄双花醇等[5]。

1.4 三萜皂苷类

1990年,陈敏等[7]从金银花中分离出一个新的含6个糖基的三萜皂苷;1993年茅青等[8]也分离得到3个三萜皂苷;1994年,陈敏等[7]又分离出2个新的双咖啡酸酰奎尼酸酯化合物;1996年,娄红祥等[9]分离出3个三萜皂苷类。

1.5 无机元素及其他成分

金银花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现已确定含有15种之多,分别为Fe、Mn、Cu、Zn、Ti、Sr、Mo、Ba、Ni、Gr、Pb、V、Co、Li、Ca[10]。另外,金银花中还有肌醇、β-谷甾醇、忍冬苷及胡萝卜苷等多种成分[11]。

2 金银花主要药理作用

2.1 抗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含有丰富的绿原酸,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此外,木犀草苷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他成分如肌醇、皂苷、鞣酸等,因为含有大量的还原基团,所以对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6]。金银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链球菌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12],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明显强于革兰氏阴性菌。究其原因,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为肽聚糖,金银花中的黄酮等成分可溶解肽聚糖成分,从而破坏细胞壁,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脂类成分含量较高,金银花中抑菌成分对其溶解作用较弱,导致抗菌作用较弱[13]。王宏军等[14]对金银花醇提物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极敏感菌,乳房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为高敏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为中敏菌。曾健滢等[15]研究了金银花对大肠杆菌K88、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5种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5种细菌对金银花均呈中度敏感,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1/80和1/10。李瑾等[16]对金银花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内生真菌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菌活性,为高活性菌株,效果优于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化学药品。

2.2 抗病毒作用

金银花有明显抗病毒作用,对DNA病毒和RNA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005年,王昕荣等[17]研究发现金银花对豚鼠巨细胞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胡杰克等[18]试验证实,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对合胞病毒、柯萨奇B3、B5型、腺病毒7型及3型等呼吸道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合胞病毒;张瑞莉等[19]验证采用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接种后加药三种方法,金银花提取液均可有效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且其作用效果与提取液浓度呈正比;陈峰等[20]试验证明,金银花提取物对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Marc-145细胞保护效果良好,最低保护浓度为6.25 mg/mL,在此浓度下病毒滴度由105.8TCID50降低至100.3TCID50。另外,一些研究证明金银花对伪狂犬病毒[21]、流感病毒[22]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3 消炎解热作用

李希贤等[23]研究证明,金银花对各种因素所致的炎症及发热模型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巨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发挥抗炎作用的成分为其中的挥发油,当对提取物长时间加热时,其中的挥发油成分被破坏而无法发挥抗炎作用[24]。

宋建华[25]试验发现,金银花水煎液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明显作用;厉世伟等[26]将金银花及提取物添加到大肠杆菌制备的炎性反应细胞模型中,其中的黄酮类物质对细胞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可导致细胞裂解破碎,而绿原酸及其水提液可使细胞生长旺盛、形态规整,提示金银花水提液及绿原酸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另外,王林青等[27]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鸡蛋清致大白鼠足跖肿胀急性炎症有一定治病作用。金银花醇提液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急性炎症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8]。

2.4 免疫调节作用

金银花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脾细胞溶血空斑数目的增加及淋巴细胞的转化,从而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29]。周秀萍等[30]从分子水平对金银花的免疫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大鼠服用金银花后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显著提高,增强机体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T h1细胞分泌 IL-2、IFN-γ、TNF-α。

2.5 保肝利胆作用

金银花中的三萜皂苷对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肝脏病理损伤,使肝脏坏死明显减轻[31],促进大鼠的胆汁分泌。其作用机制与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32]。

2.6 抗氧化作用

3 前景与展望

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在兽医临床上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以前研究认为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金银花中其他一些成分如三萜皂苷等也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因此有必要拓宽对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范围,使金银花在兽医临床获得更为广泛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Iwanhashi H, Negoro Y, Ikeda A, et al. Inhibation by chlorogenic acid of haematin- catalysed retinoic acid 5,6-epoxidation[J]. Biochem J,1986, 239: 641-646.

[4] Kikuchi M. Flavone Glycosides from Lonicera gracilipesvar glandulosa[J]. Nat Prod, 1996, 59(3):314.

[5] 高玉敏.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 1995,26(11):568-569.

[6] 王林青, 崔保安, 张红英. 金银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07,34(11):91-95.

[7] 陈 敏, 吴威巍, 沈国强, 等. 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研究灰毡毛忍冬素F和G的结构测定[J]. 药学学报,1994,29(8):617-620.

[8] 茅 青,曹 东. 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的研究[J]. 药学学报, 1993, 28(4): 273-281.

[9] 娄红祥, 郎伟君, 吕木坚. 金银花中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确定李秋雁[J]. 中草药, 1996,27(4):195-199.

[10] 吴二喜, 章乃荣, 葛维宝, 等. 忍冬与灰毡毛忍冬微量元素的分析[J]. 中草药, 1988,19(6):45.

[11] 邢俊波, 李会军,李 萍,等. 忍冬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02, 11(11): 856-859.

[12] 孟日增, 石建平, 郭 娜, 等. 金银花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及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07, 34(11):144.

[13] 古红梅, 王红星. 菊花、金银花抑菌作用的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27(5): 85-87.

[14] 王宏军, 吴国娟, 李焕荣, 等.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方法的筛选及其抑菌作用[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18(4):262-265.

[15] 曾健滢, 何耀松, 何春兰,等. 金银花等8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J] .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8,13(1):9-10.

[16] 李 瑾, 张慧茹, 刘诺阳, 等. 金银花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0, 35(3): 236-238.

[17] 王昕荣, 陈素华, 乔福元, 等. 金银花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5,20(17):2 241-2 243.

[18] 胡杰克, 王跃红, 王 栋. 金银花中绿原酸在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信息, 2010,27(3): 27-28.

[19] 张瑞莉, 华育平, 刘 娣, 等. 金银花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试验[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4): 33-36.

[20] 陈 峰, 江玉婷, 于云飞, 等. 金银花提取物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 2012, 33(2): 41-45.

[21] 王林青, 催保安, 张红英. 金银花、山银花黄酮类提取物体外抗伪狂犬病病毒作用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1,38(3): 183-188.

[22] 奚 清. 金银花提取物活性成分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免疫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辽宁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

[23] 李希贤, 时常仁. 金银花等药抑菌作用的初步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 1995,41(10):952.

[24] 黄珺珺, 宋必卫, 朱祥英, 等. 加热对金银花挥发油成分及抗炎症效果的影响[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9, 37(2): 126-130.

[25] 宋建华. 金银花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重庆医学, 2011, 40(25): 2 552-2 553.

[26] 厉世伟, 况 玲, 谢 安, 等. 金银花提取物对炎性反应细胞模型的作用[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1(1): 5-8.

[27] 王林青, 崔保安, 张红英, 等. 中药金银花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08, 35(8): 82-84.

[28] 周细根, 梁生林, 胡存华, 等. 金银花乙醇提取液对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2,13(2): 12-13.

[29] 王 妍, 石学魁, 宋宝辉. 金银花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 31(2): 49-50.

[30] 周秀萍, 李争鸣, 刘志杰, 等. 金银花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 2011,18(2): 214-216.

[31] 赵国玲, 刘佳佳, 林 丹, 等.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02,24(12):973-976.

[32] 陈红莲. 金银花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6): 3 086-3 087.

[33] 陈晓麟, 任彦荣. 金银花水提取液抗氧化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7): 1 652-1 653.

[34] 石 铖, 石任兵, 陆蕴如. 我国药用金银花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34(11): 724-727.

[35] 刘昌平. 金银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0): 9 483-9 484.

[36] 孟明利, 宫璀璀, 郑玉霞, 等. 金银花抗氧化作用的分子学机理研究[J]. 实用医药杂志, 2008, 25(9): 1 104-1 106.

[37] 宫璀璀, 郑乃刚, 吴景兰, 等. 金银花对大鼠体内和体外RBL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5(6): 1 074-1 078.

猜你喜欢
绿原金银花提取物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金银花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